话本小说网 > 古代小说 > 京门共戟
本书标签: 古代  双强  古言     

锈烬

京门共戟

将军府垂花门半掩,凌惊雁跨进影壁,松雪院的咳嗽声便撞进耳骨。暖炉烘得案几发烫,沙枣皱皮蜷在碟中,像极了北疆老兵皲裂的掌纹。

“太后三日后设春狩宴,要你带北疆狼皮褥子进宫。”老夫人摩挲鎏金护甲,指节泛白,“你爹当年硬顶圣旨的脾气,别学。”

凌惊雁攥紧狼旗佩饰,狼牙是她从蛮将颈间生拔的:“母亲放心,儿臣懂。只是这春狩……”话音被窗外梧桐叶斩断,旋落的叶子,像极了北疆战死弟兄垂落的长枪。

靖王府暗室,影十三跪呈皱巴巴的当票:“聚金坊账房供称,上月有人当掉半幅狼旗战甲,当主署名‘凌’。”

萧彻捻着当票边缘的赤红沙砾——北疆特有的沙。指尖骤然收紧:“查当票印鉴,再把凌惊雁明日进宫的路线,透给礼部侍郎家二公子。”他敲着桌沿笑,“倒要看看,这出戏怎么唱。”

春狩宴当日,凌惊雁玄色斗篷掠过白玉阶,礼部侍郎的尖嗓炸开:“女子掌兵违祖制,怎敢穿战甲列席?”

殿内死寂,沉水香攀着梁枋盘旋。太后搁下茶盏:“昭武将军护大靖五年,这身战甲护的是命,谁敢说煞气?”她瞥向萧彻,“彻儿以为呢?”

萧彻倚朱柱,折扇半掩脸:“皇兄说,刀剑无分男女,只分忠奸。凌将军的战甲,可比某些人的金玉剑鞘有用。”话尾扫向张威,后者腰间佩剑镶着九颗东珠,正泛冷光。

凌惊雁垂眸谢恩,余光钉死萧彻靴底的赤红沙砾——和聚金坊当票上的沙,一模一样。

宴罢,凌惊雁借故去净房,御花园残荷池畔,半片带血狼旗角从假山后飘出。她提枪便追,绕过九曲桥,却见萧彻倚在假山洞口,指尖转着半块狼旗甲片。

“凌将军追贼追到本王这儿,是要治窝藏罪?”萧彻笑,甲片血渍未干,暗腥缠上鼻尖。

凌惊雁枪尖抵住他咽喉:“王爷解释,为何有狼旗残片?”

洞深处锁链晃响,萧彻折扇“咔哒”合拢:“先进去看看。”

山洞积着陈年水垢,每步都溅起污水。银甲刮过石壁,火星照亮墙上刻字——全是北疆阵亡将士名,末行墨迹未干:“狼旗未灭,吾等不死”。

萧彻指尖拂过刻字,突有石锥坠落,凌惊雁枪尖横挡,石屑溅在他靴边——半枚铜钉滚出,纹路与灵柩上的,分毫不差。

洞外月光漫进来,两人影子交缠,枪尖与折扇的剪影,像极了北疆沙场上,狼旗与靖旗的对峙。

石锥坠地的闷响里,凌惊雁枪尖未收,只偏头看那枚铜钉。纹路确实没错,是去年送回京城的阵亡将士灵柩上脱落的饰件,当时她还亲手清点过。

“灵柩上的钉,怎么会在这儿?”她声音裹着北疆的沙砾气,比枪尖更冷。

萧彻弯腰拾起铜钉,指腹碾过锈迹:“去年深秋,有人在乱葬岗拾到这钉,裹在半幅狼旗里。”他抬眼时,眸色比洞底污水还深,“你爹当年硬顶的圣旨,未必是错的。”

凌惊雁握枪的手紧了紧。她爹战死前三个月,确实接了道密旨,内容至今锁在兵部卷宗里。她猛地转身,枪杆撞开洞门的瞬间,月光劈进来,照见她玄色斗篷下摆沾着的赤红沙——不知何时蹭上的,和萧彻靴底的一模一样。

“此地不宜久留。”她率先迈步,银甲刮过洞口时,忽闻身后锁链又响。回头看,萧彻正用折扇挑开洞角的布帘,里面竟堆着半箱狼旗残片,锈迹里还嵌着干涸的暗红。

“这些是……”

“聚金坊当掉的战甲,本王赎回来了。”萧彻合上布帘,“当主署名‘凌’,未必是你狼旗营的人。”

凌惊雁没接话,转身出了山洞。御花园的风裹着残荷气息扑过来,她忽然顿步——假山旁的九曲桥上,站着个穿杏色宫装的姑娘,正踮脚往这边望,见他们出来,脸腾地红了,慌忙福了福身。

“靖王殿下,”姑娘声音细弱,像初春抽条的柳枝,“家父让我……让我问问您,宴席上的白玉盏,您还喜欢吗?”是礼部侍郎家的小女儿,张婉宁。

萧彻收起折扇,语气平淡:“尚可。”

张婉宁眼睛亮了亮,视线扫过凌惊雁的银甲,没露半分嫌恶,反而好奇地多看了两眼:“这位就是凌将军吧?常听家父说您枪法好,可惜……”她没说下去,大概是想起女子掌兵的忌讳,慌忙转了话头,“殿下若是不忙,臣女……”

“还有事。”萧彻打断她,目光却落向凌惊雁,“凌将军方才说要查狼旗残片?”

凌惊雁对张婉宁微微颔首,算是打招呼,随即转向萧彻:“王府暗室的当票,沙砾来自黑风口。”黑风口是北疆最险的关隘,去年她爹就是在那儿战死的。

张婉宁站在原地,看着两人并肩往月色深处走,萧彻的白靴与凌惊雁的银甲踏在石板上,声响竟有几分合拍。她捏了捏帕子,没跟上去,只是望着他们背影,眼里干干净净的,只有点没说出口的怅然。

“张二公子今日在宴席上针对你,”萧彻忽然开口,“是想替他妹妹出头。”

凌惊雁嗤笑一声:“礼部侍郎的算盘,打错了地方。”她从不care这些明枪暗箭,当年在北疆,蛮人的弯刀可比言语锋利多了。

转过回廊时,萧彻忽然停步:“三日后黑风口有批货入关,据说是蛮人走私的狼皮。”

凌惊雁挑眉:“王爷消息倒是灵通。”

“你要去?”

“自然。”她摸了摸腰间的狼旗佩饰,狼牙的棱角硌着掌心,“我爹的旧部在那儿当守将,正好去看看。”

萧彻没再说什么,只是看着她的背影消失在宫墙拐角。风掀起她斗篷的一角,露出里面战甲的银辉,像极了北疆雪夜里永不熄灭的狼旗。

张婉宁这时才慢慢走过来,轻声问:“殿下,凌将军好像……不太喜欢热闹?”

“她有更重要的事要做。”萧彻望着宫墙的方向,语气听不出情绪,“你也早些回去吧,夜里凉。”

张婉宁点点头,走了两步又回头:“殿下,下次……下次臣女能去看您练箭吗?听人说您箭术很好。”

“随意。”萧彻的回答依旧平淡,转身时,指尖无意识摩挲着那枚铜钉,上面的锈迹蹭在指腹,像块洗不掉的暗红印记。

而此时的凌惊雁已出了宫门,玄色斗篷融入夜色。她勒住马缰,回望了一眼灯火通明的皇城,随即调转马头,枪尖在月光下划出冷弧。不管萧彻的目的是什么,狼旗的事,她必须查下去。至于那些围绕着靖王的莺莺燕燕,与她何干?她的战场,从来不在这深宫高墙里。

三日后清晨,将军府的演武场腾起白雾。凌惊雁提枪刺向木桩,枪尖旋出的银弧劈开晨露,将“黑风口”三个字刻在木痕里。身后传来细碎脚步声,是府里的小丫鬟春桃,捧着件叠好的素色襦裙:“将军,老夫人说您总穿战甲不像女儿家,让您换上这个去驿站。”

凌惊雁收枪回身,指腹擦过春桃冻得发红的耳尖:“替我谢过母亲,就说军情紧急,女儿家的样子留着回府再扮。”她解下腰间狼牙佩饰塞进春桃手里,“这个暖手,去账房领两匹好料子,给府里丫鬟们都做件新棉衫。”

春桃攥着温热的佩饰红了脸:“将军总疼我们……”话没说完,就被院外马蹄声打断。凌惊雁抬眼,见是父亲旧部周副将,正翻身下马,甲胄上还沾着北疆的霜。

“将军,黑风口守将传信,说三日前有商队入关,驼队里混着蛮人装束的汉子,腰间挂着狼头坠子。”周副将递上密信,“还有件奇事,说靖王殿下的人昨夜也往黑风口去了,带了不少伤药和镣铐。”

凌惊雁捏紧信纸,指尖在“狼头坠子”四个字上顿了顿。她记得父亲的亲卫都有这个记号,难不成还有幸存者?正欲细问,却见春桃慌慌张张跑回来,手里捏着支白玉簪:“将军,方才张府的丫鬟送来这个,说是张小姐亲手做的,让您路上防身用。”

簪子雕成柳叶状,刃口磨得极薄,显然是费心打造成的短刃。凌惊雁摩挲着冰凉的玉面,忽然笑了:“替我谢张小姐,说这簪子比匕首还趁手。”她将簪子别在发间,玄色斗篷一扬便跨上战马,“周副将,带二十骑随我走,其余人留守府中。”

靖王府的书房里,萧彻正铺开北疆地图。影十三垂首站在案前,声音压得极低:“殿下,查到去年乱葬岗拾到铜钉的,是个叫阿草的孤女,如今在黑风口外的流民营里,听说认得不少狼旗旧部。”

“礼部侍郎那边有动静?”萧彻指尖点在黑风口的位置,墨色在宣纸上洇出小团痕迹。

“张大人一早去了兵部,想查狼旗营的军饷账目。还有,张二公子带了些人,说是要去黑风口‘剿匪’。”影十三顿了顿,“张小姐让丫鬟给凌将军送了支玉簪,说是……怕她路上遇袭。”

萧彻抬眼时,眸里浮起层浅笑意:“倒比她父兄通透。”他折起地图塞进袖中,“备马,去流民营。”

两拨人马在午时的官道上遇上了。不是刻意,是因为突降的暴雨。凌惊雁的队伍在山神庙檐下避雨,正见萧彻带着影十三从庙后绕过来,靴底沾着的黄泥混着赤红沙砾,与她马蹄边的痕迹如出一辙。

“靖王殿下也往黑风口去?”凌惊雁靠着庙门立柱,枪杆斜倚在肩头,发间的白玉簪被雨雾润得发亮。

“听闻流民营有疫病,送些药过去。”萧彻抖落斗篷上的水珠,动作自然得像在说今日天气,“凌将军呢?查走私狼皮?”

“顺便看看故人。”凌惊雁挑眉,目光掠过他身后影十三背着的药箱,“王爷倒是心善。”

庙外有妇人的哭声传来。凌惊雁率先掀帘出去,见是个抱着孩子的流民,孩子发着高烧,额头烫得惊人。她当即解开斗篷裹住孩子,伸手探向腰间——那里本该有随身携带的退烧药,却想起早上给了春桃。

“用这个。”萧彻不知何时跟出来,递过个青瓷瓶。凌惊雁倒出药丸时,指尖与他相触,两人同时顿了顿,又各自移开目光。

“多谢。”她喂孩子服下药,见妇人冻得瑟瑟发抖,便把自己的备用棉甲解下来递过去,“穿暖和些,前面不远有驿站,去那里避雨。”

妇人千恩万谢地走了。张婉宁派来的丫鬟恰在此时寻到庙前,手里捧着个食盒:“凌将军,我家小姐说您路上未必吃得惯干粮,让小的给您送些点心。”

食盒里是精巧的梅花酥,还温着。凌惊雁拿起一块递给那丫鬟:“你家小姐有心了,回去替我谢她。”又取了两块塞给旁边缩着的小乞丐,“拿着吧。”

萧彻看着她指尖沾着的酥皮碎屑,忽然开口:“流民营的阿草,或许见过你要找的人。”

凌惊雁抬眼:“王爷知道我要找谁?”

“狼旗旧部。”萧彻望着雨幕里起伏的山影,“去年深秋,有人在乱葬岗见过个断了左臂的老兵,背着半幅狼旗。”

枪尖在庙门石缝里轻轻叩了叩,凌惊雁笑了:“看来我们要找的,或许是同一拨人。”

雨势渐小时,两拨人马分道扬镳。凌惊雁的队伍走官道,萧彻则带着影十三拐进了山间小径。暮色降临时,凌惊雁在驿站歇脚,刚解下战甲,就见周副将匆匆进来:“将军,靖王殿下派人送来这个。”

上一章 恭敬靖王 京门共戟最新章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