话本小说网 > 灵异悬疑小说 > 槐安里
本书标签: 灵异悬疑  槐安里 

新叶

槐安里

槐树幼苗长到半尺高时,陈砚之收到一个快递。

包裹很轻,来自本市一个陌生地址,寄件人栏写着“槐安里住户”。他拆开牛皮纸,里面是个巴掌大的木匣子,样式古朴,和装铜锁的乌木盒有几分相似,只是匣身刻着细密的水纹。

打开匣子,里面铺着层软布,放着一卷泛黄的线装书,封面上写着“槐安里志”四个字,笔迹苍劲,像是用狼毫写就。

他翻到第一页,开头写着:“槐安里始建于清道光年间,巷内多槐,故名。居民百户,以陈、林二姓为主……”

往后翻,记载着巷里的旧事:哪家的桂花糕最甜,哪户的年画最好,甚至还有某年某月某日,陈守义与林秀娥在老槐树下定亲的记录,旁边画着个小小的铜锁图案。

看到民国二十三年那一页时,字迹突然变得潦草,墨迹里混着深色的斑痕,像是被水浸过:“七月初七,雾锁巷口,暗河异动。陈家有双锁,能镇水脉……”

后面的字被撕去了,只剩下半页空白。

陈砚之合上《槐安里志》,指尖抚过封面的水纹。匣子底层似乎还有东西,他倒了倒,掉出一张折叠的纸条,是打印的,字迹清晰:

“陈先生,遗址清理时发现了这个,看扉页上的名字,或许和您有关。另,老槐树根下挖出了些器物碎片,拼起来像个铃铛,已送博物馆修复。——周明远”

铃铛……是铜锁上那个吗?

他把书和纸条放回木匣,刚要收起来,手机响了,是个陌生号码。接通后,传来小林的声音,带着点兴奋:“陈先生,您还记得那个银梅花吗?我们在碎片里找到对应的凹槽了,双锁合璧后,梅花和铃铛应该是能扣在一起的!”

“是吗?”陈砚之走到窗边,看着花盆里的槐树苗,新叶在风里轻轻摇晃,“挺好的。”

“周教授说,这可能是当时的一种仪式,双锁相扣,寓意‘陈林相守’。”小林顿了顿,“对了,我们在志书的夹层里发现了张照片,是您太爷爷太奶奶的合影,等洗出来给您送一份?”

“好,谢谢。”

挂了电话,陈砚之拿起木匣,走到书架前,把它放在乌木盒旁边。两盒并排,像一对沉默的伙伴,守着满架旧书,也守着那些终于被说出口的往事。

傍晚下起了小雨,淅淅沥沥的,打在窗玻璃上发出细碎的响。陈砚之给槐树苗浇了水,看着水珠从新叶上滚落,突然想起雾里的槐安里——那里的雨,是不是也这样温柔?

他翻开《槐安里志》,在空白页的背面,发现一行极淡的铅笔字,像是小孩的涂鸦:“等槐树长高了,就把志书埋在底下,让后来人知道,这里住过很相爱的人。”

字迹歪歪扭扭,却透着认真。

陈砚之笑了笑,从抽屉里拿出笔,在那行字下面添了一句:

“他们的故事,有人记得。”

雨停时,月亮出来了,透过窗棂落在书页上,照亮了那行新写的字。花盆里的槐树苗轻轻晃动,像是在点头应和。

或许,所谓传承,从来都不是留住物件,而是记住那些藏在时光里的人,和他们没说完的话。

就像这株新苗,会慢慢长高,会开出槐花,会在每个起雾的清晨,悄悄提醒着:

槐安里还在,爱也还在。

上一章 于雾未散 槐安里最新章节 下一章 志书新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