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知书与新晨光》
七月的香港像个巨大的蒸笼,唐楼里的吊扇转得有气无力,吹出来的风都是热的。龙黛希刚改完一版剧本,额头上沁出细密的汗,正想用凉水擦把脸,楼下突然传来一阵急促的脚步声,伴随着周星霞又惊又喜的尖叫。
“龙姐姐!龙姐姐!”女孩像阵旋风似的冲上楼,手里紧紧攥着个牛皮纸信封,信封边角都被捏得发皱。她跑到龙黛希房间门口,胸口剧烈起伏,脸涨得通红,却笑得眼睛都眯成了缝,“我考上了!我考上港大了!”
龙黛希愣了一下,随即快步走过去。周星霞颤抖着把信封递给她,里面滑出一张烫金的录取通知书,“香港大学”四个字在昏黄的灯光下闪着光。
“你看!你看!”周星霞指着通知书上的名字,声音里还带着哭腔,“真的是我!我以为我肯定考不上的,先生说我进步太快了,像做梦一样……”
她从去年的及格边缘,到如今稳稳考上港大,这中间的每一步,龙黛希都看在眼里。多少个夜晚,女孩伏在书桌上刷题,铅笔芯用秃了一根又一根;多少个周末,她放弃和同学去舞厅的机会,抱着练习册来问问题,连施雅兰都打趣说“阿霞快成龙黛希的小尾巴了”。
龙黛希看着通知书上的日期,1987年7月,忽然意识到自己来到这个时空已经一年多了。她抬手轻轻按了按周星霞的头顶,动作自然得像做了千百遍:“不是做梦,是你应得的。”
“都是因为龙姐姐!”周星霞突然抱住她的腰,把脸埋在她的格子裙上,闷闷地说,“要是没有你,我现在肯定还在及格线挣扎,妈妈又要天天叹气……”
楼下传来开门声,周星驰和周妈妈的声音涌了上来。“阿霞呢?是不是通知书到了?”周妈妈的声音里带着紧张。
周星霞立刻松开手,举着通知书往楼下跑:“妈!哥!我考上港大了!”
龙黛希跟在后面下楼,看见周妈妈接过通知书,双手抖得厉害,眼泪一下子就掉了下来:“我的乖女……真是争气啊……”周星驰站在一旁,挠着头笑,眼眶却红了,伸手拍了拍妹妹的肩膀:“好样的,比你哥强。”
周妈妈抹了把泪,转头看向龙黛希,突然拉着她的手,感激得话都说不连贯:“龙小姐,真是……真是太谢谢你了……我们家阿霞能有今天,全靠你……”
“阿姨别这么说,”龙黛希笑着回握她的手,“主要是阿霞自己努力,我只是帮了点小忙。”
那天晚上,周家特意做了满满一桌子菜,算是给周星霞庆功。周妈妈不停给龙黛希夹菜,嘴里念叨着“龙小姐是我们家的贵人”,周星驰也难得放开,跟龙黛希碰了好几次杯,说“以后有什么事尽管找我,上刀山下火海都行”。
周星霞捧着碗,看着龙黛希坐在那里,穿着件素雅的棉布裙子,笑容温和,却自有股沉静的力量。她忽然想起龙姐姐讲过的话,“读书就像爬山”,此刻她站在山脚下,看着山顶的光,第一次觉得未来那么清晰。
“龙姐姐,”她忽然开口,“我到了港大,能不能还跟你请教问题?我听说港大的课程很难……”
“当然可以,”龙黛希点头,“不过以后要叫我‘学姐’了——我以前读的也是哲学系,说不定能给你讲讲选课的门道。”
“真的?”周星霞眼睛更亮了,“那我以后周末就去找你!”
晚饭后,周星驰送龙黛希回唐楼。两人走在夏夜的街道上,晚风带着点凉意,吹散了白日的燥热。
“说真的,龙小姐,”周星驰忽然开口,声音比平时郑重,“我以前总觉得读书没什么用,演戏靠的是灵气。可看阿霞这一年……才明白有人引路是多重要的事。”他顿了顿,看着龙黛希的侧脸,“你帮了我们家这么多,我都不知道该怎么谢你。”
龙黛希笑了笑:“等你以后成了大明星,给我写的剧本演主角,就算谢我了。”
“一定!”周星驰立刻点头,眼里的光像夏夜的星,“我跟你说,我最近在琢磨一个角色……”
他开始滔滔不绝地讲起自己的想法,从角色的小动作到台词的语气,眼里满是热忱。龙黛希走在他身边,听着他的声音混着街边的蝉鸣,忽然觉得这1987年的夏天,比去年更暖了些。
她想起刚穿越时的惶恐,想起第一次在片场被骂的窘迫,想起雨夜护住周星霞的紧张——那些碎片般的瞬间,此刻都酿成了心底的踏实。或许她永远回不去2024年了,可在这里,她有了牵挂的人,有了想做的事,有了属于自己的角落。
走到唐楼门口,周星驰停住脚步:“那我不送了。阿霞开学那天,我们请你吃饭。”
“好。”龙黛希点头。
看着他骑车离开的背影,龙黛希转身上楼。楼道里的声控灯随着她的脚步亮起,照在她裙摆的格纹上,像铺了条通往未来的路。
她知道,周星霞的人生翻开了新的一页,而她的故事,也在这1987年的晨光里,继续往前写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