话本小说网 > 校园小说 > 虫恐少女与苗疆少年
本书标签: 校园  双向奔赴  异族甜恋     

第八十五章:爱与希望

虫恐少女与苗疆少年

春风染绿苗疆的梯田时,“归心小屋”的扩建计划正式落地。村民们自发带着工具来帮忙,老人们垒石墙,年轻人搭书架,孩子们则跟在后面捡拾散落的木屑,嘴里哼着朱老师教的苗语儿歌。夜烬按照和公益组织敲定的方案,特意留出半间屋子做“非遗工坊”,林微则翻看着从网上找的资料,计划把苗族蜡染、石头画搬进课堂。

“这些石头随处可见,正好让孩子们当画布。”林微举起一块圆润的青石,给围过来的孩子看,“我们可以在上面画苗族纹样,画后山的昆虫,画二十四节气,让每块石头都变成艺术品。”阿念立刻捡起一块小石头,眼睛亮晶晶地问:“能画萤火虫和鼓吗?我想送给小雨。”林微笑着点头,帮她擦掉石头上的泥土。

非遗工坊开课那天,村里的蜡染老艺人带着靛蓝染料和白布赶来,手把手教孩子们点蜡、绘图。阿念握着蜡刀,小心翼翼地在布上勾勒萤火虫的轮廓,虽然手有些发抖,却格外专注;石头则把自己画的瓢虫图案拓印在布上,还学着老艺人的样子,在边缘加了简单的苗族银饰纹样。老艺人看着孩子们的作品,笑着说:“咱们的老手艺,终于有人接下去了。”

与此同时,夜烬和大学生志愿者一起,搭建了“归心好物”线上小店。孩子们的石头画、蜡染小手帕、苗绣书签被拍成照片上传,没想到刚上线就接到了订单。“有位城里的妈妈买了阿念的萤火虫石头画,说要给孩子做书桌摆件。”夜烬拿着手机给林微看,“咱们用盈利的钱买新的染料和画笔,还能给孩子们买课外书,这样项目就能一直做下去。”

林微突然想起美育节评委说的“可持续公益”,现在才真正明白其中的意义——不仅要给孩子们带来知识和技能,还要让他们知道,自己的创作能产生价值,家乡的文化值得骄傲。她把孩子们召集起来,笑着说:“以后咱们的作品卖了钱,一部分用来买材料,一部分捐给更远的山里孩子,让他们也能有书读、有画笔用。”

初夏的一个周末,“归心小屋”迎来了一批特殊的客人——周边乡村的村干部和老师,他们是来观摩学习的。看着图书角里整齐的书架、非遗工坊里孩子们专注创作的身影,还有墙上贴满的石头画和蜡染作品,一位村支书感慨地说:“原来乡村教育也能这么鲜活,我们也要跟着你们的样子,给村里的孩子建个‘归心小屋’。”

夜烬拿出早已准备好的资料册,里面详细记录了图书角的运营模式、课程设计和线上小店的操作方法:“这些都是我们摸索出来的经验,大家随便拿回去参考,有不懂的随时问我们。”林微则带着客人们参观“梦想墙”,上面贴满了孩子们的心愿卡——阿念写着“教更多人打鼓”,石头画着“成为昆虫学家”,还有孩子写道“想让苗绣被更多人看到”。

观摩结束时,客人们带走了资料册,也带走了孩子们创作的小礼物。阿念把自己绣的萤火虫书签送给一位老师,小声说:“希望你们村的小朋友也喜欢萤火虫。”老师接过书签,笑着说:“等我们的图书角建好,邀请你去当小老师好不好?”阿念用力点头,眼里满是期待。

傍晚,送走客人后,林微和夜烬坐在新搭的露台上,看着夕阳下的梯田。孩子们在院子里追逐打闹,手里拿着刚做好的石头画;老绣娘和蜡染艺人坐在屋檐下,一边整理丝线,一边聊着家常。“你看,”林微轻声说,“我们不仅守住了一座小屋,还把这份温暖传递出去了。”

夜烬握住她的手,指尖划过她腕间的银饰:“这就是扎根土地的力量。我们把苗疆的文化、自然的馈赠和孩子们的梦想结合起来,既守住了传统,又照亮了未来。”他顿了顿,从口袋里拿出一个小小的丝绒盒子,打开里面是一枚苗绣纹样的银戒指,“林微,你愿意和我一起,把‘归心小屋’的故事,讲一辈子吗?”

林微的眼眶瞬间湿润了,她用力点头,看着夜烬把戒指戴在自己的手上。晚风带着稻花香吹过,图书角的风铃叮当作响,孩子们的笑声、银饰的碰撞声、染料的清香交织在一起,成了最动人的旋律。

她知道,这不是结局,而是新的开始。“归心小屋”会像一颗种子,在更多乡村生根发芽;孩子们会带着这里的爱与勇气,飞向更远的天空;而她和夜烬,会一直守在这里,守着这片土地,守着这些纯真的笑脸,让爱与希望,在苗疆的山水间,代代相传。

上一章 第八十四章:温暖每一个春夏秋冬 虫恐少女与苗疆少年最新章节 下一章 第八十六章:他们的故事,永远未完待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