话本小说网 > 校园小说 > 水泥陷阱
本书标签: 校园  推理悬疑 

第一章坠落的绣球

水泥陷阱

2025年8月7日,上海。

入夜的陆家嘴像座被按了慢放键的鎏金剧场,黄浦江的风裹着外滩的钟声漫过来时,云璟公寓的保安老钱正蹲在门岗前剥毛豆。他今年五十八,干了十年保安,最熟的就是这栋32层高的“云璟公寓”——外墙是冷灰色的大理石,阳台统一装着铝合金推拉门,楼下种着法国绣球,每到六月便开得像团紫雾。可住户们总抱怨:“物业费贵得能买只阳澄湖大闸蟹,连快递柜都三天两头死机!”

老钱把毛豆往搪瓷盆里一丢,盯着监控屏幕里12楼的楼道。摄像头蒙着层薄灰,画面模糊得像被水洗过。1204室的门虚掩着,门缝里漏出暖黄的灯光——林小姐今晚没锁门?他挠了挠后脑勺,想起下午巡查时敲过1204的门。当时林小姐穿着白裙子来应门,头发松松挽着,说“钥匙忘带了,麻烦帮我看看门锁”。老钱瞥了眼门锁,金属锁舌好好插在锁孔里,便提醒她:“姑娘,下次出门记得反锁,这楼里最近总丢快递。”

“叮——”

老钱的手机震了震,是12楼业主群的消息。1202室的王太太发了张照片:自家阳台外的绣球花坛里,躺着团白花花的东西。配文是:“谁家晾的床单掉这儿了?物业管不管啊?”

他眯起眼放大照片。绣球花瓣上凝着水珠,那团“床单”却泛着诡异的青白——是人。

22:17

张阿姨的狗“旺财”最先叫起来。

这位退休小学老师每天晚饭后雷打不动要绕着云璟公寓遛弯,今晚她刚走到12号楼前的花坛,毛茸茸的金毛突然挣着绳子往前窜,喉咙里发出低低的呜咽。张阿姨拽了两下没拽住,顺着狗的方向望去,差点栽倒在路牙子上。

“啊——!”

尖叫划破夜色。1204室的正下方,绣球花坛里躺着具女性尸体。白裙子沾着泥浆,右腿以诡异的角度扭曲着,后脑勺的血在路灯下泛着暗褐,像块化不开的墨。旺财缩在她脚边发抖,尾巴夹得低低的。

最先冲过来的是1203室的年轻妈妈李敏。她抱着两岁的儿子,脸色煞白:“这……这是1204的林小姐吧?我今早还见她拎着菜篮回来,说要做番茄牛腩……”

“我上周借过她酱油!”住在1103的程序员小吴举着手机晃,“她朋友圈天天发‘今天又发现个大新闻’,说要去查什么旧楼倒塌案……”

围观的人群越围越密,手机闪光灯此起彼伏。老钱的对讲机炸响:“1204室发现尸体!通知刑侦队,封锁现场!”

23:05

陈默踩着勘查灯的光走上前时,尸体已被盖上白布。他摘下警帽默哀三秒,这是他从警二十年的习惯——对每具尸体的基本尊重。

“陈队。”年轻的法医小周递来初步报告,“死者林晚,32岁,自由撰稿人,独居1204室。死亡原因是高坠导致的颅骨粉碎性骨折,颅内出血当场致命。坠楼高度约90米,符合12楼阳台到地面的垂直距离。”

陈默蹲在警戒线外,盯着白布下凸起的轮廓。他注意到尸体的右手攥得死紧,指节泛着青白。小周会意,轻轻掰开她的手指——半片水泥块躺在掌心,边缘锋利,沾着暗红的血。

“云璟公寓外墙用的就是这种工业水泥。”小周用镊子夹起水泥块,“去年装修时我看过材料单,供应商是‘沪安建材’,标号425#,专门用在高层外墙。”

“425#?”陈默挑眉,“这种水泥凝固快,抗压性强,但杂质多——你闻闻。”他把水泥块凑到鼻前,有股刺鼻的碱味。

小周点点头:“我老家盖房子用过,工人说这种水泥遇水容易开裂。”

陈默抬头看向1204室的阳台。那扇铝合金推拉门仅开了一拳宽的缝隙,约15厘米——连一只成年猫都难挤过去。窗户从内部反锁,锁芯上没有撬动痕迹。阳台护栏的高度是1.1米,林晚身高1.65米,理论上只要跨出一步就能坠楼,但这个缝隙……

“小周,测下窗缝的风速。”陈默说。

风速仪的数值跳出来:0.3m/s。

“这种风速下,一张A4纸能飘出窗外。”陈默摸着下巴,“但一个成年人要‘主动’从15厘米的缝隙里钻出去,得侧着身子,胳膊肘先卡出去,再慢慢挪。可她的坠楼姿势是‘正面朝下’,更像……被人从后面推了一把。”

“但推人的话,凶手怎么离开?”小周指着反锁的窗户,“总不能从12楼跳下去吧?”

陈默没接话。他绕到公寓背面,仰头望着1204室的窗户。月光透过薄云洒在玻璃上,反光里隐约能看见室内的轮廓:沙发上搭着件米白针织衫,茶几上摆着半杯凉透的柠檬水,书架最上层有排《南方周末》合订本——林晚的稿子里总引用这家媒体的调查报道。

“查监控。”他对身后的周远说,“重点看12楼消防通道、电梯厅,还有小区南门和北门的进出记录。”

周远应了一声,低头摆弄执法记录仪。陈默望着1204室的阳台,突然想起法医说的“主动前倾”——如果这不是自杀,那凶手必须解决两个问题:如何让死者“自愿”跨出那15厘米的缝隙,如何在推她坠楼后,从反锁的房间里消失。

23:45

林晚的公寓门被打开时,门锁没有被破坏的痕迹。

陈默站在玄关处,鞋架上摆着三双女式运动鞋,最上面那双的鞋尖沾着泥——和死者裤脚的泥渍颜色一致。客厅茶几上放着半杯凉掉的柠檬水,杯壁上凝着水珠,说明是两小时前倒的。手机屏幕亮着,停留在微信界面。

“最后一条消息是21:47发给闺蜜夏瑶的。”周远念出声,“内容是:‘明天去青浦,那边有个关键证人,我怕他们动手脚。’”

陈默翻开林晚的笔记本,最后一页的字迹工整得不像临终遗言:“8月7日21:30,1204室温度26℃,湿度65%,窗缝风速0.3m/s——足够让一张A4纸飘出窗外。”

“这是……”周远凑近看。

“物理实验记录。”陈默说,“她在计算风速对物体的影响。”

茶几底下露出半截牛皮纸袋,里面装着一沓照片:青浦某工地的废墟、堆满建筑垃圾的空地、几个戴安全帽的男人在抽烟。最上面一张照片里,个穿西装的男人背对着镜头,手里拎着个黑色塑料袋。

“这是……”

“青浦旧楼倒塌案的现场。”陈默认出背景里的烂尾楼,“三年前的事,官方说是年久失修,但有家属说承建方用了劣质水泥。”

他的手机突然震动,是技术科发来的消息:“12楼消防通道监控8月7日21:50-22:00黑屏,疑似电源被切断。电梯监控显示,21:55有一名穿藏青衬衫的男人进入12楼,22:00离开,公文包上别有数学竞赛徽章。”

陈默抬头看向1204室的阳台。风从窗缝里钻进来,掀起桌上的稿纸,其中一张飘落在地。他捡起那张纸,上面是林晚的字迹:“如果我死了,希望有人记得——那些躲在混凝土后面的人,终会被水泥呛死。”

窗外,月亮被乌云遮住。

陈默摸出烟盒,又放了回去。他望着客厅墙上林晚的照片:她穿着白裙子站在青浦的废墟前,眼神像把刀。照片旁边贴着张便签,是她的字迹:“陈警官,你说过‘真相不会被水泥封死’——这次,我能信你吗?”

陈默的手一抖。

三年前,他还是个普通刑警时,曾办过一起“自杀案”。死者是个女记者,同样是高坠身亡,现场同样反锁门窗。他当时怀疑是他杀,却找不到证据。直到半年后,真正的凶手落网——那是个数学老师,用风速和窗缝设计了“完美自杀”。

“小周,联系她的朋友。”陈默说,“我要知道,她最近到底在查什么。”

23:59

夏瑶在电话里的声音带着哭腔:“晚晚最近确实不对劲……她总说‘有人在看我’,上周我把她拉去商场,她盯着试衣镜说‘后面那个穿黑西装的,是不是跟踪过我?’”

“她提过青浦旧楼的事吗?”

“提过!她说‘那些死者的骨灰盒都被调包了’,还说要写篇‘能把人送进监狱’的报道。”夏瑶吸了吸鼻子,“陈警官,她不是会自杀的人……”

陈默挂了电话,望向窗外的云璟公寓。1204室的窗户还亮着灯,那是勘查员在取证。他摸出兜里的半片水泥块,在路灯下泛着冷光。

“周远,查沪安建材的供应商。”他说,“还有,给我找数学老师的资料——特别是市重点高中的陈砚。”

夜风掀起他的警服衣角。

陈默知道,这绝不是一起简单的自杀案。

那个在阳台缝隙里飘出的A4纸,那片沾着血的水泥块,那扇反锁的窗户——

所有的“完美”,都是凶手精心设计的陷阱。

而他,已经踏了进去。

水泥陷阱最新章节 下一章 第二章纸上的数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