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其父必有其女”,李杰的自私基因,终究在李宁甜身上刻得明明白白。一个把婚姻当保姆招聘,一个把母亲当免费工具,这对父女的冷漠与算计,像藤蔓一样缠得苏老师喘不过气。
她爱李杰吗?或许从没有过。那些被动的选择里,藏着太多“不得已”:结婚是因为他的追求,过日子是因为“该成家”,就连那句“他对我好”,都更像自我安慰的谎言。若说爱,她或许更爱那些懂她、疼她的人,爱那些让她眼里有光的瞬间,可这份爱太轻,抵不过现实的重。
李宁甜装善良、摆“好女儿”人设的样子,确实恶心。自己没工作,却把带娃、养家的担子全推给母亲;强势又自私,却对外装作“孝顺”,仿佛苏老师的付出都是理所当然。最让人心疼的是苏老师的责任心——放不下两个外孙,舍不得年迈的老父亲,可老父亲明明有四个子女,凭什么照顾的重担全压在她一个人身上?这份“责任感”,成了别人拿捏她的软肋。
她活得太压抑了。外界的拉扯、身不由己的处境、旁人不由分说的控制,像一张网,把她困在中间。这辈子她好像从没主动做过一件事:去唱戏是被动选择,拍影视是被动接活,跟郝颉结婚是被动妥协,连放弃上大学的机会,都是被动退让。最荒谬的是当年戏团让她打胎,她竟也默默同意,直到母亲说“孩子必须生”,她便真的勒着肚子上台唱戏——连自己的身体和孩子,都做不了主。
有人猜她拉黑牵挂的人不是本意,可大概率还是她自己操作的。复出时经纪公司不允许私联粉丝,老公女儿若知道了这段关系,少不了又是一场风暴。她太怕麻烦,太习惯妥协,只能用“拉黑”这种方式,把温暖推开,也把自己缩回安全的壳里。
“蝙蝠身上插鸡毛——算什么鸟?” 这句话用来形容她的处境再合适不过。活得不像自己,做得不像自己,连反抗都带着被动的懦弱。戏团让打胎就同意,母亲让生就勒着肚子上台,别人让放弃梦想就收敛起光芒,她的人生像被提线的木偶,线全捏在别人手里。
那些荒谬的过往,一桩桩一件件,都在说同一个事实:她从未为自己活过。被动的选择堆砌成被动的人生,连呼吸都带着小心翼翼的妥协。可她眼里偶尔闪过的光,那些被粉丝记挂的温柔,都在证明:她本可以不是这样的,她本可以有自己的翅膀,不必做谁手里的“鸟”。
苏老师坐在片场角落休息,手指无意识地摩挲着剧本。风从窗外吹过,带着一丝自由的气息,她望着远方,眼神里有片刻的放空——或许在某个瞬间,她也悄悄想过:如果能主动选一次,会选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