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月的风裹挟着香樟叶,在走廊上轻轻掠过时,我正抱着笔记本往校门口走去。
今天放学似乎是学校社团招新的日子。从操场方向传来的喧闹声如同潮水般涌来,我本想绕开那片热闹。红帐篷连成的长廊中飘扬着五彩气球和海报,穿定制西装的学长学姐手拿传单笑着招呼路人,那空气中弥漫着一种我无法融入的欢腾。
直到我的余光扫到一个白衬衫的身影,脚步骤然停住。
宋亚轩站在“光影协会”的帐篷下,手里举着一块展示板。板上的照片里,图书馆在夕阳的映照下散发着暖意。他的发丝被风吹得有些凌乱,侧脸的线条比上周在天台见到时更加清晰分明。
宋亚轩苏黎雪?
他先看见了我,声音里透着一丝惊讶。随手将展示板递给旁边的男生后,他几步走了过来,白衬衫领口的一颗纽扣不知何时松开了。我下意识地往后退了半步,指尖攥紧了笔记本的背带。
宋亚轩要来看看我们的社团吗?
苏黎雪什么社团?
他侧身让开,身后的帐篷里挂着许多照片——篮球场上跃动的身影、艺术节舞台被追光笼罩的瞬间,甚至有张是清晨雾气笼罩的教学楼,仿佛蒙上了一层薄纱。
张真源这是光影协会。
旁边的男生也凑了过来。他比宋亚轩壮实些,笑起来眼睛弯成了月牙。
张真源我是张真源,宋亚轩的同桌。
张真源上次还和刘耀文一起打过篮球呢。
苏黎雪你好!我叫苏黎雪。
他指向帐篷上的字,语气轻快而热情。
张真源我们负责拍学校的宣传片,也会搞各种摄影创作。
宋亚轩从帐篷里拿出一本相册,翻开的页面上是一组雨天的照片。水洼里的倒影碎成了星星点点,画面静谧又美得让人移不开眼。
宋亚轩我是摄影部的部长。
他的指尖轻点过那些照片,似乎带着些许自豪。我的双眼不由自主地放光,因为从小我就想学习摄影,记录身边的美好风景。
就在这时,张真源突然插了进来,打断了这短暂的宁静。
张真源你看看你自己,气质就非常适合镜头啊。
他指向帐篷另一侧贴着的演员部招募海报,眼神里闪烁着某种暗示。
宋亚轩张真源,你和我抢人是吧?
张真源我们缺个拍宣传片的女主角,你外形很合适。来演员部吧,我是部长,保证不会太难。
苏黎雪啊!我……
宋亚轩她感兴趣的是摄影!
宋亚轩把相册往我面前推了推,语气里藏着一点不易察觉的坚持。
宋亚轩你看这组照片,用的是长焦镜头拍摄的晨雾。如果你想学,我可以教你。
苏黎雪真的吗?
我的声音里难掩兴奋,但随即又冷静下来。
张真源摄影部要自己带设备吧?
张真源挑眉,嘴角扬起一抹笑意。
张真源演员部的器材全是社团提供的,还能参与宣传片的拍摄哦。
他说着转向我,眼神真诚而笃定。
张真源你长得这么乖,镜头肯定会喜欢的。
苏黎雪我……
我低头盯着相册中那张水洼的照片,喉咙微微发紧。这时,包里的手机震动了一下,是妈妈发来的短信,问晚上能不能早些去餐馆帮忙。
宋亚轩似乎察觉到了我的犹豫,翻开相册的另一页,轻声说道:
宋亚轩其实入门不一定要专业相机,用手机也能拍出不错的照片……
张真源宋亚轩,你别拐骗人家新人了。
我低头思索了一会儿,最终摇了摇头。
苏黎雪的确……我对摄影很感兴趣,但我现在没有钱买设备。
苏黎雪我想还是算了吧。
我的声音低了下来,带着几分失落。
苏黎雪抱歉。
张真源靠近一步,压低声音补充道:
张真源我们部门还有一个后勤部。要不要考虑一下?
苏黎雪后勤部?
我抬头询问,音量却不自觉地提高了一些。此时,帐篷里的学姐探出头来解释:
女配对哦,后勤部主要负责整理器材、归档照片,有时候还能跟随摄影部外出协助打光工作。
宋亚轩的眉头微微蹙起,语气里透着一丝不解。
宋亚轩你不试试摄影部吗?至于器材的话……
苏黎雪我选后勤部。
宋亚轩为什么?
张真源为什么?
两人异口同声地追问。
我低头看着脚上的帆布鞋,鞋尖沾着餐馆后厨残留的油渍,沉默片刻才低声回应:
苏黎雪我对摄影……还不太懂。
谎话出口的同时,指尖不自觉地在笔记本表面掐出了一个浅浅的红印。
苏黎雪还是先从基础学起比较好。
填写报名表时,笔尖在“后勤部”三个字上停留了很久。张真源依然站在一旁试图劝说:
张真源真的不再考虑一下演员部?下周就要开始拍摄秋季宣传片了……
苏黎雪我再想想吧
我把表格递过去,宋亚轩接过时,指尖不经意间碰到了我的手,很轻的一触。他没说话,只是盖章时力道稍微加重了些。
走出帐篷时,又有几片香樟叶飘落在我的肩膀上。身后传来张真源的声音:
张真源欢迎加入光影协会!
张真源很高兴认识你!
我回头笑着回应了一声,然后加快步伐朝校门口走去。夕阳把我的影子拉得悠长。经过宣传栏时,我瞥见光影协会的招新海报上写着一行字——“捕捉每束光”
我摸了摸口袋里学生证上的“特招生”三个字,掌心传来些许刺痛感。或许等攒够钱买了相机的那一天,我会重新站到那个帐篷前,对宋亚轩说:“我想学拍摄。”
但此刻,我必须赶去餐馆清洗今天的第三盆盘子。
风里似乎还残留着刚刚那些照片的油墨香气。我回过头望了最后一眼,光影协会的帐篷在夕阳下泛着温暖的光芒,像一幅尚未完成的画作,定格在那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