话本小说网 > 脑洞小说 > 大明第一生产力:我的火器系统吊打全球
本书标签: 脑洞  历史  大明     

金相奥秘!哑火克星!

大明第一生产力:我的火器系统吊打全球

陈文远的明枪暗箭暂时被挡了回去,但头顶的阴云并未消散。卡住升迁文书,如同勒在默狸脖颈上的绳索,让他难以施展。磐石营需要重建,燧发枪需要量产,这一切都绕不开硝石和钢材的瓶颈。匠作坊在城西别院地窖里的秘密小组,成了唯一的希望。

废弃的周家别院地窖,阴暗潮湿,仅靠几盏油灯照明。空气里混杂着铁锈、汗味和劣质灯油的气息。老工匠李头带着赵铁柱、孙二狗,围着几支拆解开的燧发枪,眉头紧锁。张三在一旁默默地打着下手,眼神却不时飘向那些精巧的击发部件。

“师父,这簧片…太软了。”赵铁柱拿起一片变形的击锤簧片,愁眉苦脸,“稍微打几下就疲软变形,要么打不着火,要么力道不够引不着药。还有这燧石夹,卡槽磨损太快,稍微有点偏差就卡不住,一甩就飞…”

哑火!这是燧发枪目前最大的痛点!实战中高达三成的哑火率,足以致命!

李头用粗糙的手指摩挲着簧片,又拿起一块之前王猛送来的、从倭寇高手尸体上缴获的倭刀碎片(材质较好),对比着,浑浊的老眼里满是困惑:“怪哉…都是铁打的,为何倭寇这刀片子,又硬又韧,砍卷了刃都不崩?咱们这簧片,看着差不多,咋就这么不中用?”

孙二狗挠头:“师父,是不是咱淬火的功夫没到家?火候没掌握好?”

李头摇摇头:“按老法子,该做的都做了…火候、蘸水、回火…步骤没错啊!”

众人陷入沉默。技术壁垒如同一堵无形的墙,横亘在眼前。张三低着头,手指无意识地捻着袖中那块偷偷磨下来的簧片钢屑。

就在这时,地窖入口传来三长两短的敲击暗号。王猛闪身进来,带来了一些食物和一小包默狸费尽心思从府城黑市高价弄来的、纯度稍高的硝石样品(用于火药改进)。

“李头,怎么样?大人催得紧,哑火的问题有眉目了吗?”王猛压低声音问道。

李头叹了口气,把问题又说了一遍,指着变形的簧片和倭刀碎片:“王头儿,难啊!巧妇难为无米之炊,这铁…它不争气啊!”

王猛拿起簧片和倭刀碎片,掂量着,感受着不同的重量和质感,也是束手无策。他不懂打铁,只知道这东西不好用。他烦躁地抓了抓头发:“大人说他在想办法…可这打铁的事儿…”

突然,地窖入口再次打开,一个意想不到的身影出现在昏暗的光线下——默狸!他竟然亲自来了!他脸色依旧苍白,但眼神却异常明亮,手里还拿着一个用厚布包裹的、书本大小的方形木盒。

“大人!”众人连忙起身。

默狸摆摆手,示意大家坐下。他的目光扫过桌上变形的簧片和倭刀碎片,最后落在李头困惑的脸上:“李师傅,问题在材料本身,不在你的手艺。”

“材料?”李头一愣。

“对,材料的‘内在’。”默狸将手中的木盒放在桌上,小心翼翼地打开。里面并非书籍,而是一个造型奇特的黄铜器具——一个单筒的、镜片闪闪发光的物件!

“这是…”王猛和李头都瞪大了眼睛。

“金相显微镜…的雏形吧。”默狸的声音带着一丝不易察觉的疲惫。为了兑换这《基础材料学(金相分析卷)》以及制作这个简陋显微镜(需要高纯度玻璃和精密打磨)的知识和关键部件,几乎耗尽了他仅存的点数,甚至透支了一些,导致系统光幕都变得黯淡了许多。但这是解决钢材问题的关键钥匙!

在众人惊疑的目光中,默狸点燃一盏特制的、更明亮的油灯(聚光用),小心地取下一小片燧发枪的变形簧片和一小块倭刀碎片,放在特制的薄玻璃载片上。然后,他将眼睛凑到那显微镜的目镜上,缓缓调整焦距…

地窖里鸦雀无声,只有油灯燃烧的噼啪声和众人紧张的呼吸声。

良久,默狸抬起头,眼中闪烁着洞悉奥秘的光芒!他拿起炭笔,在带来的木板上飞快地画了起来。

“李师傅,你看!”默狸指着木板上的草图,“这是我们的簧片在…放大很多很多倍后的样子!看到这些细小的、像树枝一样的纹路(枝晶)了吗?还有这些黑点(夹杂物)?它们让铁变得脆弱、易变形!你再看看倭刀碎片!”他又画下另一幅图,“它的纹路更细密、更均匀!像细密的云层(层状珠光体)!杂质也少得多!所以它更硬、更韧!”

李头、赵铁柱、孙二狗,甚至王猛,都凑过来看那两幅“天书”般的草图,虽然完全看不懂那些纹路代表什么,但默狸那笃定而充满智慧的解释,让他们感到一种前所未有的震撼!原来铁的好坏,不是看外表,而是看里面这看不见的“乾坤”!

“大人…这…这是仙法吗?”孙二狗结结巴巴地问。

“不,这是格物致知!是探究万物根本的道理!”默狸斩钉截铁,“现在我们知道问题在哪了!李师傅,你们之前的淬火,是烧红了直接蘸水(水淬),对吗?”

“是…是的。”

“太快了!就像烧红的铁块猛地丢进冰水,外面冷得太快,里面还没变过来,就崩裂了(产生过大内应力),所以结构粗大脆弱!”默狸指着簧片的草图,“倭刀用的是‘覆土烧刃’!就是在刀刃部分涂上特制的泥浆(保温),刀背不涂,然后整体加热淬火!这样刀刃冷却慢(相当于局部退火),结构更细密坚韧,刀背冷却快,保持硬度!还有,他们锻造时千锤百炼,反复折叠锻打,就是为了打碎这些粗大的树枝纹路,让铁更均匀!”

他结合兑换的知识和显微镜下的观察,将倭刀锻造的奥秘(虽然不完全准确,但原理相通)清晰地剖析出来!

李头浑浊的眼睛越来越亮!他猛地一拍大腿:“我明白了!我明白了!大人!您是说,咱们这簧片,不能像普通铁器那样猛蘸水!得…得慢点冷?或者…像倭刀那样,有快有慢?”

“对!”默狸赞许地点头,“我们可以尝试‘油淬’!用温热的桐油代替冷水!冷却速度慢一些,让铁的内部结构有足够时间转变,变得更细密均匀!还有,锻造时要增加折叠锻打的次数,尽量去除杂质!另外…”他拿起那块硝石样品,“炼铁时,试试加入少量磨碎的硝石粉末!它可能有助于去除铁水里的杂质(脱硫脱磷的原始概念)!”

一套结合了初步金相分析、针对性热处理(油淬)和熔炼工艺改良(硝石助熔/净化)的方案,被默狸清晰地提了出来!这完全是超越时代的材料学指导!

李头激动得浑身发抖,如同一个找到了绝世秘籍的武者:“大人神技!小老儿…小老儿知道怎么做了!铁柱!二狗!快!开炉!按大人说的法子,咱们再试!”

地窖里瞬间充满了热火朝天的干劲。张三也低着头,卖力地拉着风箱,只是他低垂的眼帘下,目光闪烁不定,紧紧盯着那个神奇的“显微镜”和默狸画图的木板。

王猛看着陷入狂热工作的工匠们,又看看脸色苍白却眼神熠熠生辉的默狸,心中充满了敬畏。大人…真的如同深不见底的宝藏!

默狸却感到一阵强烈的眩晕,强行兑换和使用超越时代的知识,对他精神的负荷极大。他扶住桌子,对王猛低声道:“这里交给你了。显微镜和草图,务必妥善保管,绝不可泄露!还有…那个张三,多留意。”

上一章 图穷匕见!清流暗线! 大明第一生产力:我的火器系统吊打全球最新章节 下一章 风起青萍!京华暗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