韩羽近乎逃离后,林薇独自坐在咖啡店卡座里,指尖无意识地摩挲着口袋里那枚微凉的U盘,心绪纷乱如麻。那句逾矩的关心带来的剧烈反应,像一块投入死水的石头,打破了蔡徐坤精心设定的、冰冷而理性的“合作”剧本。
她不确定这是好事还是坏事。是触动了韩羽某根真实的神经,从而可能获取更深的信任或信息?还是单纯地打草惊蛇,甚至可能引来“系统”的额外关注?
咖啡店柔和的爵士乐此刻听起来有些刺耳。她不再停留,拿起包,将那份冰凉的水杯推远,起身离开。
回到那个依旧显得空旷和不安全的家,反锁上门,拉好窗帘,她几乎是迫不及待地拿出笔记本电脑,插入了那枚黑色的U盘。
U盘里只有一个文件夹,命名简单粗暴:「规则与观察」。
点开,里面是几个文档和一段音频文件。
她先点开了名为「基础规则」的文档。里面是蔡徐坤(或者是他口述,由别人整理?)冷静到近乎残酷的条陈:
· 核心指令: 与目标人物林薇建立有效“情感连接”,获取其“正向情感反馈”。连接与反馈质量由“系统”判定,标准未知,但似乎与“真实性”和“强度”相关。
· 积分机制: 完成指令获取积分。积分可兑换:1. 痛苦豁免权(短期);2. 信息查询权限(低级);3. 物理行动范围暂时扩大。积分不足或任务失败将伴随“惩罚”,形式未知(标注:推测与精神或肉体痛苦相关,强度递增)。
· 监控限制: “系统”能监控行动轨迹、指令完成度,但对情感真实性及非指令范围内的私下交流监控存在盲区或延迟(重点标注:此为关键漏洞)。
· 个体差异: 不同个体初始积分、任务难度、惩罚强度可能不同(标注:可能与自身“影响力”或与目标潜在“羁绊”有关?待验证)。
林薇深吸一口气,这些冷冰冰的文字证实了她的许多猜测,也带来了更深的寒意。积分直接关联着他们的“痛苦”和“生存”。
她接着点开「个体观察记录」文档。里面是蔡徐坤对另外三人的简短评估,犀利得不带任何感情:
· 朴智旻 (Jimin): 情感共情能力强,易代入角色,也易承受额外情感反噬。任务执行方式倾向于“真诚”路线,但情绪消耗巨大,崩溃风险高。漏洞利用建议:可引导其传递真实情绪信息,但需注意其情绪稳定性。
· 韩羽 (Han Yu): 习惯压抑情感,抗拒性强,任务执行极其僵硬,易触发目标警惕甚至反感。惩罚承受度似乎较高,但内耗严重。漏洞利用建议:其僵硬本身可作为反向证明“被迫”的证据,或可刺激其产生极端真实反应(如愤怒、崩溃)以换取高质量反馈?(此条旁有手打问号)
· 张颜齐 (Zhang Yanqi): 用尖锐攻击性掩饰真实情绪,执行力强但配合度低,可能自行寻找规则漏洞甚至试图攻击系统(高风险)。漏洞利用建议:其攻击性可转移系统部分注意力,但其不稳定性亦为变数。可尝试交换其通过设计等渠道传递的加密信息。
最后一条关于张颜齐的评估让林薇心头一跳:攻击系统?
她最后点开了那段音频文件。里面传出的是蔡徐坤本人冷静的声音,似乎是单独录制的补充:
“林小姐,以上是基本信息。记住,我们与你一样,是囚徒。积分是我们的‘止痛药’和‘缓刑书’,也是驱动我们不得不接近你的枷锁。‘反馈’的质量,直接关系到我们下一次‘惩罚’的强度。所以,即使表演,也请……尽量逼真。”
他的声音在这里停顿了一下,似乎闪过一丝极轻微的疲惫,随即又恢复冷静。
“下一步,你需要尝试感知甚至引导‘它’。‘它’选中你,必然有所图。你的‘价值’是关键。尝试在日常生活中寻找异常,任何与你相关的、不合逻辑的关注或事件,都可能是线索。我们会尽可能提供信息辅助。”
“最后,谨慎使用你的‘关心’。真实的情绪波动是双刃剑,既能最快建立连接,也可能引来无法预料的后果——正如你今晚对韩羽所做的。效果显著,但……风险未知。好自为之。”
音频到此结束。
林薇靠在椅背上,消化着这些信息。蔡徐坤的录音将她那句“关心”定性为“效果显著但风险未知”,这让她心情复杂。所以,她歪打正着?
就在这时,她的手机屏幕亮起。是那个纯黑色的头像【K】。
K:反馈。
言简意赅的催促。
林薇想起他要求的反馈内容:“对信息感兴趣,对提供信息的人产生初步好奇与期待。”
她看着那句“好自为之”,抿了抿唇,开始打字。她决定在“剧本”内,加入一点点真实的感受。
林薇:信息收到,很有价值,谢谢。对‘规则’有了更清晰的认识,也对…‘合作’的难度和必要性有了更深理解。(兴趣与好奇) 林薇:另外,信息的‘提供者’虽然方式令人紧张,但…确实带来了意想不到的‘进展’。(基于韩羽反应的模糊评价,扣题‘期待’?)
她小心地措辞,试图既满足要求,又不过线。
对方沉默了几分钟。仿佛在评估她的反馈质量。
几分钟后,回复到来。
K:反馈收到。判定:有效。 K:下次任务:24小时内,接收并回应张颜齐的‘联络’。内容:与‘价值’探索相关。 K:提示:他的方式可能具有攻击性。保持冷静,尝试获取有效信息,而非情绪对抗。
张颜齐!终于要来了!而且直接与“价值”探索相关!
林薇的心提了起来。蔡徐坤的提示毫不意外——张颜齐的方式,必然不会令人愉快。
这一晚,她睡得比前几天更加警醒,梦里都是光怪陆离的规则条文和模糊的人影。
第二天是周末。她待在家里,整理着U盘里的信息,试图从中找出更多线索,但收获寥寥。一整天,她都在下意识地等待着张颜齐那所谓的“具有攻击性”的联络。
然而,什么也没有发生。没有微信,没有邮件,没有突然的拜访。
直到傍晚时分,她的手机突然疯狂震动起来!不是电话,是微博特别关注的密集推送提示音!
她心头一跳,立刻点开。
引爆她手机的是张颜齐的微博!
他发布了一条新微博,没有配文,只有一张图片。
图片点开的瞬间,林薇的血液几乎凝固!
那是一张设计草图的扫描件!
草图的主体是一件极其夸张、充满束缚感的概念性服装,风格依旧是他标志性的前卫尖锐。但让林薇浑身冰凉的,是草图旁边密密麻麻的、手写的注释和元素解析!
而那些注释里,竟然反复出现了她的名字“林薇”!以及一系列令人心惊肉跳的词语:
“观测样本:林薇” “情绪反应:恐惧/愤怒(优质?)” “行为模式:逃避-试探-有限反击” “潜在价值:???(需深度刺激解锁)” “设计灵感来源:困兽之斗与观察者视角” “材质建议:透明硬纱(模拟窥视感)、冰冷金属(系统枷锁)、柔软内衬(虚假安慰?)”
这根本不是普通的设计稿!这简直是一份赤裸裸的、将她当成实验观察对象的分析报告!甚至带着一种近乎残忍的、把她当成灵感耗材的冰冷兴趣!
微博评论区已经彻底爆炸!每秒都在刷新无数条评论和转发!
“卧槽???这是什么??林薇是谁?” “这是在说一个人?当成设计素材了?毛骨悚然!” “张颜齐又发疯了?这次玩太大了吧?这是侵犯隐私啊!” “等等……这个林薇是不是之前韩羽疑似送早餐的那个??” “联动了吗?!细思极恐!这女的到底什么来头?” “报警啊!这已经不仅仅是私生饭的问题了吧?!”
林薇看着手机屏幕上那张被无限传播的、写满她名字和分析的草图,只觉得一股寒气从脚底直冲头顶,浑身止不住地发抖!
这就是张颜齐的“联络”?!
这就是他具有“攻击性”的方式?!
将她彻底推到公众视野下,接受无数陌生人的审视、猜测甚至谩骂!用这种方式来“刺激”她,探索她的“价值”?!这简直是一场公开的处刑!
巨大的羞辱感和愤怒瞬间淹没了她!她甚至能想象到张颜齐发出这条微博时,那副带着嘲讽和冷漠的、旁观她反应的样子!
手机还在疯狂震动,提示音不绝于耳,像无数根针扎着她的神经。
就在她被这突如其来的公开处刑砸得头晕目眩、浑身发冷之际,微信的提示音突兀地插了进来。
是那个黑色的头像【K】。
信息只有冷冷的一句:
K:攻击已至。记住提示:保持冷静,获取信息。情绪对抗正中下怀。
紧接着,又一个陌生的微信号发来了好友申请。
头像是一个扭曲的金属齿轮。 昵称:ZYQ
是张颜齐!
林薇看着那个好友申请,又看看微博上那张引发风暴的草图,牙齿死死咬住下唇,几乎要咬出血来。
保持冷静? 获取信息?
在几乎被全世界围观解剖的时刻?
她颤抖着手指,点下了“接受”。
她倒要看看,这个疯子,到底还想干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