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刚亮,村口的公鸡刚打了头遍鸣,二柱子就牵着大黄狗出了门,手里还拎着一筐母亲提前煮好的玉米。远远看见林哲、哈雷和沈兰妮扛着夯土工具走来,他立马迎上去,把玉米塞到三人手里:“快吃,垫垫肚子好干活!今天咱们要把晒谷场的土夯结实!”
大黄狗也凑上前,用爪子轻轻扒了扒哈雷的裤脚,像是在催着出发。哈雷咬了口玉米,笑着揉了揉狗耳朵:“谢了二柱子,大黄也别急,咱们这就去晒谷场。”
四人赶到晒谷场时,已有不少村民在等候。王大爷扛着自家的老夯机,见他们来了,立马招呼:“人齐了就开工!后生们力气大,先把土层再整平些,咱们分两拨夯土,效率能快不少!”
林哲点点头,指挥着几个后生用铁锹把土层细细推平,确保没有高低起伏。哈雷则蹲在一旁,用水平仪反复测量:“土层得平,不然夯完容易裂。这边再垫点土,差了半指呢。”二柱子跟着忙活,一会儿帮着递铁锹,一会儿跟着后生们一起推土,额头上很快冒了汗,大黄狗就在他脚边打转,偶尔叼来掉在地上的工具。
沈兰妮没闲着,一边给大家递水,一边在本子上记录进度,时不时还跑到花坛边看一眼芽芽。“花苞又鼓了点!”她惊喜地喊了一声,众人纷纷看过去,只见绿芽顶端的淡粉色更明显了,像裹着一层薄纱。二柱子凑过来,挠了挠头:“说不定明天就能看见花瓣了!”
夯土开始后,晒谷场里顿时热闹起来。王大爷扶着老夯机,后生们轮流喊着号子往下压,“嘿哟——嘿哟——”的声音伴着夯机落地的闷响,在村西头回荡。哈雷也加入其中,教大家掌握力度:“每处都得夯三遍,这样地基才稳,铺了水泥也不容易坏。”二柱子学得认真,虽然力气不如后生们大,但每一下都用足了劲,脸憋得通红。
中午歇脚时,村民们凑在一起吃干粮,话题总离不开晒谷场和那株芽芽。“等晒谷场修好了,今年新谷就不愁没地方晒了!”“那芽芽要是开了花,咱们村也算有个好看的景致了!”王大爷喝了口茶水,看着晒谷场平整的土层,眼里满是笑意:“这日子啊,真是越来越有盼头了。”
下午的太阳更烈了,大家却没减干劲。沈兰妮怕大家中暑,特意煮了绿豆汤拎过来,一碗碗递到每个人手里。二柱子喝完绿豆汤,又跑到花坛边,对着芽芽小声说:“你快点开呀,等晒谷场修好了,咱们一起高兴。”大黄狗也跟着凑过来,用鼻子轻轻碰了碰花苞,像是在附和他的话。
夕阳西下时,晒谷场的夯土工作终于完成。踩在结实的土层上,林哲满意地点点头:“明天就能铺水泥了,照这进度,三天肯定能完工。”村民们陆续散去,二柱子牵着大黄狗,跟在林哲三人身后,时不时回头看一眼晒谷场,又转头望向花坛里的芽芽。
月光洒在晒谷场的土层上,泛着淡淡的光泽,花坛里的芽芽顶着花苞,在夜色里像是一颗蓄满希望的小灯笼。二柱子突然停下脚步,指着花苞对沈兰妮说:“兰妮姐,我好像看见花瓣的边儿了!”沈兰妮凑近一看,果然,花苞顶端裂开了一道小缝,能隐约看见里面粉嫩的花瓣。
“快了,应该就这一两天了。”沈兰妮笑着说。四人继续往回走,晚风拂过,带着泥土的气息和一丝若有若无的花香。二柱子蹦蹦跳跳地走在前面,大黄狗跟在他身后,脚步声和狗叫声在安静的夜里格外温馨——夯土的进度在赶,花开的日子在近,好日子也正一步步朝他们走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