话本小说网 > 灵异悬疑小说 > 槐安里
本书标签: 灵异悬疑  槐安里 

于雾未散

槐安里

重阳节过后的第七天,陈砚之去了趟槐安里遗址。

工地上的警戒线已经撤了,考古队正在做最后的清理。周明远蹲在一片新露出的青石板前,手里拿着刷子,小心翼翼地拂去上面的尘土。阳光落在他花白的头发上,映出层淡淡的金光。

“周教授。”陈砚之走过去,递上一瓶水。

周明远接过水,拧开喝了一口,指着脚下的石板:“你看这个。”

石板上刻着两个字,笔画深刻,是“陈”和“林”,中间用一道横线连在一起。“是你太爷爷和太奶奶的名字。”他笑了笑,“双锁合璧后,地基下的水脉彻底稳了,这石板是最后露出来的,像是特意等着我们发现。”

陈砚之蹲下身,指尖抚过那两个字。石面微凉,刻痕里还残留着潮湿的水汽,像是刚被人用清水洗过。

“那天之后,再没起过雾了。”周明远望着远处的高楼,“气象局说这几天是近十年最稳定的天气,倒像是……被什么东西镇住了。”

陈砚之没接话。他知道,是双锁在地下起了作用。

离开工地时,他绕到巷尾的老槐树下。这棵树不是雾里那棵,是后来补种的,树干还没合抱粗,枝桠上挂着几个红色的祈福牌。他停下脚步,看见其中一个牌上写着:“愿槐安里的人,都能找到回家的路。”

字迹娟秀,像女人的笔迹。

回到老楼,陈砚之打开那个乌木盒子。里面空荡荡的,只有一层红绸布,布上留着个浅浅的锁形印记。他把盒子放回书架最高层,和那些泛黄的旧书摆在一起。

生活渐渐回到正轨。他不再失眠,加班时也不会听见奇怪的声音,打印机安安静静的,咖啡永远是热的。同事说他气色好了很多,眼里的红血丝没了,像是解开了什么心结。

直到半个月后的一个傍晚。

他下班回家,刚走到三楼转角,就看见那只锈迹斑斑的邮筒又出现了。投信口敞开着,里面塞着一张白色的卡片。

陈砚之走过去,抽出卡片。上面没有字,只有一片干枯的槐花瓣,和一片小小的银质梅花——正是太奶奶铜锁上的那枚。

花瓣和梅花叠在一起,像一枚完整的书签。

他捏着卡片,抬头看向顶楼的方向。楼道里的声控灯没亮,可他分明看见,楼梯尽头的雾气里,站着两个模糊的身影。

一个穿长衫,手里攥着杆铜烟袋;一个穿旗袍,发间别着朵槐花。他们并排站着,朝他轻轻挥了挥手,然后渐渐融进雾气里,消失不见。

陈砚之握紧卡片,转身继续往上走。

推开家门时,他看见窗台上多了个小小的花盆,里面种着棵刚冒芽的槐树。泥土湿润,像是刚浇过水。

他走到窗边,看着那棵幼苗,突然想起守巷老人消失前的眼神,想起太奶奶最后的笑容,想起爷爷照片背面的字。

或许,有些雾从来不会真正散去。它们只是换了种方式,留在了该在的地方。

就像槐安里,就像那些没说出口的牵挂,都藏在这老楼的角落里,藏在每一个起风的清晨,每一缕飘进窗的花香里。

陈砚之拿起水壶,给幼苗浇了点水。水珠落在叶芽上,折射出细碎的光,像极了暗河深处,那枚合二为一的铜锁,在寂静中,闪着永恒的光。

上一章 双锁之迷 槐安里最新章节 下一章 新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