冬雪初落时,“归心小屋”收到了一封特殊的邀请函——省里的青少年美育节向孩子们发出了表演邀请,还特意安排了“梦想分享会”,让他们上台讲述图书角的故事。消息传来,整个村子都沸腾了,老绣娘连夜赶制了新的演出服,家长们主动凑钱买了新鼓槌,连石头的妈妈都学着用手机查“上台演讲要注意什么”。
出发前夜,阿念把小雨寄来的钢琴钥匙扣挂在鼓槌上,石头则把画了三年的“昆虫图鉴”装进文件袋——那里面有他给妈妈画的瓢虫,给夜烬画的蜗牛,还有给林微画的萤火虫。“我要告诉所有人,这些都是我们山里的宝贝。”石头摸着画册封面说。林微帮他把画册放进防水袋,夜烬则在一旁调试新的麦克风,笑着说:“保证你们的声音能传遍整个剧场。”
美育节的舞台比城里的剧场还要宽敞,聚光灯亮起来时,阿念忽然想起第一次在苗疆篝火旁打鼓的夜晚。朱老师站在侧台比了个加油的手势,她深吸一口气,率先敲响了鼓点。《森林狂想曲》的旋律响起,孩子们晃动着绣满蝴蝶的演出服,银饰的叮当声与鼓点交织,台下瞬间安静下来,只剩下音乐在大厅里回荡。
表演结束后,轮到“梦想分享会”。阿念握着麦克风,目光扫过台下的观众,突然看到了第一排的小雨——女孩举着写有“阿念最棒”的牌子,正用力挥手。她笑了笑,声音清亮:“我以前不敢说话,是微微姐姐教我读故事,朱老师教我打鼓。我现在的梦想,是当一名音乐老师,把鼓点带给更多山里的孩子。”
石头紧接着走上台,举起手里的画册:“这是我画的虫子,我想当昆虫学家,研究山里的每一种虫子。我还要谢谢夜烬哥哥,他教我画画,还告诉我,山里的世界也很神奇。”台下响起热烈的掌声,有位评委举起话筒问:“是什么让你们有了这些梦想?”石头指着林微和夜烬的方向,大声说:“是爱和陪伴!”
分享会结束后,评委们特意找到林微和夜烬,递来一份合作意向书——他们想以“归心小屋”为模板,在周边乡村推广图书角和美育课程。“你们做的不是简单的公益,是在为孩子们搭建梦想的桥梁。”评委握着他们的手说。夜烬看着身边的林微,眼里满是光:“这不是我们两个人的功劳,是整个村子和所有帮助过我们的人的力量。”
返程时,孩子们的书包里多了获奖证书和观众送的礼物。大巴驶进苗疆时,远远就看见村口站满了人,老绣娘举着新绣的“归心小屋”横幅,家长们提着热气腾腾的糯米饭。阿念刚下车就扑进小雨怀里,两个女孩抱着彼此笑出了眼泪;石头则把获奖证书递给妈妈,看着她抹眼泪的样子,小声说:“妈,以后我带你去北京看升旗。”
那天晚上,图书角的灯亮到深夜。孩子们围在一起,翻看观众送的图书;老绣娘教新加入的女孩绣萤火虫;夜烬和家长们商量着扩建图书角,打算再加一个“梦想墙”,贴上孩子们的心愿和画作。林微靠在夜烬肩上,看着眼前的景象,突然想起第一次来苗疆的那天,那时她从未想过,这里会成为她的家,会有这么多牵挂的人。
“你看,”夜烬指着窗外的雪,“明年春天,这里会开满野花,图书角也会迎来更多新朋友。”林微点点头,握住他的手。雪落在图书角的木牌上,“归心小屋”四个字在灯光下格外温暖。
她知道,这场关于爱与成长的故事,从来没有结局。那些书本里的知识,歌声里的勇气,还有孩子们眼里的光,早已化作种子,在苗疆的土地上生根发芽。而她和夜烬,会一直守在这里,陪着种子开花,等着孩子们带着梦想归来,等着“归心小屋”的故事,在时光里慢慢延续,温暖每一个春夏秋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