话本小说网 > 都市小说 > 九个绝色未婚妻都在等着我离婚
本书标签: 都市  九个未婚妻追  多女主离婚反转     

第142章:后院墙根的老竹筐

九个绝色未婚妻都在等着我离婚

后院的墙根下,斜倚着只半旧的竹筐。篾条被岁月浸得发黄,边缘处断了两根,露出里面的竹芯,像老人豁了牙的嘴。楚芽芽蹲在筐前,用手指抠着篾条间的泥垢,指甲缝里塞满了褐色的土渣——那是去年装红薯时沾的,被雨水泡过,硬得像块小石子。

“别抠了,”奶奶抱着捆豆角从菜畦里回来,竹篮在胳膊上晃悠,“这筐是你太姥姥编的,篾条脆得很,再抠就要散架了。”

楚芽芽缩回手,指尖在衣襟上蹭了蹭,忽然指着筐底的破洞:“这是被耗子咬的?”破洞边缘的篾条乱糟糟地支棱着,像团没梳开的头发。

“是被你爹小时候坐破的。”奶奶把豆角放进竹筐,筐身“吱呀”响了一声,“他那会儿总爱坐在筐里,让你爷爷推着转,转着转着就把底坐塌了。你太姥姥气得用篾条抽了他手心,转脸就找了新篾条补,说‘孩子皮实是福气,筐破了能补,心别野了就行’。”

竹筐的把手处缠着圈蓝布条,是用旧校服裤改的,布边已经起了毛。楚芽芽摸着布条,忽然发现筐内侧的篾条上,刻着个极小的“竹”字,笔画浅得几乎看不见,像是用指甲盖划的。

“这字是太姥姥刻的?”她凑近了看,鼻尖差点撞到筐壁,筐里飘出股淡淡的竹香,混着泥土的腥气。

“是她教你姥姥编筐时刻的。”奶奶坐在小马扎上摘豆角,指尖在翠绿的豆荚上翻飞,“你太姥姥是十里八乡有名的编筐能手,说‘好筐得有记号,就像好人家得有规矩’。她编的筐,底是底,帮是帮,装十斤红薯都不晃,不像现在买的,用两次就塌底。”

正说着,小石头拎着只青蛙跑进来,青蛙的后腿被草绳捆着,蹬得正欢。“楚奶奶,我抓着只‘田鸡’,能放进筐里养着不?”他把青蛙举到筐边,青蛙的肚皮一鼓一鼓的,溅出点泥水,落在筐底的破洞上。

“可不行,”奶奶拍掉他手里的草绳,“这筐是装菜的,不是养牲口的。你太姥姥当年用它装过棉花,装过新收的花生,连你娘小时候的虎头鞋,都是在这筐里晒的,可金贵着呢。”

小石头噘着嘴把青蛙放了,蹲在筐旁数篾条:“一、二、三……这筐有五十六根篾条!”他忽然指着其中一根发黑的篾条,“这根是换过的吧?颜色不一样。”

那根篾条比别的深些,透着股油亮的黑,奶奶说那是民国三十七年换的。“那年下冰雹,把筐砸坏了三根篾条,你太姥姥连夜拆了自家的竹床,取了新篾条补。她说‘竹床能睡人,筐能装粮,都是过日子的物件,哪样都不能亏着’。”

楚芽芽忽然想试试这筐能装多少菜,就往里面捡掉落的豆角。捡着捡着,指尖触到个硬邦邦的东西,掏出来一看,是枚生锈的铜顶针,上面还卡着段蓝线——是奶奶纳鞋底时常用的那种,线头上沾着点白蜡。

“这是你姥姥的顶针。”奶奶接过顶针,在掌心蹭了蹭,锈迹掉了些,露出里面的铜色,“她当年总爱把顶针别在筐沿上,摘菜时顺手就拿来用,说是‘省得来回跑’。有次摘棉花,顶针掉进筐缝里,找了三天才找着,你姥姥说‘这是顶针跟筐亲,舍不得走呢’。”

日头爬到头顶时,后院渐渐热闹起来。张婶来借筐装辣椒,看见筐上的蓝布条直笑:“这布条还是我给的呢!那年你家盖新房,我把儿子穿小的校服送过来,没想到派上这用场了。”

“可不是,”奶奶帮着把辣椒装进筐,“你看这布条多结实,比麻绳还禁磨。你儿子现在都上大学了,这布条还在呢。”

张婶摸着筐沿的篾条,忽然叹口气:“现在谁还编这筐啊,超市里的塑料袋多方便。可要说实在,还得是这竹筐,装菜不烂,装粮透气,连沾的泥都带着股亲劲。”

楚芽芽掏出画本,铅笔在纸上飞快地画:竹筐的破洞要画得歪,蓝布条要描得毛,连那枚生锈的铜顶针都要添在筐角,像颗藏起来的星星。她忽然发现,筐壁的篾条间,还卡着片干枯的槐树叶——是去年秋天的,叶脉清晰得像张细网。

“我要把它画下来,”她头也不抬地说,“等以后筐散了,就看画儿想。”

“散不了,”奶奶把最后一把辣椒放进筐,竹筐被压得微微下沉,却稳稳当当,“你太姥姥编的筐,筋骨硬着呢。去年台风天,院里的铁桶都被吹跑了,就它倚在墙根,纹丝不动。”

傍晚的霞光漫过院墙,给竹筐镀上层金边。楚芽芽把画本合上时,看见奶奶正用新篾条,小心翼翼地补着筐底的破洞。篾条穿过旧竹芯,发出“沙沙”的轻响,像太姥姥的手牵着奶奶的手,在时光里打了个结。

墙根的蛐蛐开始叫了,竹筐静静地立在那儿,筐里的辣椒红得像团火,映着发黄的篾条,像幅被岁月浸暖的画。楚芽芽忽然觉得,这老竹筐哪是装菜的物件?它是太姥姥的手艺,是姥姥的顶针,是爹的笑声,是奶奶的补丁,是后院墙根下藏了一辈子的暖——就像这日子,看着普普通通,却被一针一线、一篾一条,编得结结实实,透着股让人踏实的亲劲。

上一章 第141章:谷仓角落的旧麻袋 九个绝色未婚妻都在等着我离婚最新章节 下一章 第143章:老槐树下的石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