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章 春眠不觉晓,狼先醒
1
羊历二月二,龙抬头,羊村却先抬锅。
一口改装后的“爆米花-雪菇双胆汤锅”被架在广场中央,底下是狼族送的松脂柴,火舌蓝中带金,像把冰与春同时点燃。
今天是“裂月回家”后的第一个节气宴,狼族与羊村第一次合办——
名字很拗口:
“爆米花奶油雪菇回春暨裂月琴弦保养庆典”。
懒羊羊坚持简称“爆雪节”,于是红幅上就真写了两个大字:
爆——雪——
远远看去,像一声巨响的预告。
2
灰太狼天没亮就被拉起来“试汤”。
暖羊羊把汤勺递给他,一脸严肃:“咸了狼背锅,淡了羊背锅。”
灰太狼尝了一口,眉毛飞到发际线:“再加点奶糖。”
“加奶糖?”狼族厨子瞪大眼,“汤里加糖是犯规!”
灰太狼抬手,把裂月竖琴立在锅边,指尖轻拨——
“当——”
弦音带着昨夜残存的篝火味冲进汤里,
奶沫竟自己翻起小花。
厨子哑口无言,只能竖起大拇指:
“狼会弹琴,汤会唱歌,服了。”
3
上午十点,广场已挤满毛绒脑袋。
银牙议长带来狼堡新酿“冰芽麦酒”,
慢羊羊抬出羊村陈坛“青草清露”,
两家酒坛并排,标签上各画一只握手的狼爪和羊蹄。
小朋友围着酒坛转圈,狼崽第一次尝到青草味汽水,
小羊第一次闻到麦芽香,
一个个打出同样味道的嗝——
青草麦芽混合气泡,
像春天提前在胃里发芽。
4
十点三十分,仪式进入“裂月体检”环节。
灰太狼把琴横放在绒垫上,眠羊羊举着放大镜,
喜羊羊拿软尺量弦距,沸羊羊则负责记录——
一本正经到像在拆炸弹。
“裂缝稳定,弦张力正常,琴码无移位。”
沸羊羊念完报告,抬头补一句:
“但第三弦有点想唱歌。”
灰太狼笑,指尖一扫——
第三弦发出清脆的“la”,
像雪线上一朵小黄花突然开口。
围观群众齐齐鼓掌,
掌声里,裂月琴头那截“暖弦绳”微微发红,
仿佛也在害羞。
5
正午,汤锅沸腾。
爆米花像雪片飞起,雪菇像小船浮沉,
奶糖化成金线,在汤面绣出“春”字。
分汤时,灰太狼坚持让狼族长老先舀,
长老却把第一碗递给了羊村最小的羊咩咩。
咩咩捧着比她脑袋还大的碗,
奶胡子一路长到脖子,
含糊不清地说:“狼叔叔,甜!”
狼长老笑得胡子直抖:“再叫一声,锅给你都行。”
6
午后,阳光正好。
广场搭起简易舞台,背景是一块巨大的冰晶幕布,
幕布后藏着昨夜悄悄运来的“冰萤合唱团”。
灰太狼、喜羊羊、银牙三人同台——
裂月、心音、口琴、手鼓、麦芽酒瓶当沙锤,
合奏新曲《春眠不觉晓》。
前奏是裂月一记低沉的“咚——”,
像冬天翻个身;
随后口琴跳出鸟鸣,手鼓打出雨滴,
心音把整条旋律拉到高处,
最后麦芽酒瓶一敲——
“叮!”
冰晶幕布瞬间点亮,
上千只冰萤飞出,
在空中排成一只巨大的、由光点组成的“春”字,
笔划末尾还带着爆米花形状的小尾巴。
孩子们尖叫,大人们掏出相机,
狼族与羊村的快门声第一次同步。
7
傍晚散场前,灰太狼把裂月重新挂回旗杆,
却忽然发现——
第三弦的银痕不见了,
取而代之的是一圈极淡的嫩绿,
像刚抽芽的柳丝,轻轻缠在弦上。
眠羊羊凑过来,小声说:“它把春天留下了。”
灰太狼点头,把《新律草稿》翻到第5页,
写下今天的最后一条:
“第5条: 春眠不觉晓,狼先醒,羊随后,
谁先起床谁负责热汤。”
写完,他把笔递给银牙。
老人没接,只抬手在页脚按了个麦芽酒湿印,
像盖了一个会冒泡的章。
8
夜深,广场只剩炭火余烬。
灰太狼独自坐在汤锅边,
锅里最后一颗玉米爆开,
“啪”——
声音轻得像谁在说晚安。
他抬头,看见裂月弦上那圈嫩绿在月光下微微发亮,
像一条不会熄灭的春讯。
远处,羊村灯一盏盏熄灭,
狼堡的霜旗也静静垂下。
灰太狼把指尖悬在弦上,
没有拨,
只是轻轻呵了一口气——
弦动,
风动,
整个春天,
动了。
——第15章·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