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日清晨,公主府的马车停在驿馆门口时,敏若已盛装等候在门前。她穿着一身天青色蒙古袍,腰间系着嵌宝石的银带,头上梳着精致的发辫,缀着细小的珍珠,见昭宁从马车上下来,立刻快步迎了上去。
“五公主殿下。”敏若屈膝行礼,眼神里满是欢喜,“今日有劳殿下陪我游览京城了。”
昭宁笑着点头,抬手扶她起身:“敏若格格不必多礼,上车吧,咱们先去国子监看看。”
两人刚要上车,就见一辆装饰华丽的马车驶了过来,车帘掀开,弘昼探出头,一身宝蓝色长衫,手里摇着折扇,笑得眉眼弯弯:“五妹,这是要去哪啊?带上哥哥一起呗。”
昭宁无奈地瞥了他一眼:“五哥,我今日要陪敏若格格游览京城,你凑什么热闹?”
“陪科尔沁的格格游览?”弘昼眼睛一亮,跳下马车,走到敏若面前,拱手行礼,“在下和亲王弘昼,见过敏若格格。早就听闻科尔沁部的格格貌美,今日一见,果然名不虚传。”
敏若连忙回礼:“见过和亲王殿下。”她虽久居蒙古,却也听过弘昼的名声,知道他是个不拘小节的风流王爷,此刻见他谈吐风趣,倒也不觉得拘谨。
弘昼笑着拍了拍昭宁的肩膀:“五妹,你一个姑娘家,陪格格游览多没意思,有哥哥在,还能给你们讲讲京城的趣闻。再说,万一遇到什么事,哥哥还能护着你们。”
昭宁知道他是故意想跟着,也没再多说,只是无奈道:“罢了,你想跟着就跟着吧,不过不许胡闹。”
“放心,哥哥办事,你还不放心?”弘昼笑着跳上马车,还不忘对着敏若做了个“请”的手势,“格格,请上车。”
马车缓缓驶动,弘昼果然滔滔不绝地讲起了京城的趣闻,从街边的小吃到皇宫的秘闻,听得敏若频频发笑。昭宁坐在一旁,偶尔插几句话,大多数时候都在闭目养神,心里还在盘算着江南漕运的事。
到了国子监,敏若看着古色古香的建筑,眼里满是好奇。弘昼在一旁充当起了讲解员,绘声绘色地讲着国子监的历史,偶尔还会故意逗敏若几句,惹得她阵阵发笑。昭宁则跟在后面,偶尔指点一下敏若感兴趣的匾额,神色淡然。
敏若的目光却始终落在昭宁身上——阳光下,昭宁穿着一身月白色旗装,头发简单地挽成一个发髻,只插着一支白玉簪,却难掩清雅气质。她想起那日街头,昭宁男装时的英气,再看此刻女装的温婉,心里的爱慕之情越发浓烈,连弘昼的打趣都没听进去多少。
游览完国子监,三人又去了什刹海。湖边的柳树刚抽出新芽,微风拂过,枝条轻轻摇曳。弘昼提议去湖边的茶馆坐坐,昭宁和敏若都没有异议。
茶馆的包厢里,弘昼喝着茶,看着敏若频频看向昭宁,心里顿时有了几分猜测。他放下茶杯,笑着对敏若道:“敏若格格,看你对我家五妹似乎格外亲近,莫非你们之前认识?”
敏若脸颊一红,下意识地看向昭宁,见她神色平静,似乎并没有想起那日的事,便轻声道:“我与公主殿下虽是初见,却觉得格外投缘,或许这就是缘分吧。”
弘昼挑了挑眉,又看向昭宁:“五妹,你觉得呢?你与敏若格格也投缘吗?”
昭宁放下茶杯,淡淡道:“敏若格格性子爽朗,确实是个值得相交的朋友。”她并不知道敏若就是那日自己救的姑娘,只当是对方初到京城,对自己这个公主比较亲近。
敏若听到昭宁的话,心里越发欢喜,鼓起勇气对昭宁道:“公主殿下,我有句话想单独跟您说,不知可否?”
昭宁愣了一下,随即点头:“当然可以。”
弘昼见状,识趣地起身:“既然你们有悄悄话要说,那哥哥就先出去逛逛,你们聊完了再叫我。”说着,还冲敏若挤了挤眼睛,转身走出了包厢。
包厢里只剩下昭宁和敏若两人,气氛顿时有些微妙。敏若深吸一口气,看着昭宁,眼神里满是认真:“公主殿下,其实我们并非初见。前日我在街头遇到混混骚扰,是您出手救了我,只是当时您穿着男装,我没能认出您。”
昭宁这才恍然大悟,原来那日救的姑娘就是敏若。她笑了笑:“原来是你,那日情况紧急,我救了你之后还有要事,便匆匆离开了,没想到竟这么巧。”
“何止是巧,这分明就是上天注定的缘分。”敏若看着昭宁,语气带着几分急切,“自从那日见过您之后,我就一直想着能再见到您,没想到今日竟能有机会与您一同游览京城,我真的很开心。”
昭宁唇角微扬,笑容如浅浅的春风拂过,她轻声问道:“能认识你这么爽朗的朋友,我也很开心。对了,你在蒙古时,最喜欢做什么?”
敏若见昭宁没有排斥自己,心里更加欢喜,开始兴致勃勃地讲起自己在蒙古的生活,从骑马射箭到草原的风光,讲得绘声绘色。昭宁耐心地听着,偶尔点头回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