话本小说网 > 影视同人小说 > 天生要完美—改编版
本书标签: 影视同人  朋友一起和写 

第二十篇

天生要完美—改编版

比武当天的晨光比预想中更亮,通信塔的影子被拉得笔直,像根精准的量尺。蒋丹晨站在塔下调试终端,听见身后传来三短两长的摩尔斯电码——是他们约定的“晨光”暗语,节奏里带着点刻意的轻快,像是怕她紧张。

她转身时,云天耀正举着信号测试仪朝她走来,作训服的领口别着枚崭新的通信兵徽章。“后勤刚发的,”他指尖碰了碰徽章,“跟你去年得优秀参谋时戴的那款一样。”

蒋丹晨忽然想起去年颁奖礼,她站在台上忘词,是台下云天耀用手指在膝盖上敲出“别怕,说你的设备参数”,节奏稳得像电台的基准频率。此刻他眼里的光,和那天一模一样。

第一轮考核是卫星链路建立,限时十分钟。蒋丹晨戴上耳机时,指尖在终端按键上顿了顿——忽然摸到接口处的硅胶垫,是她昨天贴的那块,边缘被人用细砂纸磨得更服帖了。不用回头,她也知道是谁做的。

“30秒倒计时。”裁判的声音传来。

云天耀在她身侧的短波电台前坐下,开机的瞬间朝她偏了偏头,嘴角的弧度藏着句无声的“放心”。电波在空气中交织的刹那,蒋丹晨忽然觉得那些密密麻麻的参数、复杂的加密算法,都变成了最熟悉的语言——就像他们每天在训练场说的话,无需刻意思考,早已刻进了反应里。

“卫星锁定,信号强度98%。”她报出数据时,听见短波电台那边传来云天耀的声音:“短波信道畅通,干扰值低于阈值。”

两组声音在帐篷里重合,像两段完美咬合的齿轮。裁判在记录板上打了个勾,眼里带着笑意:“你们俩这同步率,比机器还准。”

中场休息时,蒋丹晨靠在通信车边喝水,看见云天耀正蹲在地上给电台换保险丝。他手里捏着的保险丝,比标准规格细了0.5毫米。“你又改参数了?”她走过去问。

“刚才测到点杂波,”他头也不抬地拧着螺丝,“这个型号的保险丝熔断反应更快,能保护你的卫星终端不受冲击。”他忽然抬头笑了,“就像你上次在演习场,非要在我电台旁多接个接地极。”

蒋丹晨忽然想起那次演习,她怕雷雨天气损伤设备,硬是冒着雨多接了根线,回来被他念叨“太冒险”,转头却在她的工具箱里多放了副绝缘手套。阳光落在他认真的侧脸上,那些藏在细节里的在意,比任何情话都更清晰。

最后一轮是应急通信保障,模拟极端天气下的信号重建。警报响起时,狂风突然卷着沙砾扑向设备,蒋丹晨下意识护住卫星终端,却被云天耀一把拉到身后。“我来固定天线,你调频率!”他吼着说,声音被风声撕得有些碎,却字字清晰。

沙砾打在他背上,发出噼啪的响。蒋丹晨盯着屏幕上跳动的波形,忽然听见他喊:“用‘雪线’频率!”那是他们在雪地里交换铜戒指那天,一起调试出的特殊频段,抗干扰能力最强。

指尖在键盘上翻飞,当“信号接通”的提示音响起时,风正好停了。蒋丹晨抬头,看见云天耀正弯腰捡被吹掉的金属链——是刚才护着她时,从她手腕滑落的。他捏着链子走过来,指尖在链扣处反复蹭了蹭,像是怕摔坏了。

“赢了?”他问,眼里的沙砾还没擦干净。

蒋丹晨没说话,只是伸手把链子重新戴回他手腕,再让他给自己扣上。金属链扣合的瞬间,裁判组举着满分牌走过来:“从没人能在这种模拟环境下,用三分钟重建加密信道。”

庆功宴上,新兵们起哄让他们说“秘诀”。云天耀举起杯子,朝蒋丹晨的方向偏了偏:“通信兵的秘诀,是知道对方的信号弱点在哪,然后把自己变成她的保护层。”

蒋丹晨笑着碰了碰他的杯子,酒液晃出的涟漪里,她忽然看见他手腕上的金属链,正和自己的那根轻轻碰撞,像在发送一组永不中断的“收到”。

夜深了,两人并肩走回营区。通信塔在月光下沉默矗立,像个见证者。蒋丹晨忽然停下脚步,指着塔顶的信号灯:“你看,它在闪‘安全’的节奏。”

云天耀握住她的手,指尖划过她腕上的金属链:“其实从第一次在雪地里收到你的信号,我就知道,这辈子的频率,都要跟你校准在一起了。”

远处的信号灯明明灭灭,和他们手腕上金属链的反光重叠在一起。蒋丹晨忽然想起库房那本笔记本上的话——“最好的归宿,是两个人互为信号源”。原来所谓归宿,就是风里雨里,总有个人把你的频率调成他的基准,把你的安危设成他的优先级,让每一次“收到”,都藏着“我在”的笃定。

她靠在云天耀肩上,听着远处电台的余响,像听着他们未完待续的故事。月光下,两个影子被拉得很长,像两条永远缠绕的通信链路,朝着同一个方向,延伸向更远的岁月里。

上一章 第十九篇 天生要完美—改编版最新章节 下一章 第二十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