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手后的第四十七天,姜云升给沈稚薇发来一张截图。微博草稿箱里躺着一条未发送的微博,只有两个字——"她在",配图是沈稚薇她俩刚在一起在昆明替他拍的旧照。那天她们吵架,他说不是不想公开,只是还没想好怎么向粉丝交代。沈稚薇信了,又好像没信,于是拖着箱子离开,以为故事到此为止。
"给我最后一次考察期,行吗?"屏幕上,他的语音声音嘶哑,像是被酒精泡过。沈稚薇盯着那两个字,想起分手那天自己有多狼狈——凌晨一点的机场,穿着他的T恤,香水味混着烟味,像某种致幻剂。
"那就考察吧,姜老师,三个月为期。"我给自己立了规矩:
不准他来我家楼下堵人;
不准送礼物转账;
所有见面必须我提前预约,且只能安排在公共场合;
一旦发现有"疑似嫂子"的绯闻,考察立即终止。
他把规矩截图设成手机壁纸,回了一个字:"好。"
考察期第一天,沈稚薇在Livehouse后门遇见他。那天他演完《宅》,下台时额发全湿,顺着鬓角滴到锁骨。我站在人群最后,本意是"暗中观察",却被他一把拽进消防通道。灯很暗,他呼吸里带着薄荷烟味,声音压得极低:"阿薇,我今天没喝酒,也没乱说话,你能不能给我打个60分?"
沈稚薇没点头,也没躲,只伸手把他额前那绺头发别到耳后——指尖碰到他耳骨钉,冰凉。那一刻沈稚薇意识到,自己可能比想象中更想他。
第二周,沈稚薇约他在市中心书店"偶遇"。沈稚薇提前半小时到,挑了本《亲密关系》蹲在拐角,想看他会不会迟到。结果他13:58出现,戴黑色渔夫帽,帽檐下露出一双没睡好的眼睛。他没直接走向沈稚薇,而是绕到沈稚薇对面的书架,抽了本《养猫指南》——沈稚薇刚在一起送他的那只流浪猫,取名叫"十九",分手后一直养在沈稚薇这儿。
他低头翻书,翻到某一页忽然停住,抬头看沈稚薇,用口型说:"猫想你了,我也是。"沈稚薇差点当场破防。
第三个月,沈稚薇故意"失联"了十天。朋友圈不更新,微博不发动态,连网易云音乐都停止登录。第十一天凌晨,沈稚薇收到一条外卖备注:"桂花酒酿圆子,少糖,加两个蛋,趁热吃。——十九它爸"外卖小哥递给沈稚薇时,额外塞了一张演唱会门票:姜云升"毕业"专场,日期9月1日,内场第一排,座位号13。门票背面是他手写的行草:"如果考察合格,能不能把'前男友'前面的'前'字去掉?"
9月1日那天,姜云升迟到了十分钟。场馆灯光熄灭,他站在一束冷白光里,穿简单的白T牛仔裤,前奏响起,沈稚薇认出是首没发表的新歌,名字叫《草稿箱》。副歌部分,他忽然停下,对着台下第一排——确切说,是对着我——开口:"沈稚薇,我申请公开。"全场哗然,手机灯海瞬间亮起。
沈稚薇眼眶发热,还是故作镇定地双手环胸,扬了扬下巴:"理由?"他深吸一口气,声音透过麦炸开,像在我心脏里点了一挂鞭炮:"因为今天是我最后一次以'你前男友'的身份写歌——以后我想写'我太太',写'我孩子他妈',写'我老伴',我不想再让任何一句歌词,失去合法的署名。"
那一秒,考察表上最后一栏"是否愿意公开关系",我打了满分。我站起身,在周围粉丝的尖叫声中,穿过安保走向舞台。他蹲下来拉我上台,手心全是汗。我踮脚抱住他,在他耳边说:"考察通过,姜老师,余生请多指教。"
后台,他把我抵在化妆间门板上,额头抵着额头,声音低哑:"薇薇,我发微博了,这次真的发了。"我笑着吻他,心想公开也好,地下也罢,重要的是我们学会了如何相爱。至于未来,管他呢,反正我们还有无数个三个月,可以一起写进歌里,唱给世界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