半月时光倏忽而过,离别的日子终究还是到了。
启程回盛京城的前一夜,苗寨的竹楼里灯火摇曳。
外祖母拉着姜懿莞的手,枯瘦却温暖的手指轻轻摩挲着她的手背,眼中满是不舍与郑重。
“莞莞。”外祖母的声音带着一丝沙哑,却异常清晰。
“这是外祖母毕生所学,都在这几本册子和这只锦盒里了。”她将几卷泛黄的竹简和一个古朴的雕花锦盒交到姜懿莞手中。
又道,“里面记载的蛊术、巫术,还有些保命的医术,你好生收着,仔细研习。莫看眼下平静,往后的路长着呢,这些东西,说不定哪天就能救你一命,护你周全。”
姜懿莞双手接过,只觉得沉甸甸的,不仅是竹简和锦盒的重量,更是外祖母沉甸甸的爱与期许。
她眼圈微红,郑重地磕了三个头:“外祖母,谢谢您。懿莞定不负您所托,定会好好学,好好用,也会好好照顾自己,您放心。”
“好孩子,好孩子……”外祖母扶起她,替她拭去眼角的湿意,“去吧,舒滢他们等你。记住,无论何时,这里都是你的家。”
翌日清晨,姜承安一家收拾妥当,准备启程。
姜懿莞再次向外祖母叩首告别,看着外祖母鬓边的白发和不舍的目光,心中酸涩,却只能强忍着泪水上了马车。
车轮辘辘,载着一行人离开了熟悉的苗寨,驶向繁华的盛京城。
马车宽敞舒适,柳氏挨着姜懿莞坐下,见她眉宇间尚带着一丝离别的怅然和对未知的些许不安,便温和地拍了拍她的手,柔声道:“莞莞,不必太过紧张。到了盛京,那就是你的家了。我和你爹爹,还有你舒滢,都会好好待你。往后,咱们就是最亲的一家人,有什么事尽管跟娘说,啊?”
坐在对面的姜舒滢也连忙附和,脸上带着真诚的笑意:“是啊,姐姐。等咱们到了,我们一起去逛最热闹的街市,吃最好吃的点心!”
听着柳氏温柔的话语和姜舒滢热情的邀约,姜懿莞心中那块因离别和陌生感而悬着的石头,悄然落地。
她感受到了久违的、属于家的温暖,这种感觉,像一股暖流,缓缓淌过心田。她抬起头,眼中重新焕发了光彩,重重地点了点头,嘴角也扬起一抹真挚的笑容:“嗯!谢谢娘,谢谢舒滢!”
一路之上,柳氏时而问问姜懿莞在苗寨的生活趣事,时而讲讲盛京的风土人情和京中趣闻,姜舒滢也不时插上几句,说着姐妹间的悄悄话。
姜承安虽话不多,但看着妻女和睦,女儿脸上露出轻松的笑容,眼中也满是欣慰。
车厢内笑语不断,其乐融融。
半月后,马车终于驶入盛京,盛京城内寒风阵阵,已到了寒冬。
马车在街道上缓缓行驶,车轮碾过青石板路,发出沉稳的“轱辘”声。
终于,马车终于在一处气派的府邸前停下。
“吁——”车夫勒住缰绳。
姜承安率先掀帘下车,随后回身,小心翼翼地扶柳氏下来。
姜舒滢早已按捺不住,雀跃地跳了下来,一双乌溜溜的大眼睛好奇地打量着眼前的府邸。
朱漆大门巍峨耸立,门楣之上,一块黑底金字的牌匾熠熠生辉,上书三个苍劲有力的大字——“恪靖侯府”。
“哇!”姜舒滢仰着小脸,满眼惊叹,“爹,娘,这就是恪靖侯府吗?比我们在江南的宅子气派多啦!”
柳氏站在姜承安身侧,脸上带着几分疲惫,却难掩归家和即将安定下来的喜悦。
她轻轻拍了拍姜舒滢和姜懿莞的手背,柔声道:“是啊,滢儿,莞莞。以后,这便是我们的家了。”语气中充满了对未来的憧憬。
姜承安负手而立,对众人道:“都进去看看吧。一路辛苦了。”
“姐姐,姐姐!”姜舒滢立刻拉住身旁姜懿莞的手臂,小脸上满是兴奋,“我们快进去看看!里面是什么样子的?有没有花园?有没有秋千?”
姜懿莞被她晃得也笑了起来,连日的疲惫仿佛也消散了不少。
她轻轻点头,眼中同样带着期待:“好,我们进去看看。”
众人一同走进府内。府邸规模宏大,庭院深深,虽不及皇宫禁苑那般奢华,却也处处透着世家大族的底蕴与气派。
院内的下人们正有条不紊地打扫着,显然是提前接到了消息,做足了准备。
看到姜承安和柳氏等人进来,下人们纷纷放下手中的活计,恭敬地垂手而立,齐声行礼:“恭迎侯爷、夫人、小姐回京!”声音整齐划一,训练有素。
姜承安摆了摆手,沉声道:“都起来吧。”
“谢侯爷。”下人们依言起身,却依旧垂首侍立,不敢擅自抬头。
姜承安上前一步,将姜懿莞拉到自己身边,然后面对所有下人,郑重宣布:“这位,是姜懿莞,从今日起,便是恪靖侯府的嫡小姐。你们都记好了。”
此言一出,下人们皆是一愣,随即迅速反应过来,看向姜懿莞的目光中多了几分敬畏。
他们不敢有丝毫怠慢,再次齐齐跪倒在地,声音比刚才更加恭敬:“恭迎嫡小姐!”
姜懿莞心中一暖,她定了定神,努力让自己的声音听起来平静而温和,带着一丝属于嫡小姐的气度:“都起来吧。”
“谢嫡小姐!”下人们再次齐声应道,这才纷纷起身,悄无声息地退到一旁,继续做自己的事情去了,但眼角的余光,却忍不住悄悄打量着这位新来的嫡小姐。
柳氏见状,脸上露出欣慰的笑容。她走上前,亲昵地挽住姜懿莞的另一只手臂,柔声道:“莞儿,累了吧?我带你和滢儿去看看你们的卧房。都已经让人收拾好了。”
“是啊是啊,姐姐,我们快去看我们的房间!”姜舒滢也连忙附和,拉着姜懿莞的手就往前拽。
姜懿莞对柳氏露出一个感激的笑容:“劳烦母亲了。”
柳氏笑着拍了拍她的手:“跟母亲还客气什么。走吧。”
于是,柳氏便带着姜懿莞和姜舒滢,在几个贴身丫鬟的引领下,穿过几重回廊,向着后院的卧房走去。
沿途奇花异草,亭台楼阁,景致宜人。
姜舒滢像只刚出笼的小鸟,叽叽喳喳说个不停:“娘,这条路好漂亮啊!那边是不是荷花池?等到了夏天一定很好看!”
柳氏耐心地回答:“是啊,那是听雨轩外的莲池。等夏天荷花开了,娘带你和姐姐去赏荷。”
姜懿莞则一边走,一边默默记着府内的路径,观察着周围的环境。
穿过一道圆拱门,眼前豁然开朗,是一处精致的跨院。
柳氏指着左边一处雅致的院落说:“莞莞,这是‘汀兰水榭’,以后便是你的住处了。院子里有小池塘,还有几株上好的兰花,你素来喜欢清静,这里应该合你心意。”
姜懿莞走进汀兰水榭,只见院内布置清幽雅致,正屋窗明几净,空气中还带着淡淡的熏香。
她心中感激:“多谢母亲,这里很好,女儿很喜欢。”
柳氏又带着姜舒滢来到右边稍显活泼的院落:“舒滢,这是‘暖香坞’,你看,院里还有你喜欢的秋千呢!”
“哇!秋千!”姜舒滢眼睛一亮,立刻挣脱柳氏的手跑了过去,开心地荡了起来,“太好了!谢谢娘!我太喜欢这里了!”
看着两个女儿脸上真挚的笑容,柳氏也感到由衷的满足。
她笑道:“好了,你们先各自歇歇,熟悉一下环境。晚点我让人把你们的物品送过来。我和侯爷去前院处理些事情。”
“嗯,母亲去吧。”姜懿莞应道。
“娘,放心吧!”姜舒滢在秋千上荡得更高了。
柳氏又叮嘱了几个丫鬟好生伺候,这才转身离去。
姜懿莞站在自己的新卧房里,看着窗外阳光,深深吸了一口气。
午后的阳光透过雕花窗棂,在姜懿莞的妆台上洒下斑驳的光影。
房间里陈设雅致,空气中弥漫着淡淡的书卷气与一丝若有若无的熏香。
“咚咚咚——” 门被轻轻叩响。
“姐姐,我可以进来吗?” 是姜舒滢清脆的声音。
姜懿莞笑道:“进来吧,门没锁。”
门“吱呀”一声被推开,姜舒滢像只轻快的小雀儿般蹦了进来,一双明亮的眼睛好奇地打量着四周。
“哇,姐姐,你的房间真好看!” 姜舒滢由衷地赞叹道,小脸上满是欣赏。
姜懿莞走到她身边,闻言促狭地眨了眨眼,故意逗她:“哦?既然觉得我的房间好看,那我们换一换如何?我的给你,你的给我。”
姜舒滢一听,脑袋立刻摇得像拨浪鼓,连连摆手:“不要不要!姐姐你就会取笑我!”
她凑近一步,小声而认真地说,“你的院子太小啦,我要是搬过来,练剑都不舒展。我还是喜欢我那边,地方宽敞,想怎么练就怎么练!” 说着,还比划了两个剑招的起手式,带着几分孩子气的得意。
看着她那副认真又带着点小傲娇的模样,姜懿莞的心都软化了。
她伸出手,轻轻捏了捏姜舒滢柔嫩的脸颊,手感极好,让她忍不住又揉了揉,嘴角弯起温柔的笑意:“你呀,真是走到哪儿都想着练剑。”
姜舒滢的脸颊被捏得微微泛红,却没有躲开。
她拉着姜懿莞的手,眼神倏地变得无比郑重。
“姐姐。” 她一字一句地说道,声音也沉了下来,带着不容置疑的决心,“你放心,我一定会帮伯父伯母查清真相,为他们洗刷冤屈,还他们一个清白!”
她顿了顿,见姜懿莞只是静静地看着她,又急切地补充道:“姐姐,你相信我,好吗?我知道我现在可能还不够强,但我会拼尽全力去做!你一定要相信我!” 那双眼睛里,满是坚定。
房间里的空气似乎安静了下来,午后的阳光也变得有些凝重。
姜懿莞看着眼前这个比自己小不了几岁的妹妹,看着她眼中熊熊燃烧的火焰,那是一种纯粹的、不含任何杂质的正义感和亲情。
连日来积压在心头的阴霾,仿佛被这火焰驱散了一角。
她反手握住姜舒滢微凉的手,掌心的温度传递过去。
她的声音很轻,却带着前所未有的平静与释然,嘴角也重新扬起一抹浅浅的、却真实无比的笑容:“滢儿” 她唤着她的名字,目光温柔而坚定,“我相信你。”
四个字,简单明了,却像一颗定心丸,让姜舒滢瞬间红了眼眶。
她用力点了点头,紧紧回握住姜懿莞的手,仿佛要将自己的力量也传递给她。
窗外,阳光正好,寒风拂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