话本小说网 > 都市小说 > 无影灯边缘
本书标签: 都市  都市医疗 

技术初显

无影灯边缘

消毒水的气味带着独有的穿透力,钻进市一院心内科的每一道门缝。林森摘下手术口罩的瞬间,脸颊上两道红痕泛着湿热的光泽,像刚被犁过的土地。走廊里治疗车轱辘碾过水磨石地面的声响此起彼伏,与监护仪规律的"嘀嗒"声交织成网,将整个科室罩在一片永不停歇的忙碌里。

"林医生,急诊抢救室刚转来个重患。"护士长安姐的声音从走廊那头传来,她手里的病历夹边缘已经被汗水浸得发皱,"陈主任看过了,让你准备接手。"

林森接过病历的手指顿了顿。52岁男性,持续性胸痛两小时,心电图显示广泛前壁心肌梗死,但肌钙蛋白指标低得反常。更蹊跷的是既往甲状腺癌病史,半年前刚完成放疗疗程。他快步走向抢救室,白大褂下摆扫过走廊栏杆,带起一阵混合着消毒水与药味的气流。

抢救室的门被推开时,一股浓烈的血腥味扑面而来。心电监护仪正发出急促的警报声,绿色波形在屏幕上剧烈震颤,像濒死的鱼在玻璃上徒劳挣扎。患者胸廓随着呼吸机的节奏僵硬起伏,每一次扩张都带着令人心悸的沉重感,皮肤泛着青紫的灰败色泽。

"血压85/50,多巴胺已经用到极限剂量。"年轻护士的声音发颤,额前碎发被汗水粘在皮肤上。林森俯身听诊,指尖触到患者皮肤的刹那,对方突然剧烈抽搐了一下,像被无形的电流击中。

陈志远站在窗边,指间钢笔在病历上轻叩出规律的声响。他转过身,金丝眼镜反射着顶灯的冷光:"小林来了?典型STEMI合并心源性休克,绿色通道已开通,家属也签了字,准备紧急PCI。"他顿了顿,镜片后的目光在林森脸上停留片刻,"患者基础病复杂,你多费心。"

林森的视线落在造影图像上,眉头不自觉拧紧。冠状动脉开口处的显影模糊不清,像被一层薄雾笼罩,完全不符合常规心梗的影像特征。"陈主任,血管形态不太对。"

"救人要紧。"陈志远整理白大褂领口的动作带着不容置疑的权威,"我在外面等,有情况随时叫我。"他转身离开时,林森注意到他白大褂袖口沾着片不易察觉的药渍。

导管室的自动门缓缓闭合,将外界的嘈杂隔绝成模糊的背景音。林森戴上无菌手套,橡胶材质紧贴指腹的紧绷感让他瞬间进入状态。无影灯的光束在手术台上投下绝对的白昼,连皮肤下血管的走向都清晰得如同地图。

"消毒范围扩大到剑突下两指。"他的声音平稳得像手术刀划过皮肤,手术钳被递到手中的瞬间,注意力已完全锁定在造影屏幕上。穿刺、置鞘、送导丝,动作行云流水间,造影剂在血管中蔓延的轨迹突然凝固——左主干开口处完全闭塞,闭塞段血管壁呈现出不规则增厚,边缘带着毛刺状突起,绝非普通动脉粥样硬化的表现。

"这形态太奇怪了。"助手小张的声音发紧,"不像血栓。"

林森指尖在操作台上轻叩,大脑飞速检索着文献病例。甲状腺癌、放疗史、异常血管形态......一个罕见诊断突然浮现。"可能是放疗诱发的冠状动脉炎合并急性血栓。"他一边说着一边伸手,"旋磨导管,压力控制在1.5atm以下。"

手术钳夹着导丝穿过狭窄段时,额角汗珠顺着下颌线滑落。护士递来的纱布擦过脸颊,冰凉触感让他更加清醒。监护仪的嘀嗒声突然变调,心率瞬间飙至130次/分,血压曲线却断崖式下跌。

"室速!准备除颤!"

"肾上腺素1mg静推!"

导管室的空气瞬间凝固。林森盯着屏幕上紊乱的波形,手指在除颤仪充电的间隙精准完成球囊扩张。电流穿过患者身体的刹那,他甚至能感觉到操作台传来的轻微震颤,像远处闷雷滚过大地。

"恢复窦性心律!"

"血压回升了!"

当支架精准释放到病变部位,看着屏幕上重新通畅的血管,林森才发现后背的白大褂已被汗水浸透,贴在身上凉得刺骨。这场持续三小时的手术,每一秒都像在钢丝上行走,脚下是万丈深渊。

走出导管室时天色微明,走廊空荡荡的,只有保洁阿姨拖地的水声在回荡。陈志远靠在墙边,病历夹在他臂弯里微微晃动。"顺利吗?"他的声音带着刚睡醒的沙哑。

"支架释放成功。"林森揉着发酸的肩膀,"但我怀疑是放疗相关冠状动脉炎,等病理结果出来得调整免疫抑制剂方案。"

陈志远推了推眼镜,镜片后的目光晦暗不明:"做得不错,关键时刻还得看你。"他拍林森肩膀的力道比平时重些,"这个病例很有价值,我让科里整理资料发核心期刊,第一作者给你。"

林森愣住了。他清楚陈志远从不轻易让出第一作者位置,尤其是这种罕见病例。"陈主任,这是团队功劳......"

"你是主刀,理应如此。"陈志远打断他,语气带着反常的热情,"下周省医学会年会,我给你报了专题发言。"他凑近半步,声音压得很低,"好好准备,对你评职称大有裨益。"

看着陈志远离去的背影,林森突然感到一阵莫名的寒意。消毒水的气味似乎变得刺鼻,走廊尽头的窗户透进熹微晨光,将他的影子拉得很长,像一道无声的审视。

次日晨会刚结束,安姐就把林森拉进护士站。她从抽屉里拿出个厚厚的牛皮信封,指尖在封面上犹豫地摩挲:"昨天那患者家属非要塞的,说不收他们就不放心。我推了半天,他们就在走廊哭,引来好多人看。"

信封的厚度让林森皱眉。他知道这是家属表达感激的方式,但掌心传来的重量却像块烙铁。"安姐,帮我还回去吧,就说这是我们该做的。"

"哪有那么容易?"安姐苦笑,"他们说之前在别的医院塞了不少红包,病却越治越重。遇见你,是把你当救命恩人呢。"她压低声音,"其实大家都知道,有时候不收反而让家属不安心。陈主任那边......你也清楚他的规矩。"

林森捏着温热的搪瓷杯,指尖传来的暖意驱不散心底的寒凉。他想起入职时老主任说的话:"当医生最难的不是记住复杂的解剖图谱,是在无数诱惑面前守住本心。"那时他觉得是老生常谈,此刻才懂其中分量。

"我去跟家属说。"他将信封轻轻放在桌上,"心意领了,但钱必须还回去。真想感谢,就好好配合后续治疗,让患者早日康复。"

病房里,患者家属见到林森立刻起身鞠躬。女人眼睛红肿,握着他的手不停颤抖:"林医生,您就是我们家的再生父母!这点心意您一定收下,不然我们夜里都睡不着觉。"

林森耐心解释着医院规定,看着夫妻俩脸上渐渐浮现的惶恐,心里泛起一阵酸楚。他知道在许多患者眼里,红包成了衡量医生用心程度的标尺,这种扭曲的信任像根毒刺,深深扎在医患关系里。

"这样吧。"林森沉吟片刻,"钱我不能收,但我帮你们联系肿瘤科医生,看看能不能调整放化疗方案,减少对心脏的影响。你们把钱留着买营养品,好好照顾他,就是对我最好的感谢。"

夫妻俩对视的瞬间,眼里的惶恐慢慢变成感激。女人抹着眼泪说:"林医生,您真是好人。现在像您这样的医生太少了。"

走出病房时,走廊里几个医生的低语像蚊蚋般钻进耳朵。"听说了吗?昨天那台手术陈主任没搞定,最后还是林森救回来的。""年轻人是厉害,就是太不懂事,抢主任风头。""没看陈主任今天特意表扬他?估计是想拉拢吧。"

林森加快脚步,白大褂下摆扫过走廊的金属栏杆,发出细碎的摩擦声。他推开安全门走进楼梯间,潮湿的空气夹杂着楼下花园的草木清香涌来。靠在冰冷的墙壁上,看着窗外飘落的梧桐叶,一股深深的疲惫突然席卷全身。

手机震动起来,是唐璃的消息:"科里群都在夸你救了疑难病例,晚上请你吃饭庆祝?"

林森嘴角不自觉柔和下来。唐璃是他的大学同学,现在病理科工作,也是这家医院里少数能说心里话的人。他回复:"好,等我值完夜班。"

夜幕降临时,林森拖着灌铅般的双腿来到常去的小餐馆。唐璃已经点好菜,看到他眼下的乌青,心疼地推过一杯热豆浆:"又连轴转了?再这样下去身体要垮的。"

"人命关天,没办法。"林森喝着豆浆,温热的液体滑过喉咙,"不过这病例确实罕见,放疗引起的冠状动脉炎合并心梗,发生率不到万分之一。"

唐璃给他夹了块排骨,眼神里带着担忧:"我听说陈志远把第一作者让给你了?这可不像他的风格。"

"还让我去省医学会发言。"林森皱眉,"总觉得不对劲,他突然变得特别'关照'我。"

"也许是你技术太突出,他想拉拢呢?"唐璃搅动着碗里的汤,"心内科竞争那么激烈,他这个主任位置坐得也不轻松。我听我们科老护士说,陈主任以前不是这样的,刚工作时特别拼,还得过市里的青年岗位能手。"

林森沉默了。他想起陈志远办公室里那些蒙尘的奖杯,想起他偶尔在会上流露出的对纯粹临床时光的怀念。那个曾经眼里有光的年轻医生,是怎么变成现在这样精于算计的科室主任的?体制这把刻刀,究竟改变了多少理想主义者?

"对了,"唐璃突然压低声音,"你们科送的甲状腺癌标本我看了切片,确实有异常炎症细胞浸润,你的判断可能没错。但......"她停顿片刻,"我在切片里发现了奇怪的结晶状物质,像是某种药物残留,具体是什么还得检测。"

林森心里猛地一沉。患者从没提过使用特殊药物,是之前治疗时用的?还是......他不敢深想。

"能查出来吗?"

"有点麻烦,可能需要外送第三方。"唐璃犹豫着,"但这样等于质疑之前的治疗方案,会不会不太好?那患者在别的医院治了半年呢。"

林森看着窗外的霓虹灯,心里掀起惊涛骇浪。追查下去,可能会揭开不堪的黑幕,甚至影响医院声誉。但不查清楚,再遇到类似病例怎么办?医生的职责到底是维护体制稳定,还是追求真相正义?

"查。"他的语气异常坚定,"不管结果如何,我们需要真相。这是对患者负责,也是对自己的职业操守负责。"

唐璃看着他眼里跳动的光,轻轻点头:"我悄悄进行,不让别人知道。"

餐馆里的音乐轻柔流淌,混合着饭菜香气,暂时驱散了医院的沉重。林森看着唐璃认真的侧脸,心里踏实了许多。在这个复杂的医疗体系里,能有这样志同道合的伙伴,或许就是支撑他走下去的微光。

他不知道的是,此刻医院停车场的阴影里,陈志远正看着他们走出餐馆的背影,嘴角噙着一丝意味深长的笑。他拿出手机拨通号码:"帮我查病理科的唐璃,看看她最近在忙什么......越详细越好。"

夜色渐深,城市的灯火像无数双眼睛,注视着医院里的暗流涌动。林森还不知道,他精湛的技术不仅为他赢得声誉,更将他卷入更深的漩涡。这场漩涡的中心,正是他一直想避开的权力博弈与利益纠葛。

回到宿舍时已近午夜,林森躺在床上毫无睡意。脑海里反复回放着手术细节、家属的眼泪、陈志远复杂的眼神,还有唐璃提到的异常结晶。消毒水的气味仿佛还萦绕鼻尖,监护仪的嘀嗒声在耳边挥之不去。

他起身走到窗边,看着急诊楼闪烁的红灯,一股强烈的不安攫住心脏。他知道,从决定追查真相的那一刻起,很多事就回不去了。但他不后悔,因为白大褂口袋里的听诊器还在发热,入职时许下的誓言还在回响——健康所系,性命相托。

月光透过玻璃洒在地板上,清冷如霜。林森轻轻抚摸着胸前的听诊器,金属的冰凉让他更加清醒。明天等待他的,不仅是患者的康复,还有更多未知的挑战。但只要这听诊器还能听到心跳,只要心里的理想还在燃烧,他就会一直走下去。

夜色中的医院沉默而庄严,像一座守护生命的孤岛。无数像林森一样的医生护士,正在用专业与坚守对抗疾病的威胁,也对抗着体制的冰冷。他们的故事,平凡却伟大,微小却闪耀,每天都在这座孤岛上无声上演。

上一章 急诊风波 无影灯边缘最新章节 下一章 药品疑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