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晨的阳光带着初秋特有的清透感,透过“云栖苑”巨大的落地窗,洒在宋云晞小小的餐桌上。她慢条斯理地吃完简单的早餐,收拾好碗碟,换好通勤的衣服,拎起包准备出门。
手搭在门把手上时,她下意识地顿了一下,目光不由自主地飘向对面那扇紧闭的、深灰色的入户门。门后,是她班上那个沉默寡言却总让她有些在意的学生蒋少钦的家。昨晚那场在自家门口的偶遇,像一颗投入心湖的石子,漾开的涟漪还未完全平息。
门依旧紧闭着,悄无声息。看来他早就出门了。宋云晞心里莫名地松了口气,又似乎有一丝说不清道不明的……空落?她甩甩头,将这莫名的情绪抛开,转身走向电梯。师生是师生,邻居是邻居,她得把界限划清楚才行。
而此刻的蒋少钦,正如宋云晞所料,早已坐在了墨韵高中宽敞明亮的食堂里。他面前放着一份简单的早餐:白粥、水煮蛋、一小碟青菜。他吃得安静而专注,仿佛周围鼎沸的人声和碗筷碰撞声都是背景音。
餐桌对面,周随安正狼吞虎咽地消灭着一个大肉包,含糊不清地问:“喂,少钦,走读第一晚,感觉咋样?是不是爽翻了?想干嘛干嘛,没人管!”
蒋少钦夹起一根青菜,放进嘴里慢慢咀嚼,咽下后才淡淡开口:“还行。” 声音平静无波。然而,就在他说出这两个字的瞬间,脑海中却不受控制地闪过昨晚楼道里那清晰的一幕:暖黄的灯光下,宋云晞穿着柔软的灰色家居服,微湿的长发随意披散,脸上带着刚卸下老师身份的慵懒和一丝被抓包的惊讶……那画面,与讲台上穿着连衣裙、气质温婉知性的宋老师截然不同,带着一种陌生的、生活化的冲击力。
“还行?” 周随安显然对这个敷衍的答案不满意,他咽下包子,凑近一点,压低声音,带着点八卦的兴奋追问,“那邻居呢?你邻居怎么样?好相处吗?男的女的?有没有什么……特别的?” 他挤眉弄眼,暗示意味十足。
邻居……宋老师。
蒋少钦握着筷子的手指几不可察地紧了一下。他垂下眼睑,避开周随安探究的目光,看着碗里清澈的白粥,脑海中那个家居服的影像挥之不去。他用一种比平时更快的语速,几乎是脱口而出地回答,声音依旧平淡,却似乎比平时少了点清冷:
“挺好相处的。”
“挺好相处?” 周随安对这个评价有点失望,他想象中的新邻居八卦显然没有出现。他撇撇嘴,嘟囔了一句,“那就好,别碰上难缠的就行。” 说完又埋头对付起另一个包子。
蒋少钦没再回应,只是加快了吃早餐的速度。那句“挺好相处的”在耳边回响,让他心底泛起一丝异样的波澜,说不清是什么感觉。
吃完早餐,两人随着人流慢悠悠地溜达回教学楼。初秋的晨风带着凉意,吹散了食堂的烟火气。回到高一八班教室,距离早读开始还有几分钟。教室里已经坐了大半人,嗡嗡的读书声和交谈声交织在一起。
蒋少钦走到自己最后一排靠墙的位置坐下,从桌肚里拿出语文书和笔记本,摊开在桌面上。他习惯性地在正式上课前梳理一下今天要讲的内容。
就在这时,坐在旁边的周随安突然像打了鸡血一样跳起来,风风火火地冲出教室,朝着办公室的方向跑去。蒋少钦抬头瞥了一眼,没太在意,继续低头看自己的笔记。
没过多久,教室门口传来了熟悉的脚步声和说话声。
“宋老师,这个教参放您讲台左边还是右边?”
“放左边那个空位就好,谢谢你了周随安同学。”
“嗨,小意思!以后这种活儿您尽管叫我!”
是周随安和宋云晞的声音。两人边说边笑,气氛轻松愉快。
蒋少钦下意识地抬起头。
只见周随安正抱着一摞厚厚的教参和作业本,侧着身子,笑容灿烂地倒退着走进教室门,边走边跟身后的宋云晞说着话。宋云晞跟在他身后,脸上带着温和的笑意,一边回应着周随安,一边自然地伸手虚扶了一下那摞看起来有点摇摇欲坠的书本。清晨的阳光从教室门口斜射进来,正好落在两人身上。周随安高大的身影充满了活力,宋云晞则显得温婉而亲切,两人之间那种融洽、熟稔甚至带着点随意的师生互动,在光影中显得格外清晰。
蒋少钦的目光定在那一幕上。
他看到周随安毫不掩饰的、带着仰慕和亲近的笑容,看到宋云晞眼中流露出的、对周随安这种热情性格的包容和自然而然的亲近感。周随安可以那么轻松地叫她“宋老师”,可以那么自然地帮她拿东西,可以和她谈笑风生……
而自己呢?昨晚在自家门口,连一句完整的话都说得略显生硬,只想快点逃进门里。
一股陌生的、细微却清晰的酸涩感,毫无预兆地涌上蒋少钦的心头。像一颗小小的青梅,猝不及防地在心尖上滚过,留下一点微麻的涩意。他握着笔的手指微微收紧,指尖泛白。视线不由自主地垂了下来,重新落回摊开的笔记本上,但纸页上那些熟悉的文字,此刻却显得有些模糊不清。
讲台上,周随安已经利落地把东西放好,还顺手帮宋云晞整理了一下桌面。宋云晞微笑着向他道谢,目光扫过教室,准备开始早读。
蒋少钦强迫自己将注意力集中在眼前的文字上,试图忽略心底那点突如其来的、不合时宜的异样感受。教室里响起了宋云晞清越的声音:“同学们,拿出语文课本,翻到第三单元……”
朗读声渐渐汇成一片,淹没了蒋少钦心中那点细微的波澜,但那一丝酸涩的余味,却像初秋清晨的薄雾,若有似无地萦绕着,迟迟未散。他看着讲台上那个温婉的身影,第一次觉得,这早读的时光,似乎比平时漫长了一些。
清晨的阳光带着初秋特有的清透感,透过“云栖苑”巨大的落地窗,洒在宋云晞小小的餐桌上。她慢条斯理地吃完简单的早餐,收拾好碗碟,换好通勤的衣服,拎起包准备出门。
手搭在门把手上时,她下意识地顿了一下,目光不由自主地飘向对面那扇紧闭的、深灰色的入户门。门后,是她班上那个沉默寡言却总让她有些在意的学生蒋少钦的家。昨晚那场在自家门口的偶遇,像一颗投入心湖的石子,漾开的涟漪还未完全平息。
门依旧紧闭着,悄无声息。看来他早就出门了。宋云晞心里莫名地松了口气,又似乎有一丝说不清道不明的……空落?她甩甩头,将这莫名的情绪抛开,转身走向电梯。师生是师生,邻居是邻居,她得把界限划清楚才行。
而此刻的蒋少钦,正如宋云晞所料,早已坐在了墨韵高中宽敞明亮的食堂里。他面前放着一份简单的早餐:白粥、水煮蛋、一小碟青菜。他吃得安静而专注,仿佛周围鼎沸的人声和碗筷碰撞声都是背景音。
餐桌对面,周随安正狼吞虎咽地消灭着一个大肉包,含糊不清地问:“喂,少钦,走读第一晚,感觉咋样?是不是爽翻了?想干嘛干嘛,没人管!”
蒋少钦夹起一根青菜,放进嘴里慢慢咀嚼,咽下后才淡淡开口:“还行。” 声音平静无波。然而,就在他说出这两个字的瞬间,脑海中却不受控制地闪过昨晚楼道里那清晰的一幕:暖黄的灯光下,宋云晞穿着柔软的灰色家居服,微湿的长发随意披散,脸上带着刚卸下老师身份的慵懒和一丝被抓包的惊讶……那画面,与讲台上穿着连衣裙、气质温婉知性的宋老师截然不同,带着一种陌生的、生活化的冲击力。
“还行?” 周随安显然对这个敷衍的答案不满意,他咽下包子,凑近一点,压低声音,带着点八卦的兴奋追问,“那邻居呢?你邻居怎么样?好相处吗?男的女的?有没有什么……特别的?” 他挤眉弄眼,暗示意味十足。
邻居……宋老师。
蒋少钦握着筷子的手指几不可察地紧了一下。他垂下眼睑,避开周随安探究的目光,看着碗里清澈的白粥,脑海中那个家居服的影像挥之不去。他用一种比平时更快的语速,几乎是脱口而出地回答,声音依旧平淡,却似乎比平时少了点清冷:
“挺好相处的。”
“挺好相处?” 周随安对这个评价有点失望,他想象中的新邻居八卦显然没有出现。他撇撇嘴,嘟囔了一句,“那就好,别碰上难缠的就行。” 说完又埋头对付起另一个包子。
蒋少钦没再回应,只是加快了吃早餐的速度。那句“挺好相处的”在耳边回响,让他心底泛起一丝异样的波澜,说不清是什么感觉。
吃完早餐,两人随着人流慢悠悠地溜达回教学楼。初秋的晨风带着凉意,吹散了食堂的烟火气。回到高一八班教室,距离早读开始还有几分钟。教室里已经坐了大半人,嗡嗡的读书声和交谈声交织在一起。
蒋少钦走到自己最后一排靠墙的位置坐下,从桌肚里拿出语文书和笔记本,摊开在桌面上。他习惯性地在正式上课前梳理一下今天要讲的内容。
就在这时,坐在旁边的周随安突然像打了鸡血一样跳起来,风风火火地冲出教室,朝着办公室的方向跑去。蒋少钦抬头瞥了一眼,没太在意,继续低头看自己的笔记。
没过多久,教室门口传来了熟悉的脚步声和说话声。
“宋老师,这个教参放您讲台左边还是右边?”
“放左边那个空位就好,谢谢你了周随安同学。”
“嗨,小意思!以后这种活儿您尽管叫我!”
是周随安和宋云晞的声音。两人边说边笑,气氛轻松愉快。
蒋少钦下意识地抬起头。
只见周随安正抱着一摞厚厚的教参和作业本,侧着身子,笑容灿烂地倒退着走进教室门,边走边跟身后的宋云晞说着话。宋云晞跟在他身后,脸上带着温和的笑意,一边回应着周随安,一边自然地伸手虚扶了一下那摞看起来有点摇摇欲坠的书本。清晨的阳光从教室门口斜射进来,正好落在两人身上。周随安高大的身影充满了活力,宋云晞则显得温婉而亲切,两人之间那种融洽、熟稔甚至带着点随意的师生互动,在光影中显得格外清晰。
蒋少钦的目光定在那一幕上。
他看到周随安毫不掩饰的、带着仰慕和亲近的笑容,看到宋云晞眼中流露出的、对周随安这种热情性格的包容和自然而然的亲近感。周随安可以那么轻松地叫她“宋老师”,可以那么自然地帮她拿东西,可以和她谈笑风生……
而自己呢?昨晚在自家门口,连一句完整的话都说得略显生硬,只想快点逃进门里。
一股陌生的、细微却清晰的酸涩感,毫无预兆地涌上蒋少钦的心头。像一颗小小的青梅,猝不及防地在心尖上滚过,留下一点微麻的涩意。他握着笔的手指微微收紧,指尖泛白。视线不由自主地垂了下来,重新落回摊开的笔记本上,但纸页上那些熟悉的文字,此刻却显得有些模糊不清。
讲台上,周随安已经利落地把东西放好,还顺手帮宋云晞整理了一下桌面。宋云晞微笑着向他道谢,目光扫过教室,准备开始早读。
蒋少钦强迫自己将注意力集中在眼前的文字上,试图忽略心底那点突如其来的、不合时宜的异样感受。教室里响起了宋云晞清越的声音:“同学们,拿出语文课本,翻到第三单元……”
朗读声渐渐汇成一片,淹没了蒋少钦心中那点细微的波澜,但那一丝酸涩的余味,却像初秋清晨的薄雾,若有似无地萦绕着,迟迟未散。他看着讲台上那个温婉的身影,第一次觉得,这早读的时光,似乎比平时漫长了一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