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内容\]
林野蹲在鸡舍旁,指尖轻轻摩挲着那张泛黄的纸条。夜风穿过破旧窗纸,吹得屋内油灯忽明忽暗。娘睡得很沉,呼吸微弱,胸膛起伏像是随时会停下。他低头看了眼手中攥着的存钱罐,里面叮当作响的硬币加起来不到二十块。
系统提示再次浮现脑海:【资源需求清单:鸡苗50只、玉米200斤、鸡舍扩建材料若干】
他咬了咬牙,起身把存钱罐塞进衣领里,又将母亲盖好的被角拉紧了些,轻手轻脚地出了门。
天还灰蒙蒙的,村口老槐树下已经传来早起赶集的脚步声。林野背了个破旧麻袋,往镇上走。昨晚上他翻来覆去想了一宿,家里现有的玉米撑不了几天,要扩大养殖,必须尽快补上缺口。
路过王德发家门口时,他脚步放慢了些。院子里隐约传来人声,似乎有人在里面喝酒。他不敢多停留,加快步伐往前走。
到了镇上集市,林野直奔饲料铺子。老板是个矮胖子,一见他进来,脸上的笑就淡了:“这不是林家小子?”
“老板,我要买玉米。”林野从衣领里掏出存钱罐,“能赊点账吗?”
老板眼皮都没抬,继续擦拭算盘:“赊账?你家那点鸡毛蒜皮的买卖,谁敢赊给你?”
林野没说话,只是把钱倒在柜台上。硬币叮叮当当地滚开,掉到地上几个。
老板皱了皱眉,抓起算盘拨了几下:“这点钱,买不了多少。”
“我还有这个。”林野从书包里拿出个本子,翻开几页,上面是他这些日子记录的养鸡笔记。他指着一条记录说:“我这方法,比传统养殖快一倍。”
老板扫了一眼,嗤笑一声:“学生哥,种地不是靠念书念出来的。”
正说着,门口来了个背着化肥袋子的人。林野抬头一看,是李大山。
“哟,这不是林野?”李大山冲他笑了笑,“怎么,也学做生意了?”
林野点点头,没说话。
李大山进了铺子,看了看柜台上的玉米袋,又看了看林野手里的钱,对老板说:“你这儿的陈玉米,我全要了。”
老板愣了一下:“你要?”
“对,三麻袋。”李大山掏出几张钞票,“按市价给我打个折。”
老板犹豫了一下,还是答应了。李大山转头对林野说:“拿去用吧,算我支援老乡。”
林野愣住了,看着李大山把钱付完,把麻袋搬到自己车上,然后冲他点了点头:“好好干。”
林野接过麻袋,沉甸甸的压在肩上。他低声说了句:“谢谢。”
李大山摆了摆手:“别谢我,谢你自己。”
回到村里,已经是下午。林野背着玉米,手里还拎着装鸡苗的纸箱。刚走到村口,就听见一阵哄笑。
“哎呦,这不是咱们村最有出息的读书人嘛?”王德发的声音刺耳地响起。
林野没有理会,低着头往前走。
王德发带着几个人围上来,其中一个故意撞了他一下。纸箱歪了,裂开一道口子,几只小鸡扑腾着往外钻。
“哎哟,摔坏了可怎么办?”王德发笑着,抬起脚,一脚踩下去。
“啪!”
一只小鸡在他脚下没了动静。
林野猛地站住,眼神冷了下来。
王德发笑嘻嘻地看着他:“怎么?心疼了?我说你啊,别瞎折腾了,省得浪费粮食。”
林野没说话,蹲下身,把那只小鸡捡起来,放进怀里。他的手紧握成拳,指甲掐进掌心,疼得厉害。
“让开。”他说。
王德发一愣,随即笑得更开心:“哟,胆子不小啊?你还真以为自己能养好鸡?”
林野抬起头,目光冰冷:“让开。”
王德发身边的几个人互相看了看,没人再说话。
沉默了几秒,王德发耸耸肩:“行,我让你过去。”他往后退了一步,让出一条路。
林野抱着纸箱,从他们中间穿过去。身后传来王德发的笑声,但这次,他没有回头。
回到家,天已经黑了。林野先把小鸡安置进鸡舍,又把玉米倒进喂食槽里。他站在鸡舍前,看着这些新来的小生命,心里忽然涌上一股力量。
他转身回屋,娘还没醒。他坐在床边,轻轻握住她的手。她的手冰凉,脉搏微弱。
林野低头看着她,心里明白,自己已经没有退路了。
第二天一早,林野就开始扩建鸡舍。他从山上砍了几根竹子,又找了几块旧木板,动手搭建新的围栏。
他一边干活,一边记笔记:
“第31天:新增鸡苗50只,需每日补充维生素。”
“第32天:鸡舍扩建完成,增加通风口。”
……
忙活了一整天,终于把鸡舍修好了。他擦了擦汗,看着眼前的成果,心里松了口气。
可当他转身准备回屋时,忽然发现鸡舍一角,铁丝网竟然塌了下去。
他皱了皱眉,蹲下查看。地面有些湿润,像是被人动过手脚。他伸手摸了摸塌陷处的泥土,手指触到一个小小的痕迹——像是鞋印。
林野的心猛地一沉。
他站起身,四下看了看。四周静悄悄的,只有风吹过树林的声音。
他深吸一口气,回到屋里,拿起手电筒,又回到鸡舍。他开始加固围栏,一边修一边想着刚才那个鞋印。
他知道,从这一刻起,自己的路,会越来越难走。
但没关系。
他不怕。
\[未完待续\]林野蹲在鸡舍旁,指尖轻轻摩挲着那张泛黄的纸条。夜风穿过破旧窗纸,吹得屋内油灯忽明忽暗。娘睡得很沉,呼吸微弱,胸膛起伏像是随时会停下。他低头看了眼手中攥着的存钱罐,里面叮当作响的硬币加起来不到二十块。
系统提示再次浮现脑海:【资源需求清单:鸡苗50只、玉米200斤、鸡舍扩建材料若干】
他咬了咬牙,起身把存钱罐塞进衣领里,又将母亲盖好的被角拉紧了些,轻手轻脚地出了门。
天还灰蒙蒙的,村口老槐树下已经传来早起赶集的脚步声。林野背了个破旧麻袋,往镇上走。昨晚上他翻来覆去想了一宿,家里现有的玉米撑不了几天,要扩大养殖,必须尽快补上缺口。
路过王德发家门口时,他脚步放慢了些。院子里隐约传来人声,似乎有人在里面喝酒。他不敢多停留,加快步伐往前走。
到了镇上集市,林野直奔饲料铺子。老板是个矮胖子,一见他进来,脸上的笑就淡了:“这不是林家小子?”
“老板,我要买玉米。”林野从衣领里掏出存钱罐,“能赊点账吗?”
老板眼皮都没抬,继续擦拭算盘:“赊账?你家那点鸡毛蒜皮的买卖,谁敢赊给你?”
林野没说话,只是把钱倒在柜台上。硬币叮叮当当地滚开,掉到地上几个。
老板皱了皱眉,抓起算盘拨了几下:“这点钱,买不了多少。”
“我还有这个。”林野从书包里拿出个本子,翻开几页,上面是他这些日子记录的养鸡笔记。他指着一条记录说:“我这方法,比传统养殖快一倍。”
老板扫了一眼,嗤笑一声:“学生哥,种地不是靠念书念出来的。”
正说着,门口来了个背着化肥袋子的人。林野抬头一看,是李大山。
“哟,这不是林野?”李大山冲他笑了笑,“怎么,也学做生意了?”
林野点点头,没说话。
李大山进了铺子,看了看柜台上的玉米袋,又看了看林野手里的钱,对老板说:“你这儿的陈玉米,我全要了。”
老板愣了一下:“你要?”
“对,三麻袋。”李大山掏出几张钞票,“按市价给我打个折。”
老板犹豫了一下,还是答应了。李大山转头对林野说:“拿去用吧,算我支援老乡。”
林野愣住了,看着李大山把钱付完,把麻袋搬到自己车上,然后冲他点了点头:“好好干。”
回到村里,已经是下午。林野背着玉米,手里还拎着装鸡苗的纸箱。刚走到村口,就听见一阵哄笑。
“哎呦,这不是咱们村最有出息的读书人嘛?”王德发的声音刺耳地响起。
林野没有理会,低着头往前走。
王德发带着几个人围上来,其中一个故意撞了他一下。纸箱歪了,裂开一道口子,几只小鸡扑腾着往外钻。
“哎哟,摔坏了可怎么办?”王德发笑着,抬起脚,一脚踩下去。
“啪!”
一只小鸡在他脚下没了动静。
林野猛地站住,眼神冷了下来。
王德发笑嘻嘻地看着他:“怎么?心疼了?我说你啊,别瞎折腾了,省得浪费粮食。”
林野没说话,蹲下身,把那只小鸡捡起来,放进怀里。他的手紧握成拳,指甲掐进掌心,疼得厉害。
“让开。”他说。
王德发一愣,随即笑得更开心:“哟,胆子不小啊?你还真以为自己能养好鸡?”
林野抬起头,目光冰冷:“让开。”
王德发身边的几个人互相看了看,没人再说话。
沉默了几秒,王德发耸耸肩:“行,我让你过去。”他往后退了一步,让出一条路。
林野抱着纸箱,从他们中间穿过去。身后传来王德发的笑声,但这次,他没有回头。
回到家,天已经黑了。林野先把小鸡安置进鸡舍,又把玉米倒进喂食槽里。他站在鸡舍前,看着这些新来的小生命,心里忽然涌上一股力量。
他转身回屋,娘还没醒。他坐在床边,轻轻握住她的手。她的手冰凉,脉搏微弱。
林野低头看着她,心里明白,自己已经没有退路了。
第二天一早,林野就开始扩建鸡舍。他从山上砍了几根竹子,又找了几块旧木板,动手搭建新的围栏。
他一边干活,一边记笔记:
“第31天:新增鸡苗50只,需每日补充维生素。”
“第32天:鸡舍扩建完成,增加通风口。”
……
忙活了一整天,终于把鸡舍修好了。他擦了擦汗,看着眼前的成果,心里松了口气。
可当他转身准备回屋时,忽然发现鸡舍一角,铁丝网竟然塌了下去。
他皱了皱眉,蹲下查看。地面有些湿润,像是被人动过手脚。他伸手摸了摸塌陷处的泥土,手指触到一个小小的痕迹——像是鞋印。
林野的心猛地一沉。
他站起身,四下看了看。四周静悄悄的,只有风吹过树林的声音。
他深吸一口气,回到屋里,拿起手电筒,又回到鸡舍。他开始加固围栏,一边修一边想着刚才那个鞋印。
他知道,从这一刻起,自己的路,会越来越难走。
但没关系。
他不怕。
\[未完待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