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西地窖的秘密工坊内,炉火日夜不息。在李头近乎虔诚的专注下,在默狸提供的“金相奥秘”指引下,第一块采用“油淬”工艺、并增加了折叠锻打次数、甚至尝试加入了微量硝石粉末的“试验钢”被锻造了出来!
“师父!成了!您看!”赵铁柱激动地将一块巴掌大小、泛着奇异暗蓝色泽的钢片捧到李头面前。钢片表面光滑,敲击之声清脆悠长,与之前的铁料感觉截然不同!
李头颤抖着接过,用锉刀轻轻一锉,感觉质地紧密坚韧。他老泪纵横:“好料!好料啊!大人…大人真是神人!” 他立刻将这宝贵的钢料用于加工新的击锤簧片和燧石夹关键部件。
与此同时,默狸利用那批高纯度硝石样品和更科学的提纯方法(溶解、过滤、重结晶),配合硫磺和木炭,在王猛严密监视下,秘密配制出了一批质量远超土硝的新火药。虽然数量依旧有限,但意义重大。
几天后,一支经过全面检修、关键部件更换为“试验钢”的新燧发枪组装完毕。在地窖深处,王猛亲自装填了新配制的火药和铅弹。
“咔嚓!”燧石擦出耀眼的火花!
“砰!”枪声清脆响亮!硝烟弥漫!
再次装填!
“咔嚓!砰!”
“咔嚓!砰!”
连续十次击发!十次成功!清脆的枪声如同最悦耳的音符,在地窖中回荡!
哑火率…近乎为零!
“成了!真的成了!”王猛激动得差点跳起来!赵铁柱和孙二狗抱在一起欢呼!李头抚摸着滚烫的枪管,如同抚摸着自己的孩子,老泪纵横。材料的突破,技术的革新,就在这阴暗的地窖中悄然完成!磐石营的獠牙,即将重新淬炼得更加锋利!
然而,成功的喜悦并未冲散外界的阴云。陈文远卡住升迁文书的恶果开始显现。云山县的税赋征收、徭役摊派、与州府衙门的公务往来,处处受到刁难和拖延。几个去府城办事的衙役甚至被莫须有的罪名扣留了一天,才被放回,带回了知府衙门满满的恶意。
更让默狸警惕的是,云山县城内外,多了一些陌生的面孔。有走街串巷的货郎,有游方看相的道士,甚至还有自称收山货的商人…他们看似平常,但眼神飘忽,总在不经意间观察着匠作坊旧址和县衙的动静。王猛派出的暗哨发现,其中有人似乎在打听一个姓徐的举人。
“大人,看来陈文远和那个‘黑大人’,都没闲着。”王猛面色凝重,“他们在找徐举人这条线!我们送信的事,怕是被察觉了!”
默狸站在县衙窗前,看着外面阴沉的天空。京城,如同一片遥远而未知的深海。他投出的石头,能激起多大的浪花?清流御史,能否撼动陈文远和他背后的黑手?
“螳螂捕蝉,黄雀在后。”默狸声音低沉,“他们盯着徐举人,却未必知道,石头已经扔进了水里。王猛,让我们的人撤回来,不要打草惊蛇。保护好徐举人的安全即可。我们…静观其变。”
他相信,京城的暗流,已经开始涌动。而他手中,除了即将恢复的战力(磐石营和燧发枪),还握着一个关键的王牌——那枚鬼面令牌和指向“黑大人”的线索!只等一个合适的时机,将其引爆!
数日后,京城,紫禁城。
一份来自登州府的、由知府陈文远亲笔所书的密奏,通过通政司,悄然送到了司礼监秉笔太监的案头。奏章中,陈文远痛陈云山县令默狸“桀骜不驯,私蓄精兵,秘造火器,图谋不轨”,并暗示其与抗倭期间倭寇“行踪诡异”或有牵连,请求朝廷“速派得力干员,密查云山,收缴违禁火器,以防不测”。
几乎是同一时间,另一份由都察院山东道监察御史杨涟署名的弹劾奏章,也送达御前!奏章言辞激烈,弹劾登州知府陈文远“尸位素餐,倭寇犯境时拥兵自保,坐视云山孤城浴血;战后不思抚恤,反索要守城利器,意图据为己有;更卡扣边臣升迁文书,公报私仇,其心可诛!”奏章末尾,附上了默狸那封“陈述地方实情”的信件(部分摘录)以及云山军民抗倭的惨烈伤亡数字。
两份立场截然相反、互相攻讦的奏章,如同两把锋利的匕首,同时摆在了那位深居大内、日渐沉迷炼丹修玄的嘉靖皇帝面前。
乾清宫西暖阁内,檀香袅袅。嘉靖帝斜倚在软榻上,面容清癯,眼神有些飘忽。他随意地翻看着这两份奏章,手指无意识地捻着一串沉香木念珠。
“云山…默狸…火器…陈文远…”他低声念叨着,语气听不出喜怒。对于边镇武将的倾轧和文官的攻讦,他早已司空见惯。但“能连珠发铳”、“一炮轰碎倭船”的字眼,还是引起了他一丝兴趣。作为一个追求长生和掌控力的帝王,他对一切“新奇”、“强大”的事物,都有着本能的关注。
“有意思…”嘉靖帝嘴角勾起一丝难以捉摸的弧度,将两份奏章丢给侍立在一旁、心腹太监黄锦,“黄伴,你怎么看?”
黄锦恭敬地接过奏章,快速扫了一眼,尖细的嗓音响起:“皇爷,边臣跋扈,文官倾轧,皆是常事。不过…这云山县令默狸,能以区区一县之力抗倭成功,还弄出了新式火器,倒是个能办事的。陈文远嘛…吃相是难看了点。”
“能办事…”嘉靖帝眯起眼睛,手指轻轻敲打着榻沿,“那就让他再办点事。传旨:登州府云山县令默狸,守土有功,着即押解其所献新式火器及图纸入京,于西苑校场,由朕…亲自验看!另,登州知府陈文远,抚民不力,申饬!云山善后事宜,着其戴罪督办!”
一道看似调和、实则暗藏机锋的圣旨,就此拟定。它没有支持任何一方,却将漩涡中心的“火器”直接提到了皇帝面前!同时,将陈文远和默狸,都放在了火上烤!
圣旨以六百里加急的速度,飞驰出京。一场围绕着云山火器、牵动着地方与中枢的更大风暴,即将降临!而负责传旨的钦差队伍,也已在悄然组建。谁也不知道,这支队伍在前往云山的路上,会遇到怎样的“意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