运动会当天的晨光刚漫过体育馆顶棚,马嘉祺就被枕边的震动吵醒。手机屏幕上跳着丁程鑫的消息:“醒了就先喝杯温水,我在你门口放了小米粥,记得配着苏打饼干吃。”
他披衣开门时,正撞见贺峻霖举着个保温杯往他碗里倒东西,银勺搅出细密的泡沫。“这是山药小米浆,我妈说比粥好消化,”少年献宝似的把杯子递过来,“里面加了点南瓜泥,甜丝丝的但升糖慢,医生说你能喝。”
更衣室里已经热闹起来。刘耀文正举着件运动外套转圈:“马哥试试这件!我特意让助理换的,腰部是加宽魔术贴,比松紧带更舒服。”严浩翔蹲在地上帮他系鞋带,手指灵活地绕出个宽松的结:“鞋带松点,弯腰的时候不勒肚子。”
轮到投篮项目时,马嘉祺刚站到罚球线前,就听见宋亚轩在观众席喊:“手臂别太用力!医生说剧烈拉伸可能牵扯胃部!”他笑着回头,看见张真源正举着个小风扇对着他的方向,伞面在阳光下晃出淡淡的影子——还是那把总往他这边倾斜的遮阳伞。
第一球投偏了,砸在篮板边缘弹回来。刘耀文眼疾手快地冲过去捡球,跑回来时偷偷往他手里塞了颗糖:“含着吧,薄荷味的,能缓解紧张。”糖纸撕开的脆响里,他听见严浩翔在和裁判低声沟通:“能不能延长点休息时间?他胃不太舒服……”
中场休息时,马嘉祺靠在看台上揉着腹部。丁程鑫不知从哪摸出个暖水袋,隔着卫衣贴在他腰上:“刚在休息室充好的,温度刚好。”他指尖划过马嘉祺的手腕,突然皱眉:“怎么这么凉?是不是又没穿秋裤?”说着就把自己的运动裤腿卷起来,露出里面的加绒秋裤,“我带了两条,给你一条。”
慢走项目开始前,宋亚轩突然拉住他,往他口袋里塞了包东西。展开一看,是片剪成月牙形的棉布,里面裹着晒干的陈皮。“我查资料说陈皮能理气,”少年耳朵有点红,“走路的时候捂着肚子,可能会舒服点。”
走完全程回到休息区,马嘉祺发现保温杯里的山药浆已经换成了温凉的蜂蜜水。张真源正拿着个小本子记着什么:“刚看你走两步就停一下,是不是胃又抽痛了?下次得把慢走换成坐着的项目。”本子上密密麻麻记着他今天的状态:“9点15分,投篮时皱眉;10点03分,弯腰捡球后按住腹部;10点47分,慢走时步幅变小……”
回程的车上,马嘉祺靠在车窗上打盹。迷迷糊糊间,感觉有人把他的头往肩膀上靠,又轻轻把他的手从肚子上挪开,换了个更舒服的姿势。睁眼时,看见丁程鑫正帮他调整座椅靠背,刘耀文把自己的外套脱下来垫在他腰后:“这样躺着不硌。”
车窗外的树影飞速倒退,贺峻霖举着手机凑过来:“你看粉丝拍的视频,说我们六个像你的专属保镖。”屏幕里,严浩翔在他投篮时挡开挤过来的人群,宋亚轩举着伞亦步亦趋,张真源跑前跑后递水——六个身影围着他,像圈密不透风的保护罩。
回到宿舍时,客厅飘着浓郁的药香。严浩翔正站在厨房搅拌砂锅,里面是翻滚的小米粥,上面浮着细碎的姜丝。“营养师说生姜能温胃,”他回头笑了笑,“但我只放了一点点,怕你觉得辣。”
马嘉祺坐在餐桌前,看着他们七手八脚地摆碗筷。丁程鑫在他碗里堆着蒸南瓜,刘耀文把山药切成小块,宋亚轩往粥里撒着桂花碎——每个人都在做着自己觉得对他好的事,像一群小心翼翼守护着珍宝的孩子。
他突然想起住院时,护士说的那句话:“你这些朋友,比家属还上心。”当时只笑了笑,现在才真正明白,有些牵挂从来不需要刻意说出口。是记在本子上的饮食禁忌,是藏在口袋里的陈皮,是永远倾斜的伞面,是比自己还清楚的身体状况。
晚风吹起窗帘,马嘉祺望着窗外的月亮,突然拿起手机发了条朋友圈。配图是餐桌上冒着热气的粥,文字只有简单一句:“今天也被好好照顾了。”
评论区瞬间被六个名字填满:
丁程鑫:明天早上想吃什么?我去买。
刘耀文:胃还疼吗?疼的话我去给你买药。
宋亚轩:明天天气冷,记得穿我给你的秋裤。
严浩翔:粥里的姜丝要是觉得辣,下次我就不放了。
张真源:明天的行程我调慢了半小时,你可以多睡会儿。
贺峻霖:保温杯里的水我灌好了,就放你床头。
马嘉祺看着屏幕,突然觉得胃里那点隐隐的不适,早就被心里涌上来的暖意盖过了。原来最好的医嘱,从来不是冰冷的条文,而是这些藏在日常褶皱里的惦记,是有人把你的疼痛放在心上,把你的舒服当成头等大事。
他低头喝了口粥,桂花的甜混着小米的香,在舌尖漫开。抬眼时,六个笑脸正对着他,像六颗永远发光的星星,照亮了所有需要被照顾的瞬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