康复室的玻璃窗擦得锃亮,阳光铺在地板上,像块金色的绒毯。马嘉祺扶着助行器站在镜子前,看着自己的影子——比刚出院时挺拔了些,膝盖的角度也能弯得更大了。
“先试试慢走三步,”张真源站在他侧后方,双手虚虚护着,“不用急,重心放稳,我在呢。”
他深吸一口气,助行器往前挪了一小步,右腿慢慢跟上,膝盖传来轻微的拉扯感,却不疼了。贺峻霖举着手机在旁边录像,声音里带着雀跃:“你看你看,比昨天多走了一步!我录下来了,回去给他们看看。”
康复师笑着走过来,调整了一下他的站姿:“恢复得很好,肌肉力量在慢慢回来,今天可以试试扶着栏杆站一会儿,不用助行器。”
丁程鑫立刻把旁边的栏杆擦了一遍,用纸巾仔细地抹掉指纹:“扶这儿,这个栏杆刚消毒过,不凉,我试过了。”
马嘉祺松开助行器,双手轻轻搭在栏杆上。阳光照在他手背上,暖得像贴了片暖宝宝。刘耀文搬了把椅子放在旁边:“累了就坐下,别硬撑,医生说了,循序渐进最重要。”
他试着松开一只手,身体晃了晃,宋亚轩立刻伸手扶了一把,掌心温温的:“没事吧?别急,咱们慢慢来,你看这阳光多好,照着心里都亮堂。”
严浩翔在旁边记着康复师说的要点,笔记本上画了简单的示意图,标着“每次站5分钟,每天3次”。“我把时间定了闹钟,”他举着手机晃了晃,“到点就提醒你,保证不超时,也不偷懒。”
站到第三分钟时,马嘉祺的腿开始发酸。丁程鑫从包里拿出块巧克力,剥了糖纸递过来:“含一小口,补充点能量,黑巧的,不腻,医生说可以吃点。”
巧克力的微苦在舌尖散开,很快化出一丝甜。他咬了一小口,看着窗外的树影在地上轻轻晃,忽然觉得,原来一点点的进步,也能让人心里这么踏实。
“休息会儿吧,”张真源扶着他坐到椅子上,往他腰后塞了个靠垫,“今天已经很棒了,比昨天多站了一分钟呢。”
贺峻霖把录像回放给大家看,画面里的马嘉祺扶着栏杆,一步一步走得很慢,却很稳。“你看你走路的样子,”他笑着说,“像只刚学会走路的小企鹅,可爱得很。”
刘耀文凑过来看,忽然指着屏幕:“你看丁哥的手,一直没离开你旁边,比护工还紧张。”
丁程鑫笑着拍了他一下:“就你眼尖,我那是怕他摔着。”
宋亚轩从包里翻出个小风扇,对着马嘉祺的额头吹了吹:“出了点汗吧?吹吹就舒服了,这风扇是静音的,不吵。”
严浩翔把笔记本递过来:“康复师说下周可以试试台阶训练,我查了,家里楼道的台阶高度和康复室的差不多,到时候咱们在家也能练。”
马嘉祺看着笔记本上的字迹,又看了看身边的人——丁程鑫在给他揉腿,动作轻轻的;张真源在倒温水,杯沿擦得干干净净;贺峻霖在翻手机里的搞笑视频,说要给他放松心情;宋亚轩和刘耀文在商量中午吃什么,说要做“补腿的大骨汤”;严浩翔在核对下周的训练计划,眉头皱得认真。
阳光透过玻璃窗照在他们身上,镀上一层浅金色。他忽然想起刚拆线那天,自己还担心恢复太慢,现在才明白,原来有人陪着一起走,再慢的路,也会觉得有盼头。
“走吧,”丁程鑫扶他站起来,助行器已经被张真源擦干净了,“咱们回家,中午让耀文给你炖大骨汤,他昨天特意跟阿姨学了做法。”
刘耀文立刻挺胸:“保证炖得烂烂的,骨髓都能吸出来,补钙!”
往康复室门口走时,马嘉祺的脚步比来时稳了些。贺峻霖在旁边数着:“一步,两步,三步……哇,今天走得真直!”
阳光在地板上投下他们的影子,长长的,连在一起。马嘉祺看着那些影子,忽然觉得,这些慢慢积累的脚印,不仅刻在康复室的地板上,更刻在了心里——每一步,都有他们的温度。
出康复中心的门时,宋亚轩忽然指着天空:“你看,云像不像棉花糖?等你好了,咱们去游乐园,坐摩天轮,从上面看云肯定更像。”
马嘉祺抬头看了看,果然像。他笑了笑,握紧了手里的助行器,觉得下一次再来时,自己一定能走得更稳、更远。
因为身边这些人,就像这阳光,永远在前方照着,让人有勇气,一步步往前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