话本小说网 > 影视同人小说 > 穿越成为武大郎
本书标签: 影视同人  同人  影视同人     

契书

穿越成为武大郎

角落里,一个叫小石头的学徒,手腕磨出了血泡,咬着牙一声不吭,眼睛死死盯着老赵示范揉面时那翻飞如蝶的手腕。

他家里穷,爹娘指望着他学了本事回去。他不能退。

潘金莲的肚子已如小山般隆起,行动越发不便。她不再去后厨烟熏火燎,却将账房隔壁一间安静的屋子辟作了“育才堂”。

每日午后,学徒们练完基本功,便会被引到这里。

屋内烧着暖和的炭盆,墙上挂着大幅的《武记商号规章》和《学徒训诫》。

潘金莲坐在铺了软垫的宽椅上,腹部高耸,脸色因孕期略显苍白,眼神却依旧清亮锐利。

她手里拿着的,不再是点心方子,而是一本厚厚的、武大郎亲手编写的《商道蒙训》。

“今日,讲‘信’。”潘金莲的声音不高,带着孕中特有的温润,却字字清晰,“‘武记’立足,首重诚信。何为信?言出必践,货真价实,童叟无欺。对客如此,对供货的贩夫走卒,亦是如此!”

她翻开《蒙训》,指着上面用炭笔画的简单图样:一个秤砣压得低低,代表足斤足两;一个笑脸的客人递出铜板,代表钱货两讫。

“这秤砣,就是咱们的心!心正了,秤才准!客人信咱们,才会掏钱,才会再来!”她目光扫过一张张稚嫩而懵懂的脸,“若像‘泰丰号’那般,仗势欺人,坐地起价,是自毁根基!一时得利,长久必亡!”

学徒们似懂非懂地点头,小石头听得格外认真。他记得家里卖菜,爹常说,短了秤,良心不安。

“再讲‘勤’。”潘金莲继续道,“‘武记’能有今日,非一日之功。你们东家,天不亮就起来发面;你们赵师傅,揉了一辈子的面,手上全是老茧!勤,是立身之本!是手艺精进的阶梯!偷不得半点懒!”

窗外,隐约传来前厅伙计热情的吆喝和蒸笼掀开时“嗤”的喷气声。

这声音,成了育才堂里最生动的注脚。

“还有‘和’。”潘金莲的声音放得更缓,带着一种深意,“铺子里,前厅后厨,管事伙计,都是一条船上的人。内斗生乱,相互拆台,船就得翻!你们要记住,守规矩,更要讲和气。遇事多商量,有劲一处使,‘武记’这条船,才能行得稳,走得远!”

她讲得深入浅出,将冰冷的规章、抽象的道理,揉碎了,掺进“武记”日常的点滴烟火里,种进这些半大孩子的心田。

她有时会停下来,轻轻抚着腹部,眉头微蹙,额角渗出细密的汗珠。

腹中的孩子仿佛感受到了母亲的心绪,不安地踢动。

学徒们屏住呼吸,眼神里带着关切。

“大娘子……”小石头忍不住小声开口。

“无妨。”潘金莲摆摆手,深吸一口气,压下那阵不适,脸上重新露出温和却坚定的笑容,“这点苦,算不得什么。你们要记住,本事在身,规矩在心,走到哪里,都顶天立地!这才是‘武记’要教给你们,最值钱的东西!”

春日的阳光透过高丽纸,在她身上镀上一层柔和的光晕。

这一刻,她不仅仅是东家娘子,更是这“武记”未来根基的播种者。

那些懵懂的种子,在规章的约束、师傅的严厉、还有这番春风化雨般的教诲下,悄然萌芽。

就在潘金莲于育才堂播撒未来的同时,千里之外的临清州,“广源仓”管仓大使陈守备的签押房里,气氛却有些凝滞。

厚重的红木桌上,摊开着武大郎亲笔书写的契书草案,条款清晰,银钱数目也公道。

陈守备年约五旬,面皮白净,留着三缕长须,眼神精明。他慢条斯理地品着茶,目光在契书和坐在下首的武松身上来回逡巡。

“武都头亲自押船北上,这份诚意,本官心领了。”陈守备放下茶盏,声音带着官腔特有的圆滑,“‘武记’的名头,近来在运河上也颇有耳闻。只是……”他话锋一转,指尖轻轻敲了敲契书,“这‘上等雪花粉’的供应量……恐怕难以如契书所愿啊。官仓放粮,自有章程,尤其是上等货色,盯着的人多,本官也难做。”

二狗站在武松身后,手心捏了一把汗。这陈守备,分明是嫌价码不够,想坐地起价!

武松端坐如山,脸上没什么表情。他不懂那些弯弯绕绕的讨价还价,但他看得懂人心,看得懂陈守备眼底那丝贪婪和拿捏。

他想起临走时嫂子潘金莲的话:“叔叔,你的名号,是信誉,也是底气。该硬时,不必软。”

他缓缓开口,声音不高,却沉甸甸地砸在安静的签押房里,带着景阳冈风雪淬炼出的冷硬:“陈大人,武松是个粗人,不懂太多大道理。只知‘信义’二字,重逾千斤。”

他目光如电,直视陈守备略显闪烁的眼睛,“‘武记’在阳谷,靠的就是童叟无欺,货真价实!此番北上,是真金白银求购,也是真心实意想与大人做长久买卖。大人若觉价码不妥,尽可明言。但若货源不稳,或是以次充好……”

武松顿了顿,没有说下去,只是放在膝上的右手,无意识地握紧了一下,骨节发出轻微的脆响。

他周身那股经历过生死搏杀、不怒自威的煞气,如同无形的寒流,瞬间弥漫开来。

陈守备端着茶盏的手几不可察地抖了一下,杯盖发出清脆的磕碰声。

他脸上的圆滑笑容僵住了。

眼前这位,可不是普通商贾!是真正打死过猛虎、名震州府的煞星!

他毫不怀疑,若真敢在粮食上做手脚糊弄,这位爷绝不会善罢甘休!那后果,绝非多赚几两银子能弥补的。

“呃……武都头言重了!言重了!”陈守备干笑两声,连忙放下茶盏,“本官也是为官仓周转着想,绝非有意为难!这样……”他拿起契书,提笔在供应量上改动了一个数字,又在单价上象征性地提了半成。

脸上挤出“诚意十足”的笑容,“就按这个数!本官做主了!保证都是上好的官粮!武都头信誉卓著,‘武记’声名在外,这买卖,做得!做得!”

尘埃落定。

契书落印。

上一章 扩张 穿越成为武大郎最新章节 下一章 金莲生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