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阿哲发现路由器后台那个叫“隔壁老王的荣耀”的设备时,正在给刚买的智能灯泡配网。屏幕上跳动的信号强度条刺得他眼睛发酸——-45dBm,比自家客厅的手机信号还稳,就像有人把路由器揣进了302室的裤兜里。
“你看这数据,”他举着手机冲到阳台,老K正蹲在楼下花坛边数蚂蚁,“连续在线127小时,昨天凌晨三点还在下载蓝光电影,我家猫连猫砂盆的智能除臭都卡成了PPT。”
老K慢悠悠站起身,裤腿沾着半片枯树叶。他记得302的老王,退休前是中学物理老师,总在电梯里抱怨“现在的网真娇气,时好时坏”,却从没提过自己家那台积灰的路由器。上周在小区超市碰到时,老王还举着手机叹气:“阿哲啊,你家网信号真好,我站楼道里都能连上。”当时阿哲只当是客气话,现在看来,那哪是站楼道,分明是把他家当免费基站了。
“这事儿得讲究策略。”老K摸出皱巴巴的烟盒,又想起小区刚贴的禁烟令,悻悻塞回去,“直接改密码太伤和气,老邻居抬头不见低头见。但不说吧,咱们交着网费,倒成了给他家当后勤的。”
两人蹲在楼道安全出口的台阶上合计。声控灯忽明忽暗,把他们的影子拉得老长。阿哲翻出便签本,笔尖在“蹭网”两个字上戳出个小洞:“要不设个限速?给他限到100kb/s,卡得他自动退网。”
“不妥。”老K摇头,“物理老师最懂这些,回头该说咱们搞技术霸凌了。”他盯着楼梯转角的公示栏,那里贴着物业刚换的《邻里公约》,“得用他听得懂的方式——比如,签个协议。”
第二天傍晚,阿哲揣着打印好的《无线网络资源共享协议(试行版)》敲响302的门。老王穿着松垮的棉背心开门,眼镜滑到鼻尖,身后传来孙子打游戏的喊叫声——声音大得能听清游戏里的“double kill”。
“王老师,”阿哲把协议递过去,尽量让语气像请教,“您看我家这网,最近总卡,后台显示……”
“哦,你说那个啊。”老王没接协议,转身往屋里走,“我家网确实不行,偶尔用用你的,不碍事吧?邻里之间互帮互助嘛。”他往茶杯里续水,热水壶的嗡鸣声盖过阿哲的话。
阿哲把协议摊在茶几上,指着第一条:“您看,咱们约定个带宽分配比例,比如7:3,您用着不卡,我们也能正常上网。”协议是老K拟的,用的是物理课本上的术语,“上行带宽如供水主管道,下行带宽似排水渠,共享用户需遵循‘峰时错峰、闲时调剂’原则”。
老王扶了扶眼镜,突然笑了:“你们年轻人,搞这些花架子。不就是用用网吗?我孙子上网课还等着呢。”他指了指里屋,屏幕蓝光在门缝里忽闪。
这时老K从楼梯间探进头,手里举着个测网速的APP:“王老师,您看这数据,昨天您家下载那部《流浪地球》,占了我们80%的带宽,阿哲媳妇在家办公,视频会议卡得像PPT。”他把手机凑过去,曲线图像座陡峭的山,“就像您家水管接了我们的总闸,我们洗澡时您那边开着消防栓,谁都不舒服不是?”
老王的脸色有点挂不住,指尖在协议上敲了敲:“那你们想怎么着?还得收网费?”
“不收钱。”阿哲赶紧摆手,“就是想约定个时间。您看第三条,早8点到下午6点是我们的办公高峰,这段时间您那边限速;晚上8点以后您随便用,我们不占用。周末呢,咱们轮流优先,您看行不?”
老K补充道:“就像以前分电表,各家有各家的额度,互不相扰。您是物理老师,肯定懂‘能量守恒’——带宽就这么多,总得有个分配法则。”
里屋突然传来孙子的尖叫:“爷爷!网又卡了!”
老王猛地站起来,抓过协议扫了两眼,从笔筒里抽出红笔,在末尾签了名。字迹龙飞凤舞,倒比课本上的板书有力道:“行吧,按你们说的来。不过我可说好了,要是我孙子上网课卡了,这协议得改。”
“没问题。”阿哲赶紧也签了名,“我们留一份,给您贴路由器旁边?”
老王没说话,转身去摆弄路由器。阿哲和老K趁机溜出来,刚关上门就听见屋里传来争吵——“你早说啊!我还以为这网是免费的!”“爷爷你怎么不早说卡是因为这个……”
三天后,阿哲查看后台,“隔壁老王的荣耀”果然只在晚上8点后才出现,带宽占用稳定在30%左右。他正想给老K发消息,楼道里传来老王的声音:“阿哲!你这协议还真管用,我家网顺多了!”
探头一看,老王举着个笔记本站在楼下,孙子正凑在旁边看动画片。“我把我那旧路由器修好了,”老王笑着扬了扬手里的网线,“现在咱们是‘并联电路’,各走各的线,比‘串联’靠谱多了!”
老K不知什么时候蹲到了阿哲身边,手里转着个旧路由器天线:“你看,物理老师还是认公式的。”夕阳把两人的影子投在墙上,像两个并肩的电阻,终于找到了合适的阻值。
晚上吃饭时,阿哲媳妇突然说:“哎,今天视频会议没卡,你们俩跟老王念叨管用了?”
阿哲夹了口菜,想起协议末尾老王补的那句“本协议最终解释权归邻里情所有”,突然笑了。老K在微信群里发了张照片,是他用马克笔在楼道墙上画的简笔画:两个路由器手拉手,中间写着“共享≠白嫖”。阿哲发现路由器后台那个叫“隔壁老王的荣耀”的设备时,正在给刚买的智能灯泡配网。屏幕上跳动的信号强度条刺得他眼睛发酸——-45dBm,比自家客厅的手机信号还稳,就像有人把路由器揣进了302室的裤兜里。
“你看这数据,”他举着手机冲到阳台,老K正蹲在楼下花坛边数蚂蚁,“连续在线127小时,昨天凌晨三点还在下载蓝光电影,我家猫连猫砂盆的智能除臭都卡成了PPT。”
老K慢悠悠站起身,裤腿沾着半片枯树叶。他记得302的老王,退休前是中学物理老师,总在电梯里抱怨“现在的网真娇气,时好时坏”,却从没提过自己家那台积灰的路由器。上周在小区超市碰到时,老王还举着手机叹气:“阿哲啊,你家网信号真好,我站楼道里都能连上。”当时阿哲只当是客气话,现在看来,那哪是站楼道,分明是把他家当免费基站了。
“这事儿得讲究策略。”老K摸出皱巴巴的烟盒,又想起小区刚贴的禁烟令,悻悻塞回去,“直接改密码太伤和气,老邻居抬头不见低头见。但不说吧,咱们交着网费,倒成了给他家当后勤的。”
两人蹲在楼道安全出口的台阶上合计。声控灯忽明忽暗,把他们的影子拉得老长。阿哲翻出便签本,笔尖在“蹭网”两个字上戳出个小洞:“要不设个限速?给他限到100kb/s,卡得他自动退网。”
“不妥。”老K摇头,“物理老师最懂这些,回头该说咱们搞技术霸凌了。”他盯着楼梯转角的公示栏,那里贴着物业刚换的《邻里公约》,“得用他听得懂的方式——比如,签个协议。”
第二天傍晚,阿哲揣着打印好的《无线网络资源共享协议(试行版)》敲响302的门。老王穿着松垮的棉背心开门,眼镜滑到鼻尖,身后传来孙子打游戏的喊叫声——声音大得能听清游戏里的“double kill”。
“王老师,”阿哲把协议递过去,尽量让语气像请教,“您看我家这网,最近总卡,后台显示……”
“哦,你说那个啊。”老王没接协议,转身往屋里走,“我家网确实不行,偶尔用用你的,不碍事吧?邻里之间互帮互助嘛。”他往茶杯里续水,热水壶的嗡鸣声盖过阿哲的话。
阿哲把协议摊在茶几上,指着第一条:“您看,咱们约定个带宽分配比例,比如7:3,您用着不卡,我们也能正常上网。”协议是老K拟的,用的是物理课本上的术语,“上行带宽如供水主管道,下行带宽似排水渠,共享用户需遵循‘峰时错峰、闲时调剂’原则”。
老王扶了扶眼镜,突然笑了:“你们年轻人,搞这些花架子。不就是用用网吗?我孙子上网课还等着呢。”他指了指里屋,屏幕蓝光在门缝里忽闪。
这时老K从楼梯间探进头,手里举着个测网速的APP:“王老师,您看这数据,昨天您家下载那部《流浪地球》,占了我们80%的带宽,阿哲媳妇在家办公,视频会议卡得像PPT。”他把手机凑过去,曲线图像座陡峭的山,“就像您家水管接了我们的总闸,我们洗澡时您那边开着消防栓,谁都不舒服不是?”
老王的脸色有点挂不住,指尖在协议上敲了敲:“那你们想怎么着?还得收网费?”
“不收钱。”阿哲赶紧摆手,“就是想约定个时间。您看第三条,早8点到下午6点是我们的办公高峰,这段时间您那边限速;晚上8点以后您随便用,我们不占用。周末呢,咱们轮流优先,您看行不?”
老K补充道:“就像以前分电表,各家有各家的额度,互不相扰。您是物理老师,肯定懂‘能量守恒’——带宽就这么多,总得有个分配法则。”
里屋突然传来孙子的尖叫:“爷爷!网又卡了!”
老王猛地站起来,抓过协议扫了两眼,从笔筒里抽出红笔,在末尾签了名。字迹龙飞凤舞,倒比课本上的板书有力道:“行吧,按你们说的来。不过我可说好了,要是我孙子上网课卡了,这协议得改。”
“没问题。”阿哲赶紧也签了名,“我们留一份,给您贴路由器旁边?”
老王没说话,转身去摆弄路由器。阿哲和老K趁机溜出来,刚关上门就听见屋里传来争吵——“你早说啊!我还以为这网是免费的!”“爷爷你怎么不早说卡是因为这个……”
三天后,阿哲查看后台,“隔壁老王的荣耀”果然只在晚上8点后才出现,带宽占用稳定在30%左右。他正想给老K发消息,楼道里传来老王的声音:“阿哲!你这协议还真管用,我家网顺多了!”
探头一看,老王举着个笔记本站在楼下,孙子正凑在旁边看动画片。“我把我那旧路由器修好了,”老王笑着扬了扬手里的网线,“现在咱们是‘并联电路’,各走各的线,比‘串联’靠谱多了!”
老K不知什么时候蹲到了阿哲身边,手里转着个旧路由器天线:“你看,物理老师还是认公式的。”夕阳把两人的影子投在墙上,像两个并肩的电阻,终于找到了合适的阻值。
晚上吃饭时,阿哲媳妇突然说:“哎,今天视频会议没卡,你们俩跟老王念叨管用了?”
阿哲夹了口菜,想起协议末尾老王补的那句“本协议最终解释权归邻里情所有”,突然笑了。老K在微信群里发了张照片,是他用马克笔在楼道墙上画的简笔画:两个路由器手拉手,中间写着“共享≠白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