雍正十一年腊月,京城的雪下得越发绵密,五公主府的庭院里积了厚厚的一层,像是铺了张雪白的绒毯。昭宁穿着一身雪白色绣暗纹旗装,头上戴着一支暖玉簪,正与敏若在暖阁里对弈。暖阁中央燃着一盆上好的银丝炭,炉上煮着的奶茶冒着袅袅热气,空气中弥漫着奶香与炭火的暖意。
敏若穿着一身深红色蒙古袍,腰间系着银质腰带,头上梳着精致的发辫,缀着细小的珍珠。她握着棋子的手微微一顿,看着棋盘上错综复杂的局势,眉头微蹙,语气带着几分懊恼:“公主殿下,您又让我了。这盘棋若是您认真下,我怕是早就输了。”
昭宁放下棋子,笑着端起桌上的奶茶,递到敏若面前:“下棋本就是为了消遣,何必分输赢?再说,你进步很快,再过些日子,说不定就能赢我了。”
敏若接过奶茶,喝了一口,脸上露出羞涩的笑容:“殿下就会安慰我。我知道自己的棋艺不如您,不过能和殿下一起下棋,我已经很开心了。”
她顿了顿,看向窗外的雪景,语气里带着几分思乡之情:“这雪,让我想起了草原的冬天。草原的雪比京城的雪更大,更白,放眼望去,到处都是白茫茫的一片。那时候,我和兄长会骑着马在雪地里追逐,母亲会在家里煮着热腾腾的马奶酒,等着我们回去。”
昭宁看着她落寞的样子,轻声安慰道:“再过些日子,等开春了,天气暖和了,我让人送你回科尔沁部看看。你已经出来这么久了,也该回去看看家人了。”
敏若眼睛一亮,随即又黯淡下去:“多谢殿下的好意。只是我如今在京城,父亲和兄长还在为和亲的事操心,我若是回去了,怕是会让他们担心。再说,第一批参加女官考试的学子明年就要参加科考了,我也想留下来看看她们的成绩。”
昭宁点点头,明白她的心思:“你若是想留下来,就留下来。公主府永远是你的家,你什么时候想回去,随时都可以告诉我。”
两人正说着,画春匆匆走进来,躬身行礼:“公主殿下,敏若格格,宫里来人了,说是敬妃娘娘请殿下和格格明日进宫赴宴。”
昭宁愣了一下:“敬妃娘娘?她怎么突然请我们进宫赴宴?”
画春回答:“来人说,明日是敬妃娘娘的生辰,宫里的妃嫔和宗室女眷都会去贺寿。敬妃娘娘知道格格在公主府,特意表示格格也和公主一起进宫。”
敏若有些犹豫:“殿下,我只是一个科尔沁部的格格,进宫赴宴合适吗?”
昭宁笑着说:“有什么不合适的?你是我的朋友,敬妃娘娘既然邀请了你,你就跟我一起去。正好也让你看看宫里的热闹,认识一些新朋友。”
敏若点点头:“既然殿下这么说,那我就跟您一起去。”
第二日,昭宁和敏若乘坐马车前往皇宫。马车行驶在宫道上,敏若掀开轿帘,看着两旁巍峨的宫殿,心里满是好奇。她虽然来京城有些日子了,却很少进宫,对宫里的一切都很陌生。
到了景仁宫附近,敏若看到景仁宫的大门紧闭,门口守着几个侍卫,气氛十分肃穆。她有些疑惑,轻声问道:“殿下,那是什么地方?怎么看起来这么冷清?”
昭宁顺着她的目光看去,眼神里闪过一丝复杂的情绪:“那是景仁宫,皇后娘娘被禁足在里面,非死不得出。”
敏若惊讶地睁大了眼睛:“皇后娘娘?她犯了什么错,会被禁足?”
昭宁叹了口气:“具体的事情,我也不太清楚。只知道皇后娘娘因为一些事情触怒了皇阿玛,皇阿玛才下旨将她禁足在景仁宫。如今宫里的事务,都是由敬妃娘娘打理。”
敏若点点头,心里对皇宫的复杂多了几分认识。她知道,皇宫虽然繁华,却也充满了危险,一不小心就会陷入万劫不复的境地。
两人来到敬妃娘娘居住的永和宫时,宫里已经来了不少人。敬妃看到昭宁和敏若进来,笑着走上前:“五公主,敏若格格,你们来了。快请坐。”
昭宁和敏若躬身行礼:“参见敬妃娘娘,祝娘娘生辰快乐,福寿安康。”
敬妃娘娘笑着扶起她们:“免礼。今日是我的生辰,大家聚在一起热闹热闹,不用这么多规矩。”
她看向敏若,眼神里满是赞赏:“这位就是科尔沁部的敏若格格吧?果然是个漂亮的姑娘,难怪五公主经常在我面前提起你。”
敏若有些羞涩地低下头:“娘娘过奖了。”
宴席开始后,妃嫔和宗室女眷们纷纷向敬妃娘娘祝寿,献上自己准备的礼物。昭宁也送上了自己准备的礼物——一幅亲手画的《松鹤延年图》,祝敬妃娘娘福寿绵长。
敏若没有准备礼物,心里有些不安。昭宁看出了她的心思,笑着对敬妃娘娘说:“敬娘娘,敏若格格是第一次参加宫里的宴席,不知道要准备礼物。她特意为娘娘唱了一首蒙古的祝酒歌,祝您生辰快乐。”
敬妃娘娘笑着点头:“好啊,早就听说蒙古的祝酒歌很好听,今日倒是有耳福了。”
敏若站起身,深吸一口气,唱起了蒙古的祝酒歌。她的声音清脆悦耳,带着草原的辽阔与豪迈,赢得了众人的阵阵掌声。
宴席结束后,敬妃娘娘单独留下了昭宁,两人在暖阁里说话。
“宁儿,你最近在忙文慧书院和女子科考的事,辛苦了。”敬妃语气温柔,“皇上对你很满意,说你做事认真负责,有主见,将来定能成为大清的栋梁之才。”
昭宁躬身行礼:“多谢敬娘娘夸奖。这都是儿臣应该做的。文慧书院的学子们都很努力,明年的女子科考,儿臣定会选拔出最优秀的人才,不辜负皇阿玛和娘娘的期望。”
敬妃娘娘点点头:“好。你做事,我和皇上都很放心。对了,敏若格格在你府里住得还习惯吗?她一个人在京城,难免会想家。你要多照顾她,让她感受到家的温暖。”
“娘娘放心,敏若格格在我府里住得很习惯。”昭宁回答,“我已经跟她说好了,等开春了,就送她回科尔沁部看看家人。”
敬妃娘娘满意地点头:“好。科尔沁部与大清的关系很重要,敏若格格是科尔沁部的金枝玉叶,你与她处好关系,对两国的友谊也有好处。”
昭宁点点头:“儿臣明白。”
从永和宫出来后,昭宁和敏若乘坐马车返回公主府。马车上,敏若兴奋地对昭宁说:“殿下,今日真是太开心了!敬妃娘娘人真好,宫里的宴席也很热闹。我还为娘娘唱了祝酒歌,赢得了大家的掌声。”
昭宁笑着说:“我就说你会喜欢宫里的宴席。以后有机会,我再带你进宫玩。”
回到公主府后,敏若依旧沉浸在今日的喜悦中,而昭宁则回到书房,继续处理文慧书院和女子科考的事务。她知道,明年的女子科考是一件大事,关系到天下女子的命运,也关系到大清的未来。她必须认真对待,不能有半点马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