雍正十一年冬,第一场雪落进宝亲王府时,冷香院的枯枝上积了薄薄一层白,像给这荒芜的院落裹了层惨淡的素纱。如懿裹着件半旧的银鼠皮袄,坐在窗边,手里捏着一枚早已磨得光滑的玉佩——那是当年弘历她刚进府时送的,如今玉佩依旧温润,人心却早已凉透。
“侧福晋,外面雪大,您别靠窗坐着,仔细冻着。”丽心端着一碗热姜汤走进来,语气里满是关切。她穿着一身新做的浅灰色布裙,是如懿前些日子“赏”的,虽料子普通,却被她洗得干干净净,衬得她本就清秀的眉眼越发耐看。
如懿抬眼,目光落在丽心脸上,那股压抑许久的妒意又悄然冒了头。自丽心来冷香院后,她便总觉得这丫鬟处处透着“不安分”——干活麻利,说话得体,连眉眼间的温顺都像是刻意装出来的,就等着哪天被弘历撞见,又成为第二个阿箬。
“知道了。”如懿接过姜汤,却没喝,只是放在桌上,语气冷淡,“今日王爷去了哪里?你去前院打听了吗?”
丽心躬身回话:“回侧福晋,奴婢上午去前院时,听小厮说王爷一早就去了汀兰院,箬格格新得了一匹白狐皮,正给王爷展示呢。后来王爷又去了凝香院,说是陪林格格和小格格赏雪。”
“哼,倒是忙得很。”如懿冷笑一声,手指无意识地摩挲着玉佩,“林柔有璟妍,阿箬有新宠,就我这里,冷清得像座坟。”
丽心不敢接话,只能低头站在一旁。她知道如懿心里委屈,却也明白自己人微言轻,说什么都没用,只能尽量把活干好,少惹如懿生气。
可越是这样,如懿心里的火气就越大。她看着丽心低眉顺眼的样子,突然想起阿箬上次来嘲讽自己时说的话——“就连你身边的新丫鬟丽心,长得比你漂亮,说不定哪天就被王爷看中,取代你的位置了”。这句话像根刺,扎在她心里,拔不出来,越想越觉得有道理。
“丽心,”如懿突然开口,语气带着几分试探,“你刚来王府,是不是觉得我这冷香院不好?是不是想去别的院子伺候?”
丽心心里一惊,连忙跪下:“侧福晋,奴婢没有!奴婢能来冷香院伺候您,是奴婢的福气,奴婢只想好好伺候您,绝没有别的心思!”
“没有就好。”如懿点点头,眼神却依旧带着怀疑,“你记住,在这冷香院,就得守冷香院的规矩,不该看的不看,不该听的不听,不该想的别想。若是让我发现你有半点不轨之心,我饶不了你。”
“奴婢记住了,谢侧福晋教诲。”丽心连忙磕头,心里却满是委屈——她明明什么都没做,却总被如懿猜忌。
接下来的几日,如懿对丽心的态度越发冷淡,甚至故意找她的麻烦。丽心打扫院子,她嫌扫得不干净;丽心端来饭菜,她嫌菜太凉;丽心为她铺床,她嫌铺得太皱。丽心只能默默忍受,加倍小心地伺候,可无论她怎么做,都得不到如懿的好脸色。
这日,如懿发现自己放在梳妆盒里的一支银簪不见了——那支簪子是她母亲留下的遗物,虽不值钱,却对她意义重大。她顿时慌了神,翻遍了整个房间都没找到,心里第一个念头就是:肯定是丽心偷了!
“丽心!你给我进来!”如懿坐在梳妆台前,语气严厉。
丽心连忙跑进来,见如懿脸色铁青,心里咯噔一下,连忙跪下:“侧福晋,您找奴婢有事?”
“我梳妆盒里的银簪呢?就是我母亲留下的那支,你见过吗?”如懿质问道。
丽心愣了一下,连忙摇头:“回侧福晋,奴婢没见过。奴婢从未碰过您的梳妆盒。”
“没见过?”如懿冷笑一声,“这冷香院除了我,就只有你和那几个小丫鬟。那几个小丫鬟年纪小,不敢偷我的东西,不是你偷的,还能是谁?我看你就是贼心不死,偷了我的簪子,想拿去变卖,或者想送给哪个小厮,攀附权贵!”
“侧福晋,奴婢没有!奴婢真的没偷您的簪子!”丽心急得眼泪都快掉下来了,连连磕头,“奴婢对天发誓,若是奴婢偷了您的簪子,就让奴婢天打雷劈!”
“发誓有什么用?”如懿站起身,走到丽心面前,居高临下地看着她,“我看你就是不见棺材不落泪!来人,把她的东西搜一遍!”
几个小丫鬟连忙上前,在丽心的房间里翻找起来。没过多久,一个小丫鬟拿着一支银簪跑了进来:“侧福晋,找到了!在丽心姐姐的枕头底下!”
如懿接过银簪,正是自己丢失的那支。她看着丽心,眼神里满是怒火:“现在你还有什么话说?人赃并获,你还敢狡辩!”
丽心看着那支银簪,彻底懵了——她明明没偷,簪子怎么会在自己的枕头底下?她突然想起,昨日如懿让她整理床铺,她整理完后,如懿又单独留在她的房间里待了一会儿。难道是如懿自己把簪子放在她枕头底下的?
可她不敢说,只能哭着辩解:“侧福晋,不是奴婢偷的!是您……是您放在那里的!昨日您单独留在奴婢房间里,一定是您放的!”
“你胡说!”如懿气得浑身发抖,抬手给了丽心一个耳光,“你偷了我的东西,还敢污蔑我!我看你真是胆大包天!”
丽心被打得脸颊通红,眼泪直流,却依旧坚持:“奴婢没有污蔑您!真的是您放的!”
如懿见她还敢顶嘴,更是怒火中烧:“好!好一个不知好歹的东西!既然你这么不知悔改,我留着你也没用!来人,把她拖出去,送到管家那里,就说她偷盗财物,品行不端,把她赶出王府!”
“侧福晋,不要啊!奴婢真的没偷!求您再给奴婢一次机会!”丽心哭喊着,却还是被两个小厮拖了出去。
看着丽心被拖走的背影,如懿心里没有半分愧疚,反而有种莫名的痛快——她终于把这个“威胁”自己的人赶走了,再也不用担心丽心会取代自己的位置了。
可没过多久,一个小丫鬟慌慌张张地跑进来:“侧福晋,不好了!您的银簪……找到了!在您的梳妆盒最底下,被一块锦缎盖住了!”
如懿心里一惊,连忙走到梳妆台前,打开梳妆盒,果然在最底下找到了那支银簪——原来她昨日整理梳妆盒时,不小心把锦缎盖在了簪子上,自己忘了。
“怎么会……怎么会在这里……”如懿喃喃自语,脸色瞬间变得惨白。她这才意识到,自己冤枉了丽心,还把她赶出了王府。
可事已至此,她也无法挽回。若是承认自己冤枉了丽心,不仅会被下人嘲笑,还会让弘历觉得自己心胸狭隘,更加厌恶自己。她只能硬着头皮,对小丫鬟说:“知道了,下去吧。”
小丫鬟点点头,转身走了出去,心里却对如懿多了几分鄙夷——明明是自己粗心大意,却冤枉了丽心姐姐,还把她赶走,真是太过分了。
几日后,阿箬又带着惢心来冷香院嘲讽如懿。她听说了丽心被赶走的事,特意来看看如懿的笑话。
“哟,侧福晋,听说您把那个新来的丫鬟丽心赶走了?怎么回事啊?是她伺候得不周,还是您看她长得漂亮,心里不舒服啊?”阿箬笑着问道,语气里满是嘲讽。
如懿脸色一沉,却强装镇定:“不过是个偷盗财物的丫鬟,赶走了也清净。”
“偷盗财物?”阿箬故作惊讶,“我怎么听说,是您自己把簪子放错了地方,冤枉了她?侧福晋,您这心胸也太狭隘了吧?不过是个丫鬟,长得漂亮点,您就容不下她,真是可怜了那个丫鬟,被您冤枉赶出了王府,不知道现在在哪里受苦呢。”
如懿被她说得哑口无言,只能紧紧攥着拳头,心里又气又恨。她知道阿箬是故意来嘲讽自己的,却无力反驳——毕竟,是她自己做错了。
“我还有事,不陪你闲聊了。”如懿站起身,转身走进内室,关上了门。
阿箬看着她的背影,笑得前仰后合:“惢心,你看她那副样子,真是可笑。自己没本事留住王爷的心,就拿丫鬟撒气,活该她一辈子待在这冷香院!”
惢心点点头,却没说话。她觉得如懿虽然可怜,却也有些可恨——明明是自己的错,却不肯承认,还把怨气发泄在别人身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