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年之后的苏玲,像被尘埃遮住的星星,渐渐淡出了粉丝的视线。十年前的她,什么都没说,只是默默把剧本换成了尿布,把舞台让给了家庭,可谁知道那份“沉默”里藏着多少没说出口的委屈?可怜的玲玲,明明曾在荧幕上发光,却在生活的磋磨里,连粉丝的牵挂都成了奢侈品——这一切,都从李宁甜结婚那天起,悄悄变了味。
她的退休从来不是自愿的。2020年放下工作时,李宁甜的婚姻早已摇摇欲坠,紧接着二胎乐乐在2022年底或2023年降生,彻底把她捆在了“姥姥”的身份里。贺毅那个男人,连儿子都能不管不顾,可李宁钒偏要攥着这份破碎的婚姻不放,更把所有养育责任推给母亲。她本事没有,掌控欲却极强,苏玲就像被她攥在手心的风筝,飞得再高,线也始终被死死拽着。
苏玲的懦弱,从来不是天生的。那个逼她忍的环境,那些说“忍是美德”的声音,那些让她“不能做自己”的规训,像一张密不透风的网,把她越缠越紧。她不是不想大胆,是每次想挣脱时,都有无数双眼睛在说“你不该这样”;她不是没有话语权,家里的经济支柱明明是她,却把“懂事”刻进了骨血,连走路都习惯性蜷缩着身体,像怕惊扰了谁——她怕的哪里是李宁钒知道,是怕打破那层“家庭和睦”的假象,怕自己的反抗会让所有人失望。
最让人心疼的是她的维护。明明家人是压迫她的根源,她却拼尽全力护着;明明去求李杰毫无意义,她却逼着自己低头,只因为“不能离婚”的传统思想在作祟——女人离了男人就没依靠,孩子不能没有完整的家。那时候李宁甜还小,她看着女儿的脸,就把自己的委屈咽了下去,却没料到这份“牺牲”,成了女儿日后变本加厉的资本。
上一代人的影响像无形的枷锁。母亲教她“忍”,父亲偶尔的贬低让她自卑,她在“该听话”的规训里长大,连自己的婚姻都做不了主——当初嫁给李杰,不过是因为他的追求,而非真心相爱,可她还是在母亲反对离婚时选择妥协。她把“家庭完整”看得比自己的幸福重要,却没明白:用委屈换来的完整,从来都不是真正的家。
如今的她活得好卑微。听到邀约时蜷缩的身体,面对家人时习惯性的顺从,连反抗都带着小心翼翼的愧疚。想拯救她的人急得跳脚,她却还在维护那个压迫她的家,只因为“家人”是她心里最后的软肋。可软肋不该成为被伤害的理由,传统思想不该成为困住她的牢笼,她明明可以大胆一点的,明明值得被世界温柔对待的。
苏玲翻着十年前的粉丝来信,信里说“戴老师你是我的光”。她轻轻擦掉眼角的泪,或许光暂时暗了,但只要她愿意,总有一天能重新亮起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