话本小说网 > 脑洞小说 > 大明第一生产力:我的火器系统吊打全球
本书标签: 脑洞  历史  大明     

以工代赈与民心凝聚

大明第一生产力:我的火器系统吊打全球

周家覆灭带来的短暂喧嚣过后,云山县并未立刻恢复歌舞升平。多年的盘剥和匪患,留下的是一片亟待恢复的凋敝景象:年久失修的水渠河道淤塞严重,每逢雨季便泛滥成灾;连接各乡各村的道路泥泞不堪,商旅难行;县城内许多公共设施破败,连县学都塌了一半。

默狸深知,坐拥抄家得来的巨大财富(虽大部分田产商铺归属未定,但浮财和粮食支配权在手),若只是简单发放救济,只能解一时之渴,甚至可能养出懒汉。他要的是重建家园,凝聚人心!

“以工代赈!”默狸在县衙会议上掷地有声地宣布了他的计划。参会的有新任县尉王猛(王捕头)、书吏小六子、以及几位被临时委任负责各乡事务的里正。

“凡云山县内,有手有脚,愿意出力的青壮,无论之前是灾民、流民还是贫民,皆可报名!官府管一日两餐,每日结算工钱,绝不拖欠!工钱,就用我们库里的粮食和铜钱结算!”

此言一出,举座皆惊,随即是难以抑制的激动!管饭还给钱?这等好事闻所未闻!消息传开,整个云山县都沸腾了!无数面黄肌瘦但眼中燃起希望的汉子涌向县衙指定的报名点。

默狸兑换了《基础水利知识》(30点功业点),结合云山的地理水文特点,亲自规划了三大工程:

清淤修渠: 疏通县城周边几条主要灌溉水渠,加固堤岸,并在上游修建几处简易的蓄水陂塘,以应对旱季。这是重中之重。

筑路架桥: 整修县城通往各乡的主干道,在几处关键河汊搭建或加固石桥、木桥。

重建县学: 修复倒塌的县学房舍,并适当扩建,作为未来培育人才的基地,也象征着文教复兴。

工程浩大,默狸展现了卓越的组织能力和现代管理理念:

公平分派: 按报名先后和体力技能(如石匠、木匠优先)编队,由里正或衙役带队,任务明确到组。

效率至上: 兑换的知识让他能优化施工方案。例如,利用杠杆原理和滑轮组(简易图纸分发给工匠)搬运巨石;采用分段包干、流水作业的方式清淤。

激励到位: 每日收工,小六子带人当场发放工钱(粮食或铜钱),绝不隔夜。设立“优秀工队”流动红旗,完成好、效率高的队伍额外奖励。默狸本人也经常亲临工地,与民夫同食(简单的糙米饭配咸菜),嘘寒问暖。

纪律严明: 王猛带着衙役来回巡视,对偷奸耍滑、欺压民夫者严惩不贷,保证工程公平有序。

工地上热火朝天。挥汗如雨的汉子们,吃着管饱的饭食,拿着实实在在的工钱,想着家中妻儿老小能因此吃上饱饭,甚至攒下一点积蓄,干劲十足!嘹亮的号子声取代了昔日的叹息。被疏通的河水欢快地流淌,新铺的道路平整延伸,县学的雏形在废墟上拔地而起…云山县的面貌,以肉眼可见的速度发生着变化。

民心,在劳动中、在希望中、在看得见的改变中,前所未有地凝聚起来。百姓们谈起知县老爷,不再是单纯的敬畏,更增添了一份发自内心的亲近和信赖。“林青天”的名号,更加深入人心。

然而,阳光之下总有阴影。周家虽倒,但其在云山经营多年,旁支子弟、未被清算的爪牙、以及那些曾依附周家获利的地痞流氓并未死心。

有人暗中在工地上散布谣言:“官府的钱粮都是刮地皮来的,现在不过是假惺惺!”“这工程没完没了,迟早要征徭役!”

有人故意在夜里破坏刚修好的水渠堤坝,或在新路上挖坑。

甚至有人试图煽动部分不明真相的民夫闹事,要求提高工钱或减少工时。

这些小动作,在默狸和王猛高度戒备的神经下,如同投入湖面的小石子,刚泛起涟漪就被迅速扑灭。王猛展现了他作为县尉的铁腕,带人昼夜巡查,很快抓到了几个带头搞破坏的周家旁支子弟和地痞头目。默狸毫不手软,当众宣布罪行,或枷号示众,或直接投入大牢。对于被煽动的民夫,则以教育为主,讲明利害。

雷霆手段配合着浩荡的工程和实打实的利益,迅速压下了这些不和谐的音符。百姓的眼睛是雪亮的,谁在真正为他们做事,谁在捣乱,一目了然。那些残余势力在民意的汪洋大海和官府的铁拳下,彻底偃旗息鼓,或灰溜溜逃离了云山。

当第一条主要水渠清淤完成,引来清澈河水灌溉干涸田地时;当第一段平整的道路连通了闭塞的乡村时;当县学的第一根新梁架起时…工地上爆发出了震天的欢呼!无数民夫自发地朝着县衙方向跪下磕头。

默狸站在新修的水渠边,看着脚下奔流的活水和远处忙碌而充满生机的景象,感受着空气中弥漫的、名为“希望”的气息,他知道,民心这块最坚实的基石,已经牢牢地掌握在手中。

上一章 抄家、善后与根基初立 大明第一生产力:我的火器系统吊打全球最新章节 下一章 神机坊的秘密与火器萌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