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銮殿内,文武百官分列两侧。沈瑶作为女眷,只能站在殿外汉白玉栏杆旁,透过敞开的殿门观望里面的情形。
小太监搬来一张绣墩,低声道:"沈小姐,王爷吩咐给您备的座。"
沈瑶心头一跳,下意识望向大殿深处。萧景翊端坐在龙椅左侧的紫檀木交椅上,玄色蟒袍上的金线在阳光下熠熠生辉,衬得他面容愈发冷峻。他似乎察觉到沈瑶的目光,却连眼皮都未抬一下。
"多谢王爷体恤。"沈瑶轻声道谢,却不敢真的坐下。在这等级森严的皇宫里,任何逾矩行为都可能招来祸端。
殿内,天佑帝高坐龙椅。少年天子不过十二三岁年纪,稚气未脱的面容上强装威严,不时偷瞄身旁的摄政王,显然尚未亲政。
"北狄连破三城,烧杀掳掠,边关告急!臣请即刻发兵十万,征讨蛮夷!"沈巍声如洪钟,抱拳出列。
户部尚书立刻反对:"国库空虚,去年水患已耗去大半存粮,若再兴兵,恐民不聊生啊!"
"难道要坐视北狄铁蹄践踏我大周疆土吗?"沈巍怒目而视。
"沈将军勇武可嘉,但打仗不是光靠蛮力。"一个阴柔的声音响起。沈瑶循声望去,只见一位身着绛紫官服的中年男子缓步出列,面容白净无须,眉眼间透着几分阴鸷。
"赵丞相此言差矣!"沈巍冷笑,"北狄狼子野心,若不迎头痛击,迟早酿成大祸!"
朝堂上顿时分为两派,争论不休。沈瑶注意到萧景翊始终冷眼旁观,修长的手指有节奏地轻叩扶手,仿佛在等待什么。
"够了。"萧景翊终于开口,声音不大却让满朝文武瞬间安静。他凤眼微抬,扫视众人:"吵吵嚷嚷,成何体统。"
沈瑶屏住呼吸。这位摄政王明明比在场多数人都年轻,却自有一股不怒自威的气势,让人不敢直视。
"沈将军。"萧景翊目光转向沈巍,"若派你出征,需多少兵马粮草?多久能退敌?"
沈巍沉吟片刻:"精兵五万,粮草三十万石,三月内必退敌寇!"
"五万?"萧景翊轻笑,"北狄号称十万铁骑,将军以五万对十万,未免托大。"
沈瑶看到父亲额头青筋暴起,生怕他在朝堂上发作,一时情急,脱口而出:"兵不在多而在精!"
清脆的女声在寂静的大殿中格外突兀。所有人的目光齐刷刷投向殿外的沈瑶,包括那位一直神色淡漠的摄政王。
沈瑶顿时涨红了脸。在众目睽睽之下,她进退两难,只得硬着头皮福了福身:"民女失礼,请陛下、王爷恕罪。"
出乎意料,萧景翊并未斥责,反而微微挑眉:"沈小姐似乎对兵法有所见解?"
被那双深邃的凤眼直视,沈瑶心跳如鼓。她深吸一口气,决定豁出去了:"回王爷,民女以为与其劳师远征,不如以守代攻。北狄骑兵虽勇,却不擅攻城。若能加固边关三镇防御,同时派轻骑兵袭扰其粮道,待其师老兵疲,再一举击溃,可事半功倍。"
殿内一片哗然。女子干政本是大忌,更何况是在朝堂之上公然献策。
萧景翊却抬手制止了众人的议论,目光灼灼地盯着沈瑶:"继续说。"
得到鼓励,沈瑶渐渐镇定下来,现代所学的军事历史知识在脑中清晰浮现:"再者,北狄各部并非铁板一块。若能遣使联络西突厥,许以互市之利,使其牵制北狄后方,则可分化敌军,不战而屈人之兵。"
这番言论一出,满朝文武面面相觑。沈巍惊讶地望着女儿,仿佛第一次认识她。
萧景翊眸光微闪,若有所思:"沈小姐此计甚妙。不过..."他话锋一转,"女子议政,有违祖制。沈将军,令媛倒是...别具一格。"
这话听不出褒贬,沈巍连忙告罪:"小女无状,请王爷恕罪。臣回去定当严加管教。"
"无妨。"萧景翊摆摆手,"非常之时,当用非常之策。沈小姐所言,确有可取之处。"他转向天佑帝,"陛下,臣以为可采纳沈将军与沈小姐的建议,折中行事。命沈巍率三万精兵驰援边关,以守为主,同时遣使西突厥,共抗北狄。"
少年天子哪有什么主意,连忙点头:"皇叔所言极是,就依此议。"
退朝后,沈瑶跟在父亲身后,心跳仍未平复。她一时冲动,竟在朝堂上大放厥词,不知会招来什么后果。
"瑶儿。"沈巍突然停步,神色复杂地看着她,"你何时学了这些?为父竟不知你有如此见识。"
沈瑶暗叫不好,连忙解释:"女儿平日爱读父亲书房的兵书,又常听父亲与幕僚议论军务,耳濡目染罢了。"
沈巍将信将疑,还想再问,一个清朗的声音插了进来:"沈将军,沈小姐,别来无恙。"
来人一袭月白锦袍,面如冠玉,眉目含笑,举手投足间尽显皇家气度。
"参见三殿下。"沈巍连忙行礼。沈瑶也跟着福身,心中却警铃大作——三皇子萧景恒,史料记载中与摄政王势同水火的人物,为何主动与他们搭话?
萧景恒温和地扶起沈瑶:"沈小姐不必多礼。方才朝堂上小姐一席话,令本王大开眼界。"他笑容亲切,却让沈瑶莫名感到一丝不适,仿佛被毒蛇盯上的青蛙。
"殿下过奖,民女信口胡言,不足挂齿。"沈瑶低头避开他的目光。
"小姐过谦了。"萧景恒笑意更深,"本王素来仰慕才女,不知可否邀小姐明日过府一叙?本王收藏了不少兵书战策,或可与小姐切磋一二。"
这邀请来得突然,沈瑶正不知如何回应,一个冷冽的声音从身后传来:"三弟好雅兴。"
沈瑶背脊一凉,不用回头也知道是谁来了。
萧景翊不知何时已站在他们身后,玄色衣袍在风中微微摆动,面上依旧看不出喜怒。
"皇兄。"萧景恒行礼,笑容不变,"臣弟正与沈小姐讨论兵法。"
"是么。"萧景翊目光扫过沈瑶,似笑非笑,"沈小姐才学惊人,难怪三弟另眼相待。不过..."他话锋一转,"将军府千金,还是少抛头露面为好。三弟以为呢?"
萧景恒眼底闪过一丝阴翳,旋即笑道:"皇兄教训的是。是臣弟考虑不周。"
气氛顿时凝滞。沈瑶感到两道视线在自己身上交锋,如芒在背。
"天色不早,臣告退。"沈巍适时打破僵局,拉着女儿匆匆离开。
走出宫门,沈瑶才长舒一口气。沈巍却眉头紧锁:"瑶儿,日后离三皇子远些。朝中局势复杂,不是你能掺和的。"
"女儿明白。"沈瑶点头,心中却思绪万千。看来摄政王与三皇子的矛盾已白热化,而将军府似乎正被卷入这场权力争斗。
回府路上,沈瑶撩开车帘,无意中瞥见一道黑影闪过巷口,那双如鹰隼般锐利的眼睛让她心头一震——是萧景翊身边的侍卫!他在跟踪他们?
马车刚停在将军府门前,小荷就急匆匆迎上来:"大小姐,您可回来了!宫里没出什么事吧?"
"能有什么事?"沈瑶勉强笑笑,随丫鬟回到闺房。
一进门,小荷就神秘兮兮地关上门窗,压低声音:"大小姐,您今日在朝堂上献策的事,已经传遍京城了!"
"这么快?"沈瑶愕然。
"可不是!"小荷既兴奋又担忧,"大家都在议论,说沈家大小姐突然开了窍,竟能在朝堂上与摄政王对答如流。"她犹豫了一下,"还有人说...说您这是为了重新引起王爷的注意..."
沈瑶正喝着茶,闻言差点呛到:"什么意思?"
小荷瞪大眼睛:"大小姐您...您不记得了?两年前,您与摄政王曾有婚约,后来因为...因为一些事解除了..."
"什么?!"沈瑶手中的茶盏当啷一声掉在地上,茶水溅湿了裙摆。
难怪萧景翊看她的眼神如此复杂!难怪他会特意给她备座!原来他们之间还有这层关系!
小荷慌忙收拾碎片:"大小姐别激动。这事老爷严禁府里人提起,奴婢也是听厨房王嬷嬷说的。据说当年解除婚约闹得很不愉快,王爷从此再未踏足将军府..."
沈瑶脑中一片混乱。她原以为自己只是随机穿越到一个古代贵女身上,现在看来,事情远非那么简单。这段被刻意隐瞒的婚约,与她穿越至此有何关联?萧景翊对她突然展现的"才华",是怀疑还是好奇?
窗外,暮色渐沉。沈瑶望向皇宫方向,心中升起一个大胆的念头——或许,她该主动会会这位摄政王,弄清楚他们之间的过往。毕竟,要在这个世界生存下去,她必须掌握所有信息,哪怕是最危险的秘密。
"小荷,"沈瑶突然问道,"父亲书房里,可有记载朝廷大事的邸报或文书?"
丫鬟吓了一跳:"大小姐问这个做什么?那些都是机密,老爷从不让人碰的。"
沈瑶微微一笑:"我自有打算。今晚,我要夜探书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