团体代言拍摄当天,化妆间的镜子前摆满了护肤品。马嘉祺刚坐下,丁程鑫就从包里掏出支修复凝胶:“化妆师说这个不含酒精,你胃不好,皮肤容易敏感。”他挤在掌心搓热了才往马嘉祺脸上抹,指腹避开眼周,动作轻得像怕碰碎什么。
拍摄间隙,品牌方送来下午茶,精致的甜点摆了满满一桌。刘耀文率先拿起块慕斯蛋糕,刚要递过去就被严浩翔拍掉手:“马哥不能吃这个,糖分太高刺激胃酸。”他转身从自己包里掏出个保鲜盒,里面是切成小块的蒸山药:“我妈寄来的,养胃,你尝尝。”
换服装时,马嘉祺弯腰系鞋带,胃部突然传来一阵抽痛。他下意识按住肚子,额头抵着衣柜门缓了几秒。等直起身时,发现宋亚轩正举着件宽松的卫衣站在门口:“这件是加绒的,腰腹那里有松紧带,比西装舒服。”少年说话时眼神飘向别处,像是怕戳破他的逞强。
下午拍外景时,阳光格外刺眼。张真源举着遮阳伞跟在马嘉祺身后,伞面始终往他那边倾斜着:“医生说胃溃疡怕受凉也怕暴晒,紫外线太强会影响恢复。”贺峻霖举着小风扇凑过来,出风口对着他的后腰:“这里吹着舒服,还不影响镜头。”
收工时已是傍晚,马嘉祺的胃又开始隐隐作痛。他坐在休息椅上翻手机,发现丁程鑫发来了条语音,是上午去医院复查时的录音。“马嘉祺的情况要注意三点,”医生的声音清晰传来,“一是不能空腹超过四小时,二要避免剧烈弯腰,三是情绪不能太激动。”后面跟着丁程鑫的声音:“那他能参加下周的运动会吗?”
正听着,刘耀文突然把一瓶温豆浆塞进他手里:“刚买的,甜口但没放蔗糖,用的代糖。”男孩挠挠头,“我听护士说你以前爱喝甜豆浆,特意让老板换的配方。”马嘉祺捏着温热的瓶身,突然想起住院时,刘耀文每天都跑三条街去买这家店的豆浆。
回到宿舍,马嘉祺发现客厅的茶几被重新布置过。以前随手放的零食换成了苏打饼干,冰箱里塞满了常温酸奶,连他常用的马克杯都换成了带刻度的——杯壁上贴着贺峻霖画的小刻度线,“早300ml”“午500ml”“晚400ml”标得清清楚楚。
“这是我们根据医嘱做的‘养胃计划’,”张真源递来个笔记本,首页是马嘉祺的作息表,每个时间段都标着“喝水”“吃药”“加餐”的提醒,“我们轮流通宵查资料,保证科学有效。”马嘉祺往后翻,发现每页都有不同的字迹,丁程鑫写了饮食禁忌,严浩翔标了按摩手法,宋亚轩画了可爱的提醒小漫画。
深夜写歌时,马嘉祺胃里的灼痛感越来越明显。他刚要起身找药,就看见门缝里透进微光——丁程鑫端着碗藕粉站在门口,勺子轻轻搅动着:“我听见你房间有动静,知道你肯定又不舒服了。”藕粉熬得稠稠的,上面撒着细碎的桂花,“营养师说这个能中和胃酸,比吃药温和。”
喝着藕粉,马嘉祺突然想起下午的录音。他抬头问:“医生是不是说我不能参加运动会?”丁程鑫的动作顿了顿,轻声说:“也不是不能,就是不能跑长跑、做仰卧起坐这些。我们跟导演说了,给你换了投篮和慢走项目。”
“你们总是这样,”马嘉祺放下碗,声音有些发涩,“什么事都替我安排好,连医生的话都记得比我清楚。”丁程鑫笑了笑,伸手揉了揉他的头发:“因为我们是一家人啊。你总想着照顾我们,也该让我们照顾你了。”
窗外的月光落在笔记本上,马嘉祺翻到最后一页,发现贴着张合照——是他住院时,六个队友举着“早日康复”的牌子站在病房外,每个人脸上都带着熬夜的疲惫,却笑得格外灿烂。照片下面写着行小字,是七个人的笔迹凑在一起的:“你的健康,就是我们的底气。”
胃里的疼痛渐渐平息,马嘉祺摸了摸胸口的团体徽章,突然觉得所谓的医嘱,从来不止医生的叮嘱。还有队友们记在心里的饮食禁忌,藏在包里的养胃零食,调整好的服装和行程,以及那些没说出口却无处不在的牵挂。
这些藏在细节里的“医嘱”,比任何药物都更能让人安心。因为他知道,只要身边有这六个人,就算胃里的伤口还没完全愈合,心里也永远有块被妥帖安放的角落,温暖而踏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