艺术节筹备工作开始后的第三天,马嘉祺发现自己的铅笔盒里多了一张纸条。
"放学后音乐社排练,别迟到哦!——丁程鑫"
字迹工整有力,末尾还画了一个小小的笑脸。马嘉祺将纸条折好塞进课本里,抬头看向正在收英语作业的丁程鑫。阳光透过窗户洒在他的侧脸上,勾勒出一道明亮的轮廓。似乎是感受到了目光,丁程鑫突然转头,对上了马嘉祺的视线。
"别忘了!"他用口型说道,眼睛弯成了两道月牙。
马嘉祺点点头,迅速低下头继续做题。自从开始准备艺术节表演,他和丁程鑫、宋亚轩的接触明显增多。宋亚轩热情似火,丁程鑫则像和煦的阳光,而他自己——马嘉祺自嘲地想——大概就是块顽固不化的冰。
放学铃声响起,同学们三三两两离开教室。马嘉祺收拾好书包,发现丁程鑫还坐在位置上,面前摊开着一本数学练习册。
"你不去排练吗?"马嘉祺问道。
丁程鑫抬头,有些不好意思地笑了笑:"你先去吧,我约了人,晚点过去。"
马嘉祺本想问约了谁,但最终还是点点头离开了。走到音乐社活动室门口,他听到里面传来宋亚轩的歌声和吉他声。推门进去,宋亚轩正坐在窗台上,抱着吉他自弹自唱。
"嘉祺!"宋亚轩跳下来,"程鑫呢?"
"他说约了人,晚点来。"马嘉祺放下书包,"我们先开始?"
宋亚轩撇撇嘴:"又去帮那些学弟学妹了吧。他总是这样,把别人的事看得比自己的还重要。"
马嘉祺疑惑地看着他:"什么学弟学妹?"
"你不知道?"宋亚轩惊讶地瞪大眼睛,"程鑫每周三天放学后都会留下来帮几个高一的学习困难生补习。特别是数学,那几个孩子基础特别差。"
马嘉祺想起丁程鑫桌上那本数学练习册。作为班长,丁程鑫的成绩在班里名列前茅,但数学确实是他相对薄弱的科目。
"他在哪帮他们?"马嘉祺问道。
"通常是图书馆的小会议室。"宋亚轩拨弄着琴弦,"怎么,你想去看看?"
马嘉祺犹豫了一下:"我们先练习吧,等他来了再说。"
一个小时后,丁程鑫才匆匆赶到活动室,额头上还带着细密的汗珠。
"抱歉迟到了!"他气喘吁吁地说,"我们多讲了几道题。"
马嘉祺停下弹琴的手指:"你教他们数学,自己有时间练习吗?"
丁程鑫愣了一下,显然没想到马嘉祺会知道这件事。他擦了擦汗,笑道:"没关系,我可以晚上回家再练。"
"但艺术节只剩两周了。"马嘉祺指出。
"程鑫就是这样,"宋亚轩插嘴道,"上次文化节前夜他还在帮学生会整理材料,结果自己的独唱节目都没时间彩排。"
丁程鑫不好意思地挠挠头:"大家需要帮忙嘛。好了,我们开始排练吧!"
排练进行到一半,马嘉祺突然停下:"丁程鑫,你的第三小节进拍还是不准。"
丁程鑫尴尬地清了清嗓子:"我再试试。"
又尝试了几次,依然不够完美。马嘉祺皱起眉头:"你需要单独练习这个部分。"
"喂,别太苛刻了。"宋亚轩忍不住说道,"又不是专业比赛。"
"但既然要做,就应该做到最好。"马嘉祺坚持道。
丁程鑫看看两人,突然笑了:"你们俩真有意思。嘉祺追求完美,亚轩崇尚自由,而我——"他眨眨眼,"我就在中间找平衡点。"
他转向马嘉祺:"你说得对,我确实需要多练习。不过..."他又看向宋亚轩,"亚轩说得也有道理,我们不是机器,音乐最重要的是表达情感。"
马嘉祺沉默了片刻,点点头:"那我们再来一次。"
这次,丁程鑫的进拍准确多了。排练结束时,天色已经暗了下来。宋亚轩有事先走,马嘉祺和丁程鑫一起收拾乐谱。
"明天放学后,"马嘉祺突然开口,"我能和你一起去辅导那些学弟学妹吗?"
丁程鑫惊讶地抬起头:"你想来?"
"我数学还不错。"马嘉祺轻描淡写地说,实际上他的数学成绩常年保持在年级前三。
丁程鑫的眼睛亮了起来:"那太好了!他们正好需要有人帮忙梳理几何部分的思路。"
第二天放学后,马嘉祺跟着丁程鑫来到图书馆的小会议室。推开门,里面坐着三个高一学生,看到丁程鑫进来,他们立刻露出如释重负的表情。
"丁学长!这道题我们研究了一下午还是不会!"一个扎马尾的女生急切地说。
丁程鑫笑着走过去:"别急,今天我带了位数学高手来帮忙。"
三个学生好奇地看向马嘉祺。他有些不自在地点点头,坐到桌子另一端。
"这位是马嘉祺学长,我们班的数学天才。"丁程鑫介绍道,"今天由他来给大家讲解几何部分。"
接下来的一个小时里,马嘉祺耐心地讲解了几何证明题的思路和方法。他的讲解逻辑清晰,深入浅出,连丁程鑫都听得入迷。
"原来还可以这样理解!"丁程鑫恍然大悟,"我一直死记硬背公式,从来没想过背后的原理。"
马嘉祺看着他闪闪发亮的眼睛,嘴角不自觉地上扬:"数学不是记忆,是理解。"
辅导结束后,三个高一学生千恩万谢地离开了。丁程鑫留下来和马嘉祺一起整理资料。
"你讲得真好,"丁程鑫真诚地说,"比我强多了。"
"你教的方式更亲切。"马嘉祺说,"我只是擅长解题而已。"
丁程鑫摇摇头:"不,你是真的懂怎么把复杂的东西简单化。明天你还来吗?"
马嘉祺点点头:"嗯。"
从那天起,马嘉祺开始定期参与丁程鑫的课后辅导。他发现丁程鑫对待这些学弟学妹格外耐心,会不厌其烦地解释同一个概念,直到他们真正理解为止。这种不求回报的付出让马嘉祺感到不可思议——在他过去待过的学校,很少有人会这样无私地帮助他人。
周五的体育课上,全班进行篮球训练。马嘉祺向来对体育课兴趣缺缺,只是机械地完成老师要求的动作。正当他准备去场边休息时,一阵喧哗声引起了他的注意。
篮球场另一端,几个穿着篮球社队服的学生正围着几个音乐社成员说着什么。马嘉祺眯起眼睛,认出其中一个是宋亚轩。
"你们音乐社就会搞些娘娘腔的艺术,"篮球社为首的高个子男生大声说道,"有本事来场真正的男子汉较量?"
宋亚轩不甘示弱:"刘耀文,你以为打篮球就高人一等啊?"
原来他就是刘耀文,马嘉祺心想。这位篮球社社长在学校颇有名气,据说已经被几所大学的体育特招项目看中。
刘耀文轻蔑地笑了笑:"至少我们靠的是真本事,不是靠脸和花哨的表演。"
"你——"宋亚轩气得脸都红了。
马嘉祺看到丁程鑫快步走过去,挡在宋亚轩前面:"刘耀文,艺术和体育没有高下之分。请你尊重其他社团的活动。"
刘耀文挑了挑眉:"哟,班长大人发话了。那不如这样,你们音乐社派个人出来和我单挑篮球,赢了我就道歉,怎么样?"
周围的学生开始起哄。音乐社的几个成员面面相觑——他们中确实没有篮球打得好的。
"我来。"
一个平静的声音从人群后方传来。众人回头,看到马嘉祺缓步走来。
"嘉祺?"丁程鑫惊讶地看着他,"你不用..."
马嘉祺轻轻摇头,走到刘耀文面前:"三球定胜负。"
刘耀文上下打量着他:"转学生?你确定要替音乐社出头?"
马嘉祺没有回答,只是脱下外套,从旁边拿起一个篮球。
围观的学生越来越多,甚至有几个老师也驻足观看。丁程鑫担忧地站在场边,而宋亚轩则兴奋地掏出手机准备录像。
刘耀文先发球。他一个假动作后快速突破,轻松上篮得分。
"1比0。"他得意地宣布。
马嘉祺没有回应,只是接过球,在手中转了一圈。他运球的姿势突然变得专业起来,几个快速的胯下运球后,他突然起跳投篮——球划出一道完美的弧线,空心入网。
"1比1。"马嘉祺平静地说。
刘耀文的表情变得认真起来。第二球,他使出全力防守,但马嘉祺一个背后运球接转身,干净利落地过了他,轻松上篮得分。
场边爆发出一阵惊呼。丁程鑫瞪大眼睛,不敢相信眼前的一幕。
"2比1,赛点。"马嘉祺说。
刘耀文擦了擦汗:"没想到你还真有两下子。"
决胜球,刘耀文使出浑身解数,几次试图抢断都被马嘉祺巧妙地化解。最后时刻,马嘉祺一个后撤步跳投,球在篮筐上转了两圈,最终落入网中。
"3比1。"马嘉祺放下球,"结束了。"
刘耀文愣在原地,随即大笑起来:"好!我认输!"他走到音乐社成员面前,鞠了一躬:"我为刚才的话道歉。你们音乐社...确实有真本事的人。"
他又转向马嘉祺:"你打球这么好,为什么不加入篮球社?"
马嘉祺摇摇头:"只是偶尔玩玩。"
体育老师吹哨集合,这场意外的对决就此结束。回教室的路上,丁程鑫和宋亚轩一左一右围着马嘉祺。
"你太厉害了!"宋亚轩激动地说,"看到刘耀文那表情了吗?简直 priceless!"
丁程鑫则好奇地问:"你篮球打得这么好,为什么从不说?"
马嘉祺轻描淡写地说:"我父亲年轻时是职业球员,从小教过我一些。"
"那你还会什么我们不知道的?"宋亚轩夸张地比划着,"该不会还是个隐藏的武林高手吧?"
马嘉祺终于忍不住笑了:"没那么夸张。"
这是丁程鑫第一次看到马嘉祺真心的笑容——不是礼貌性的微笑,而是发自内心的、放松的笑容。阳光透过树叶的间隙洒在他的脸上,那双平时冷静自持的眼睛此刻闪烁着温暖的光芒。
午餐时间,马嘉祺像往常一样独自坐在食堂角落。正当他低头吃饭时,一个餐盘"砰"地放在了他对面的位置上。
"介意我们坐这儿吗?"丁程鑫问道,身后跟着端着汤的宋亚轩。
马嘉祺抬头,有些惊讶:"...不介意。"
宋亚轩一屁股坐下:"食堂今天人真多,其他地方都没位置了。"
马嘉祺看了看周围——明明还有很多空位。但他没有说破,只是默默地把自己的餐盘往旁边挪了挪,给两人腾出更多空间。
"嘉祺,你尝尝这个,"丁程鑫夹起一块糖醋排骨放在马嘉祺碗里,"今天食堂最好吃的一道菜。"
马嘉祺愣了一下,轻声道谢。三人就这样有一搭没一搭地聊着,主要是丁程鑫和宋亚轩在说,马嘉祺偶尔回应几句。但奇怪的是,他并不觉得厌烦,反而感到一种久违的...温暖。
艺术节前的最后一周,排练变得紧张起来。马嘉祺对每个细节都精益求精,而宋亚轩则希望能加入更多即兴发挥的元素。丁程鑫常常要在两人之间调解,找到平衡点。
"我觉得结尾部分应该完全按照谱子来,"马嘉祺坚持道,"这样才能保证效果。"
宋亚轩摇头:"但那样太死板了!音乐是活的,应该给观众一些惊喜。"
两人同时看向丁程鑫,等待他的裁决。
丁程鑫思考了一会儿:"这样吧,主体部分按谱子来,但在最后八小节,我们可以适当自由发挥,怎么样?"
马嘉祺和宋亚轩对视一眼,同时点头同意。
排练结束后,丁程鑫被班主任叫去开会。马嘉祺独自走在回家的路上,经过篮球场时,他看到刘耀文还在练习投篮。
"嘿,转学生!"刘耀文喊道,"来一局?"
马嘉祺犹豫了一下,走向球场。
这次的对决比上次更加激烈。两人你来我往,比分交替上升。最终,马嘉祺以微弱优势险胜。
"你真的很强,"刘耀文喘着气说,"如果系统训练,说不定能打职业。"
马嘉祺摇摇头:"我更爱音乐。"
刘耀文笑了:"看得出来。对了,艺术节我会去看你们表演。"
马嘉祺有些意外:"谢谢。"
"其实..."刘耀文突然有些不好意思,"我小时候也学过钢琴。只是后来发现更喜欢篮球。"
马嘉祺恍然大悟:"所以你挑衅音乐社..."
"只是羡慕你们能坚持自己喜欢的东西。"刘耀文挠挠头,"篮球对我来说更像是...不得不走的路。我爸是省队教练,从小就把我往这条路上推。"
马嘉祺理解地点点头。他们又打了一会儿球,直到天色完全暗下来。
回家的路上,马嘉祺想起父亲曾经对他说过的话:"嘉祺,人生就像音乐,既要有严谨的结构,也要有自由的灵魂。"
也许,他一直在追求完美的时候,忽略了音乐最本质的东西——表达与分享的快乐。而丁程鑫和宋亚轩,甚至刘耀文,都在用不同的方式提醒着他这一点。
艺术节的前一天晚上,马嘉祺收到了丁程鑫发来的消息:
「明天加油!不管结果如何,我们已经做得很好了。晚安!」
马嘉祺看着手机屏幕,手指在键盘上停留了很久,最终回复道:
「晚安,明天见。」
简单的五个字,却让他感到一种前所未有的轻松。窗外,星星在夜空中闪烁,明天会是个好天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