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纪人看刘耀文这么坚持,也终于松口了,允许刘耀文接下这一部戏。
刘耀文立刻兴奋的给严浩翔发消息。
刘耀文翔哥!公司同意我接这部戏了!
严浩翔看着刘耀文发来的文字,都能够想象刘耀文现在的表情,他的心也跟着一起跳动,不知道为什么,只要是想象到刘耀文此刻是开心的,他也会跟着开心。
严浩翔太好了,告诉腾哥没?
刘耀文这才发现还没跟腾哥说,又立刻告诉了沈腾这个好消息。
沈腾那边也回应的很快,立刻商量好了签合约的时间。
签好合同之后,沈腾就给刘耀文发来了完整的剧本。
沈腾大概半个月之后开机,这段时间,你可以先把剧本好好看一看背一背。
刘耀文十分激动,又还有些紧张。
刘耀文好!我一定好好看!
沈腾看着他笑了笑。
沈腾不用紧张,这个角色我相信你一定演好。
……
别墅的夜晚安静而温馨。
严浩翔坐在书桌前,有节奏的键盘敲击声像沉稳的心跳,充盈着房间。
刘耀文则半靠在床上,膝上摊开着厚厚的剧本,他看得入神,连呼吸都变得轻缓,只有偶尔无意识低声念出的台词,才打破这一隅的宁静。
两人各忙各的,互不打扰,却又奇异地构成了一个完整而安定的世界。
刘耀文的指尖划过纸张,思绪已经完全被那个属于九十年代边陲小镇的故事攫住。
剧本:《锈镇谜案》
故事背景: 1995年,一个因资源枯竭而逐渐“生锈”的北方工业小镇——“锈镇”。空气中仿佛永远弥漫着煤灰和铁锈的颗粒感。
主要人物:
沈腾 饰演 王德发(草包警长): 原为镇办工厂保卫科干事,因姐夫是副镇长,被塞进派出所当了个挂名警长。肚腩微凸,精通人情世故,业务能力基本为零,人生信条是“多一事不如少一事”。
刘耀文 饰演 林晓阳(阳光下的阴影): 镇上唯一一个被一本大学录取的学生,是大爷大妈口中“顶好的后生”。
……
1990年夏,北方工业小镇“锈镇”被两个消息搅动。
一是镇上出了个杀人案,死的是游手好闲的混混赵老歪,死状挺惨。二是老林家的独苗,林晓阳,收到了省城重点大学的录取通知书。
这可是锈镇这些年头一个正经一本大学生。
林晓阳,十八岁,瘦高,白净,戴一副旧眼镜,是镇上所有家长口中“别人家的孩子”。
他成绩优异,待人礼貌,笑起来有些腼腆。他家境贫寒,母亲早逝,父亲林建国是原炼钢厂的工人,几年前在一次说不清道不明的“设备故障”中成了残废,厂里象征性地赔了点钱后就没了下文。
林家靠着林建国微薄的病退工资和林晓阳假期打零工维持。
儿子考上大学,是林建国灰暗人生中唯一的光。他逢人便说,脸上的皱纹都舒展开来。
小镇的人们也真心为晓阳高兴,仿佛他的出息,也给这个日渐“生锈”的小镇镀上了一层希望的金边。
这桩极其残忍的凶杀案打破了锈镇的平静——镇上的混混“赵老歪”被发现死在废弃的炼钢厂内,死状诡异。
消息像长了翅膀,小镇人心惶惶。上面高度重视,派来了精明干练的年轻女警苏悦监督办案。
王德发被迫赶鸭子上架。可他的查案过程堪称一场闹剧——拿着放大镜在现场像找头发丝一样认真,结果捡起一块锈片说是“重要物证”,因为死者欠了赌债,就断定是债主杀人,完全忽略作案手法是什么,走访调查变成唠家常,收获了一堆“赵老歪不是好东西”,前天看见他跟谁家媳妇吵过嘴”之类的毫无价值的八卦……
而面对苏悦的质疑,他又总能用自己的“江湖逻辑”搪塞过去,比如——“小李同志,你不懂,我们这小地方,破案有时候靠的是感觉,感觉你懂吗?”
苏悦当然不懂……
在这个过程中,林晓阳作为热心群众多次“协助”调查。
他不仅主动提供镇上人员流动信息,还凭借“看过很多侦探录像带”的“知识”,为王德发出谋划策,言语间充满了年轻人的“崇拜”和“好奇”,让王德发颇为受用,直夸“晓阳这孩子,脑子活络,是块当警察的料!”
——————————
今天有宝宝点亮会员,所以加更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