话本小说网 > 古代小说 > 烬上昭华
本书标签: 古代  先婚后爱  宅斗   

第十三章 峡谷鏖战急,烽火传情心相系

烬上昭华

云州西侧的一线天峡谷,怪石嶙峋,寒风如刀。

沈惊寒拄着长枪,半跪在峡谷的栈道上,铠甲上沾满了干涸的血迹,脸上被划开一道口子,血痂凝结在眉骨,更添了几分悍厉。他身后,不足百名士兵同样伤痕累累,却依旧紧握兵器,眼神警惕地盯着前方——那里,北狄的士兵正像潮水般涌来,嘶吼声震得崖壁嗡嗡作响。

“侯爷,粮草只剩下最后一袋了!”副将赵勇嘶哑着嗓子喊道,他的左臂被箭射穿,简单包扎的布条早已被血浸透,“兄弟们都快撑不住了!”

沈惊寒抹去脸上的汗水,抬头看向狭窄的栈道入口。北狄人显然知道他们兵力不足,仗着人多势众,一波接一波地冲锋,摆明了要耗死他们。

“撑不住也得撑!”沈惊寒的声音沙哑却有力,“这是云州的最后一道屏障,丢了这里,北狄的骑兵就能长驱直入,到时候整个云州都要遭殃!”

他想起苏清鸢传来的密信,说北狄可能知道栈道的存在,当时他还心存侥幸,没料到内鬼的动作如此之快——军中负责传递布防的参将竟是太后安插的人,不仅把一线天的底细全盘托出,还偷偷调换了他们的粮草,若不是发现及时,恐怕早就全军覆没了。

“放箭!”沈惊寒一声令下,残存的弓箭手搭箭上弦,箭矢如流星般射向敌群,暂时逼退了北狄的攻势。

趁着这片刻的喘息,赵勇凑过来,低声道:“侯爷,要不……您先走?末将带着兄弟们殿后,总能为您多争取点时间。”

沈惊寒瞪了他一眼:“胡说什么!我沈惊寒什么时候丢下过弟兄?要走一起走,要死一起死!”

他拍了拍赵勇的肩膀,目光扫过身后的士兵——这些都是跟着他出生入死的弟兄,有的还是从京城就跟着他的老家丁,他怎么可能抛下他们?

“再等等。”沈惊寒从怀中摸出那个平安符,指尖摩挲着上面粗糙的纹路,“陛下的援兵应该快到了。”

他不知道苏清鸢为了传递消息经历了多少波折,只知道收到皇帝加急送来的粮草和援兵消息时,心里那股莫名的安定,像极了每次看到她时的感觉。

北狄可汗坐在峡谷外的营帐里,听着前方传来的厮杀声,脸色阴沉得能滴出水。

“废物!连这么点人都拿不下!”他一脚踹翻了面前的矮桌,金银器皿散落一地,“太后不是说沈惊寒身边有内鬼吗?人呢?怎么还没动静?”

站在一旁的太后脸色同样难看。她没想到沈惊寒如此顽强,明明兵力悬殊,粮草不足,却硬是在栈道上守了三天三夜。更让她心惊的是,京中传来消息,王显的人被皇帝一网打尽,她留在京城的最后一点势力也没了。

“可汗息怒。”太后强压下心头的慌乱,挤出一丝笑,“沈惊寒已是强弩之末,撑不了多久了。只要拿下一线天,云州就是囊中之物,到时候直逼京城,还怕皇帝不交出皇位?”

北狄可汗冷哼一声,显然不信她的话:“若是明日再拿不下峡谷,休怪本汗不讲情面!”

太后心里一凛,不敢再多说。她知道,北狄可汗之所以帮她,不过是看中了大靖的土地和财富,一旦她失去利用价值,下场只会比现在更惨。

夜幕再次降临,一线天峡谷的厮杀暂时停歇。北狄人似乎也累了,只在入口处点燃火把,隐隐约约能看到晃动的人影。

沈惊寒让士兵们轮流休息,自己则靠着崖壁,闭目养神。伤口的疼痛让他难以入睡,脑海里反复出现的,竟是苏清鸢的脸——她在廊下看梅的样子,在暖阁里翻账册的样子,还有宫宴上替他挡酒时,那双清澈而坚定的眼睛。

“清鸢……”他低声呢喃,指尖紧紧攥着平安符,“等我回去。”

就在这时,远处忽然传来一阵急促的马蹄声,伴随着熟悉的号角声——那是大靖援军的信号!

“侯爷!是援军!是援军来了!”赵勇激动地大喊,声音里带着哭腔。

沈惊寒猛地睁开眼睛,看向峡谷外。火光摇曳中,一支骑兵如神兵天降,冲破了北狄的阵营,为首的将领手持长枪,正是皇帝派来的镇西将军!

“杀!”沈惊寒猛地站起身,长枪直指前方,“随我冲出去!”

残存的士兵们像是瞬间被注入了力量,跟着他一起呐喊着冲向敌群。援军的到来彻底打乱了北狄的阵脚,他们本就久攻不下,此刻腹背受敌,顿时溃不成军。

沈惊寒一马当先,长枪舞动如龙,所到之处,北狄士兵纷纷落马。他身上又添了新伤,却丝毫感觉不到疼痛,心中只有一个念头——打赢这一仗,回去见她。

京中的苏清鸢是在三日后收到捷报的。

那天她正在核对锦绣阁的账目,掌柜的忽然跌跌撞撞地跑进来,手里挥舞着一张纸,激动得语无伦次:“东家!大捷!云州大捷!侯爷……侯爷打赢了!北狄退了!”

苏清鸢手里的算盘“啪嗒”一声掉在地上,珠子散落一地。她颤抖着接过那张捷报,上面的字迹有些潦草,却清晰地写着:“北狄大败,溃退回境,镇北侯率部追击,斩敌首三万,缴获粮草无数……”

眼泪毫无预兆地涌了上来,模糊了纸上的字迹。她捂住嘴,肩膀微微颤抖,却不是因为难过,而是难以言喻的激动和安心。

他赢了。他平安了。

春桃递过帕子,笑着抹眼泪:“姑娘,您该高兴才是。侯爷马上就要回来了。”

苏清鸢接过帕子,擦了擦眼泪,嘴角却忍不住上扬:“对,该高兴。”

她走到窗边,推开窗户。外面阳光正好,院子里的红梅已经谢了,枝头冒出了嫩绿的新芽。空气里弥漫着春天的气息,清新而温暖。

沈惊寒并没有立刻回京。他需要留在云州处理战后事宜,安抚百姓,重整军备。但他每隔几日,都会给苏清鸢写一封信。

信上的内容很简单,有时是说云州的天气,有时是说军中的趣事,偶尔会提一句想念她做的莲子羹,字迹苍劲有力,却透着几分难得的温柔。

苏清鸢把那些信都小心翼翼地收在一个木匣里,有空的时候就拿出来读。读着读着,脸上就会泛起笑意。她也回信,告诉她侯府一切安好,锦绣阁的生意越来越好,还说京里的桃花开了,等他回来一起去看。

日子在平静中缓缓流淌,京中的气氛也渐渐松弛下来。王显被下狱后,京畿卫重新回到皇帝掌控中,太后党羽的余孽被彻底清除,朝堂上下焕然一新。

只是偶尔,苏清鸢会站在门口,望着通往城外的路,心里默默计算着他回来的日子。

这日傍晚,她正在给沈惊寒写信,忽然听见外面传来一阵喧哗。春桃跑进来,脸上带着惊喜:“姑娘!侯爷……侯爷回来了!”

苏清鸢手里的笔“啪嗒”一声掉在纸上,晕开一小团墨迹。她猛地站起身,几乎是跑着冲了出去。

府门口,沈惊寒穿着一身洗得发白的战袍,风尘仆仆地站在那里。他瘦了些,黑了些,脸上的疤痕还没完全消退,却依旧身姿挺拔,眼神明亮。

看到苏清鸢跑出来,他眼中瞬间涌上笑意,大步向她走来。

“我回来了。”他说,声音沙哑,却带着前所未有的温柔。

“嗯,欢迎回家。”苏清鸢站在他面前,看着他风尘仆仆的样子,眼眶一热,却笑着踮起脚尖,轻轻抱住了他。

他身上带着风沙和阳光的味道,还有淡淡的血腥味,却让她觉得无比安心。

沈惊寒愣了一下,随即紧紧回抱住她,仿佛要将她揉进骨血里。一路的疲惫和艰险,在看到她的那一刻,都烟消云散了。

“清鸢,”他在她耳边低语,“我好想你。”

“我也是。”苏清鸢把脸埋在他的胸口,声音闷闷的,却带着浓浓的情意。

夕阳的余晖洒在两人身上,将他们的影子拉得很长很长。侯府的大门敞开着,里面是温暖的家,外面是安稳的江山。

烽火已歇,硝烟渐散,属于他们的岁月,才刚刚开始。只是他们都知道,经历过这场风雨,彼此的生命早已紧紧缠绕,再也分不开了。

上一章 第十二章 宫墙深几许,危途送信意 烬上昭华最新章节 下一章 第十四章 暮春闲趣,点滴日常蕴温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