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检口的广播第三次催促飞往美国的乘客,林砚的行李箱拉杆被手心的汗浸得发滑。王胜男把保温杯塞进她手里,杯壁还留着刚冲的枸杞水温度
王胜男“采访别总熬夜,记得每天喝热水”
这话和她每次出差前妈妈说的一样,只是这次,妈妈的声音里裹着颤音,眼角的细纹在安检口的白光下看得格外清。
林够够“姐姐你要去很远的地方吗?”
四岁的够够突然拽住她的衣角,举着手里的蜡笔画。画上是歪歪扭扭的四个人,她的头顶被涂成了蓝色,小宇说
林够够“姐姐要去抓天上的新闻”
林妙妙蹲下来,把那支用了三年的录音笔塞进他手里
林妙妙“等你上小学了,和我说幼儿园的故事给姐姐听,好不好?”
够够似懂非懂地点头,口水蹭在她的牛仔裤上,像块温热的印记。
江天昊站在几步外,手里捏着本《路透社新闻写作手册》,是他跑了三家书店才找到的旧版。
江天昊“里面有我标了重点的地方,”他声音很低,“国外的特稿写法和国内不太一样,但你写的那篇留守儿童报道,比我见过的很多外媒稿子都有力量。”
林妙妙想起上次争吵,他说“别总想着改变世界,先学会保护自己”,此刻却在她手心塞了张纸条,上面是他整理的二十个国外媒体人脉邮箱。
闺蜜邓小琪突然从包里掏出个信封
邓小琪“去年你采访张大爷的录音,我找人做成了播客。”
信封里还有张U盘,贴着手写的标签:“你的第一份‘国际听众’,是我们校媒的三十个人。”
林妙妙想起她和邓小琪打视频通话改稿的深夜,邓小琪总吐槽她“采访时像块石头,写稿时倒像块海绵”,此刻却红着眼说
邓小琪“记得多拍点街景,我在国内给你做公众号后盾。”
广播再次响起时,林妙妙转身的瞬间,看见够够举着录音笔对她喊
林够够“姐姐,我录到你的脚步声啦!”
江天昊的手在半空停了停,最终只是挥了挥。妈妈正弯腰给够够擦眼泪,鬓角的白发在人群里闪了一下。她忽然想举起相机,把这帧画面定格——就像她过去无数次记录别人的故事那样,只是这一次,取景器里装着的,全是自己的人生。
进安检门的前一秒,她摸出手机,给微信群发了条消息
林妙妙“等我从美国回第一条稿。”
发送键按下时,保温杯的温度透过掌心漫上来,像有股暖流,混着即将起飞的轰鸣声,在胸腔里轻轻震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