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今,胤禛府中妾室子女有:
侧福晋李静言——三阿哥弘时(16岁)、四阿哥弘晟(7岁)、五阿哥弘旭(7岁)
庶福晋齐月宾——四格格知意(4岁)
庶福晋宋敏慧——大格格(夭折)、二格格(夭折)、五格格裳颂(4岁)
格格吕盈风——三格格淑和(5岁)
格格武宁——六格格晚禾(3岁)】
“三哥,我再也不理你了”
弘旭扯了扯弘时的袖子,见弘时没反应,气呼呼地叉腰,仰头看着弘时。
弘时听见弘旭奶声奶气地怒音,立马回过神来,向弘旭道歉。
哄好的结果就是被弘晟和弘旭要走了康熙赏赐给他的一对翡翠竹纹佩。
弘晟和弘旭前脚刚走,一小太监后脚就进来了。
“给三阿哥请安”
弘时看着小太监头顶着“高无庸义子”“粘杆处”的字样,挑了挑眉。
“起来吧,你可知阿玛叫爷去书房有何事”
弘时摩挲着腰间挂着的青玉翡翠佩,佯装不知。
“奴才不知”
小太监弯着腰恭敬地回道。
弘时也不生气,他猜测阿玛叫他过去书房,应该跟朝堂的事有关。
他从小太监身侧穿过,带着贴身太监元文德前往书房。
所幸胤禛疼爱这个明面意义上的长子,为弘时挑选的院落文澜苑就与书房隔了条小道。
弘时穿过小道,就到了书房门前。
苏培盛侯在门外边,随时注意屋内主子的传唤。
“苏谙达”
“阿哥爷来啦,您里边请”苏培盛笑得脸上不明显的皱纹都浮现出来。
他打开门,等弘时进去后,又立马关上门,不让一只蚊子飞进去。
元文德上道地塞给苏培盛一个鼓鼓的荷包,“苏大哥,这是阿哥爷特意嘱咐小弟给您的”
苏培盛刚想推拒,却被元文德抓住手腕,将荷包重重按在苏培盛的手里。
“您收下后多便在王爷面前为阿哥爷美言美言”
见元文德如此说,他便收在袖子里的口袋里。
屋内
弘时一进屋便见胤禛坐在主位上,下首坐着三位幕僚:邬思道、李卫和田文境。
“给阿玛请安”
“起来吧,阿玛不是说过,我们父子俩不必多礼”
胤禛严肃的脸柔和下来,落出一抹难以察觉的笑意。
胤禛虽如此说,但弘时并没打算听他的,他可不想道德满值了还要被扣。
向胤禛行礼问安后,他转身向三位幕僚拱手行礼。这三位幕僚日后都是胤禛的重臣心腹,他自然不会落人口舌。
三位幕僚连忙起身,也弯腰回礼。
完毕后弘时坐在他们对面,是胤禛左边。
大清以左为尊,以西为贵,弘时这般坐合情合理,合乎礼仪。
等弘时坐下,胤禛才开口,
“元霁,你可知阿玛叫你过来是何意”
弘时佯装思考,过了一会,才斟酌好语句发出疑问。
“可是与二伯有关?”
见胤禛点头,也没有出言反对,继续道,
“二伯乃皇玛法亲自抚养长大,前段时间皇玛法废去了二伯太子之位,也是受了奸人挑拨”
“而且这做阿玛哪会和儿子长时间置气啊!就像儿子放错后,阿玛您罚过儿子后气也消了,内心还不是心疼不已。虽然您不说,但儿子也能感受到”
弘时说着说着,还刷了一下胤禛的好感度,如今胤禛对弘时的好感度也已经到了无微不至。
他的言外之意是康熙虽然忌惮太子,但与太子的父子之情还没被完全消磨掉,等康熙气消后,又会想起太子的好,说不定还会来一次二立太子。
胤禛听完后,果然哈哈大笑,他对康熙的心思有所猜测,如今这一着不过是考验一下宝贝儿子对朝堂的洞察,没想到宝贝儿子回答得如此好!
不愧是他的儿子,就是像他!
胤禛心里美滋滋,觉得弘时是继承了他的聪明才智。
不止胤禛满意,三位幕僚也很满意,觉得自己跟随的主子后继有人。
他们辅佐雍亲王,扶他上位,不是为了以后继承人败光家业的,成为下一个秦二世胡亥和隋炀帝杨广的。
如今弘时的回答,答进了他们心里,对弘时的好感度也是蹭蹭往上增。
而后胤禛还有事与幕僚门商议,弘时就先告退了。
弘时走后,三位幕僚纷纷赞赏弘时,并恭喜胤禛后继有人。
胤禛心花怒放,议事后对幕僚们的赏赐都厚了几倍不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