话本小说网 > 校园小说 > 夏栀与他的四季糖
本书标签: 校园  双向奔赴  暗恋     

第二百零六章 晚照揉泥声

夏栀与他的四季糖

晚霞的红意还没褪尽,院角的竹灯已被夏栀点上,昏黄的光透过竹篾的缝隙,在石板路上投下细碎的影。阿砚正领着两个大学生在石案旁揉泥,高岭土混着适量的水,在掌心反复揉搓,起初还带着些松散的颗粒,揉得久了,渐渐变得温润如脂。

“力道得匀,”阿砚屈起指节,在泥团上压出一道浅痕,“不能急,就像等窑火慢慢旺起来,泥得先‘服’了手。”戴眼镜的男孩叫林舟,他学着阿砚的样子把泥团捧在膝头,手指刚用劲,泥团就歪向一边,惹得旁边的同伴周明笑出了声。

“你这哪是揉泥,是跟泥打架呢。”周明说着,伸手帮他扶了扶泥团,“你看阿砚哥的手,像绕着泥走,不是硬掰。”林舟吐了吐舌头,指尖沾着湿泥,在石案上轻轻点了点,竟画出个歪歪扭扭的小窑形状。

院中央,念念正蹲在竹筐边,把阿竹给的彩色石子按进晒干的泥块里。她选了块月牙形的白石当兔子的身子,又挑了两颗暗红的小石子做眼睛,阿松蹲在她旁边,用笋壳剪出个小小的尾巴,小心翼翼地插在泥块后面。“这样它就能跑啦,”阿松小声说,“等明天晒干了,我再给它画腿。”念念用力点头,小辫子随着动作晃了晃,发梢还沾着片槐树叶。

灶间的腊肉香更浓了。阿穗把蒸好的南瓜糕端出来,黄澄澄的糕体上还留着竹屉的纹路,她用竹刀切成小块,摆在青花碟里。年轻夫妻中的妻子叫苏晚,她走进灶间帮忙,看见灶台上放着个粗陶罐子,里面泡着些深绿色的叶子。“这是后山的野菊,”阿穗笑着解释,“晒干了泡水,比薄荷茶更温些。”苏晚拿起罐子闻了闻,鼻尖萦绕着清苦的香气,忽然觉得这灶间的烟火气里,藏着说不出的妥帖。

周先生坐在老槐树下,手里拿着本线装书,却没怎么看,只是望着石案旁的几个年轻人。江逾白走过去,在他身边坐下,竹凳发出轻微的“吱呀”声。“林舟他们说,想把老窑的手艺记成文字,”江逾白轻声道,“还问能不能拍些制坯的照片。”周先生合上书,指腹摩挲着泛黄的封皮:“好啊,让更多人知道,泥土也能说话。”

这时,林舟忽然“呀”了一声。众人看过去,只见他手里的泥团终于揉得圆匀,虽然不如阿砚的那般光洁,却也透着股憨实的模样。“成了!”他举着泥团给周明看,脸上沾了块泥印,像只小花猫。周明笑着帮他擦掉,自己的指尖却也蹭上了泥,两人你看我、我看你,都笑了起来,石案旁的揉泥声混着笑声,在晚风中轻轻荡开。

阿穗把饭菜端上石桌时,竹灯的光刚好落在青瓷碗沿。腊肉炖得透亮,玉米粒嵌在饭里,金黄饱满;南瓜糕甜而不腻,带着些草木的清香。念念捧着小饭碗,小口小口地吃着,眼睛却盯着石案上的泥团,像在琢磨明天要做个什么样的小碗。

“明天教你们拉坯,”阿砚见她望得出神,笑着说,“用脚踩着轱辘,让泥在手里转起来,想做圆的、方的,都成。”念念立刻抬起头,小脸上满是期待:“能做带耳朵的吗?像小兔子那样的。”“能,”阿砚点头,“只要你想,泥就能变成你要的样子。”

晚风吹过老槐树,叶子沙沙地响,像是在应和。江逾白看着石桌上跳动的灯火,看着众人含笑的眉眼,忽然觉得这老窑的夜,比以往任何时候都要热闹。但这热闹不吵,像揉在泥里的水,温温的,慢慢渗进心里,让人觉得踏实。

远处的山影渐渐沉了,竹灯的光晕里,偶尔有飞虫扑棱棱地飞过。阿松打了个哈欠,靠在阿竹的肩头,手里还攥着那片槐树叶。苏晚把外套披在念念身上,小姑娘已经趴在妈妈怀里睡着了,嘴角还沾着点南瓜糕的碎屑,像只满足的小猫咪。

“该歇着了,”周先生站起身,拍了拍身上的尘土,“明天还要早起看窑。”众人应声起身,收拾着石桌上的碗筷,竹灯的光在他们身后拖出长长的影子,映在老槐树下,也映在那堆待醒的泥团上——泥团静静卧在石案上,仿佛在积蓄着力量,等着明天被赋予新的形状。

上一章 第二百零五章 客至槐香里 夏栀与他的四季糖最新章节 下一章 第二百零七章 晨露与窑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