冬至前夜,梧桐巷飘起了今年第一场雪。叶晓绾睡前往树洞里添了把猫粮,发现太阳能灯的光在雪雾里晕成一团暖黄,把念想罐的玻璃照得亮晶晶的。她刚转身,就看见张奶奶拄着拐杖站在树下,手里捧着个棉布包,"给念想罐加件衣裳,别让暖心事冻着了"。棉布上绣着半开的桂花,是老人戴着老花镜绣了半个月的。
雪停后放晴的清晨,阳光把雪地映得发白。孩子们踩着积雪堆雪人,特意在树旁堆了个戴围巾的"梧桐守护者",围巾是用共享书架旁没人要的旧毛线拼的。叶晓绾给雪人画笑脸时,发现雪人的口袋里塞着张纸条,是社区幼儿园的老师写的:"今天带小朋友堆雪人,他们说要让雪人陪着梧桐树过冬"。
小寒那天,巷口的快递柜旁多了个旧木箱。快递小哥笑着贴了张纸条:"暂存暖心包裹,收件人:梧桐巷居民"。下午就有人往里放了袋炒栗子,附言"刚出锅的,谁路过谁拿";傍晚环卫工大叔放了副棉手套,"捡垃圾时多的,谁手冷谁用"。木箱很快被填满,像个会长大的暖炉。
腊八节社区煮了粥,叶晓绾端着碗往张奶奶家送,路过梧桐树时,看见小李师傅正给树干刷白漆。"刷厚点能防虫害,"他指着树洞里新挂的棉帘,"我徒弟媳妇缝的,说能挡风。"树洞里的太阳能灯旁,不知何时多了串小红灯笼,是孩子们用红包纸糊的,风一吹就轻轻摇晃,把暖光摇成细碎的星。
小年那天,社区组织写春联。叶晓绾帮父亲研墨时,发现共享书架上多了本新相册,封面是孩子们画的梧桐树。翻开第一页,是张奶奶和小橘猫的合影,照片旁贴着片干桂花;第二页是小李师傅和徒弟在修路灯,背景里的念想罐闪着光;最后一页贴着张空白纸条,旁边写着"等你来添新故事"。
除夕夜,梧桐巷的路灯全亮着,暖黄的光裹着雪粒子,在巷子里织成绵密的网。叶晓绾和父亲守在树下煮汤圆,张奶奶带着孩子们来放灯笼,小李师傅提着串彩灯往树上缠。念想罐被搬到了树下,大家轮流往里放纸条:"愿明年的梧桐更茂盛"、"希望小橘猫生宝宝"、"祝所有人都被温柔以待"。
零点的钟声敲响时,雪停了。月亮从云里钻出来,照在挂满彩灯的梧桐树上,树洞里的太阳能灯和灯笼一起亮着,把树影投在雪地上,像幅会呼吸的画。小橘猫叼着颗汤圆,往张奶奶怀里钻,尾巴扫过念想罐,罐口的纸条被风吹起,在月光里轻轻飘动,上面写着:"原来温暖从来不会结束,它会变成雪,变成光,变成下一个春天的种子。"
叶晓绾翻开画册,在新页上画下亮着灯的梧桐树。画到树影时,她忽然发现那些交错的影子,像无数双手在彼此紧握。远处的烟花在夜空绽放,她抬头时,看见父亲正把刚煮好的汤圆分给路过的晚归人,张奶奶的笑声混着孩子们的欢呼,顺着飘飞的雪沫,落进每个人的心里,也落进梧桐树的年轮里,长成新的暖。
尸骸拖了一天差不多
尸骸大概就是生病了
尸骸现在好多了,但还是有点喘不上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