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家客厅的挂钟指向晚上七点时,张媛正对着数学练习册上的函数图像发愁。笔尖在草稿纸上画了无数条辅助线,思路却像被打结的耳机线,乱成一团。
隔壁房间传来轻微的翻书声,是李泽洋。自从搬来这里,他似乎永远都在学习,安静得像个影子。张媛咬着笔杆,犹豫了三分钟,还是起身敲响了他的房门。
“什么事?”李泽洋的声音隔着门板传来,带着一丝被打扰的模糊。
“那个……数学题,”张媛捏着练习册的边角,指节泛白,“有道题我不太懂。”
门开了。李泽洋穿着灰色家居服,额前的碎发有些凌乱,大概是刚抓过。他侧身让她进来,目光落在她手里的练习册上。
房间比她的简洁很多,书桌上只摆着课本和台灯,墙上贴着一张世界地图,角落里堆着几个篮球。空气里有淡淡的薄荷味,和他身上的气息一样。
“哪道?”他拿起练习册,指尖不经意间碰到她的手指,张媛像被烫到似的缩回了手。
“就这个,二次函数和几何结合的。”她指着题目,视线却落在他握着练习册的手上——他的指甲修剪得很整齐,虎口处有一道浅浅的疤。
李泽洋没说话,拿起笔在草稿纸上演算起来。笔尖划过纸张的沙沙声在安静的房间里格外清晰。张媛站在旁边,看着他专注的侧脸,睫毛很长,在眼睑下投出一小片阴影。
“这里,”他突然停下,用笔尖点了点图像,“辅助线应该这样画,把不规则图形拆成两个三角形。”
他的声音比平时低一些,带着点刚从题海里抽离的沙哑。张媛凑近了些,闻到他身上的薄荷味混着淡淡的墨水香,心跳莫名快了半拍。
“懂了吗?”他抬头问。
“啊……嗯。”张媛连忙点头,往后退了半步,拉开距离,“谢谢。”
“不客气。”他把练习册递还给她,“还有不会的可以再问。”
走出房间时,张媛的脸颊有些发烫。她靠在门板上,听见隔壁房间的翻书声再次响起,心里却乱糟糟的——刚才他低头讲解时,她好像看到他脖颈处有颗小小的痣。
第二天早饭时,王慧突然提起:“下周六是你张叔叔的生日,媛媛,你跟泽洋一起去挑个礼物吧?正好趁周末出去走走。”
张媛刚塞进嘴里的包子差点喷出来:“我们俩去?”
“对啊,”刘梅的声音从电话里传来——她特意早起打了视频电话,“你爸念叨着想要个新的钓鱼竿,你们年轻人眼光好,去看看哪种合适。”
李泽洋喝着牛奶,平静地接话:“好,我周六上午没课。”
张媛没辙,只能点头。
周六上午九点,两人站在渔具店门口,都有些手足无措。店里摆满了各式各样的鱼竿,从短到长,从粗到细,看得人眼花缭乱。
“你爸平时钓什么鱼?”李泽洋突然问。
“好像……鲫鱼?”张媛不确定地说,“我见过他钓过几次,都不大。”
李泽洋点点头,走到柜台前跟老板交流起来。他说话条理清晰,问的都是“竿长”“调性”“适合的水域”之类的专业词,张媛站在旁边,像听天书一样。
“就拿这个吧。”李泽洋指着一款银色的鱼竿,“老板说适合淡水钓中小型鱼,手感轻,适合叔叔这个年纪。”
张媛看着价格标签,吐了吐舌头——比她一个月的零花钱还多。
付钱的时候,李泽洋掏出手机直接扫了码,没给她抢单的机会。“我爸说,第一次给叔叔送礼物,该我来。”他解释道。
走出渔具店,阳光正好。张媛看着他手里的鱼竿袋,突然觉得,这个被安排的“搭档”,好像也没那么难相处。
“那个……谢谢你啊。”她小声说。
“不客气。”李泽洋笑了笑,这是她第一次见他笑,嘴角弯起一个浅浅的弧度,像春风拂过湖面,“反正以后也是要喊‘爸’的,提前表现一下。”
“谁、谁要喊你爸啊!”张媛的脸瞬间红了,转身就往前走。
李泽洋看着她气鼓鼓的背影,眼底的笑意更深了些,快步跟了上去。
路过一家奶茶店时,张媛下意识地停住了脚步——正是她常去的那家,昨天还跟闺蜜吐槽过“同居尴尬”。
“想喝?”李泽洋问。
“嗯……”张媛有点不好意思,“我请你吧,算谢谢你买礼物。”
点单的时候,她报出自己常喝的“三分糖加珍珠”,轮到李泽洋时,他看着菜单,犹豫了一下说:“跟她一样。”
拿到奶茶,张媛吸了一大口,珍珠在嘴里嚼得咯吱响。她偷偷看了一眼李泽洋,他正拿着吸管小口喝着,眉头微微皱着,像是不太习惯甜味。
“不好喝?”她问。
“还好。”他说,却没再喝第二口。
张媛突然觉得有点好笑。这个看起来什么都不在意的男生,好像也有不擅长的事情。
两人并肩走在人行道上,没人说话,却不觉得尴尬。阳光透过树叶的缝隙落在地上,形成斑驳的光点,像撒了一地的星星。张媛看着两人投在地上的影子,他的影子比她高半个头,偶尔会随着脚步晃动,轻轻碰到一起。
她想起刚搬来时的抗拒,想起第一次一起上学的沉默,想起昨晚他低头讲题的样子,突然觉得,长辈们规划的“熟悉”,好像在不知不觉中,已经有了不一样的温度。
“下周月考,”李泽洋突然开口,打破了沉默,“晚上要不要一起复习?”
张媛抬起头,对上他的目光。他的眼睛很亮,像盛着刚才的阳光。
“好啊。”她笑着说,吸了一口奶茶,甜味从舌尖一直甜到心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