艺术节当天,马嘉祺站在后台,透过帷幕的缝隙看向座无虚席的礼堂。观众席上人头攒动,嗡嗡的交谈声像海浪一样一波接一波。他的手指无意识地敲打着大腿外侧,模拟着钢琴的指法。
"紧张吗?"丁程鑫的声音从身后传来。
马嘉祺转过身。丁程鑫已经换好了表演服装——一件深蓝色的衬衫,衬得他的皮肤格外白皙。宋亚轩正在旁边调试吉他,时不时拨动琴弦试音。
"还好。"马嘉祺回答,尽管他的掌心已经微微出汗。
丁程鑫笑了笑,从口袋里掏出一颗糖果:"给,吃点甜的能缓解紧张。"
马嘉祺接过糖果,剥开包装纸放入口中。草莓的甜味在舌尖扩散,确实让他紧绷的神经放松了些。
"下一个节目,高二(3)班,丁程鑫、宋亚轩、马嘉祺,表演原创歌曲《星光》!"
主持人的声音通过扩音器传遍整个礼堂。马嘉祺深吸一口气,跟着丁程鑫和宋亚轩走上舞台。刺眼的聚光灯让他一时看不清观众的面孔,只能感受到无数双眼睛正注视着自己。
他坐到钢琴前,手指轻轻放在琴键上。丁程鑫站在立式麦克风前,宋亚轩抱着吉他坐在高脚凳上。三人交换了一个眼神,马嘉祺点点头,开始弹奏前奏。
清澈的钢琴声像一泓清泉流淌在礼堂中,观众席渐渐安静下来。宋亚轩的吉他声适时加入,为旋律增添了温暖的底色。前奏结束,丁程鑫开始演唱:
"夜空中的星光,看似很近却很遥远,
就像我心中的梦想,闪烁却难以触碰..."
丁程鑫的嗓音清亮而富有感染力,高音部分处理得游刃有余。马嘉祺一边弹琴,一边用余光观察着观众的反应。许多人已经不由自主地跟着节奏轻轻摇摆。
歌曲进入间奏部分,马嘉祺的钢琴独奏开始了。这是整首曲子中最难的部分,快速跑动的音符如同夜空中划过的流星。他的手指在黑白琴键上飞舞,每一个音符都精准而富有感情。
弹到一半时,马嘉祺突然发现钢琴的一个键有些卡顿。他的心跳漏了一拍,但手指没有停下,迅速调整指法避开了那个键,即兴改编了接下来的段落。宋亚轩敏锐地察觉到了变化,吉他的伴奏也随之调整,两人的配合天衣无缝。
丁程鑫重新开始演唱第二段,眼神中闪烁着惊喜——马嘉祺的即兴改编让歌曲更加动人了。最后的高潮部分,三人的声音和谐地融合在一起:
"星光啊星光,请照亮我的方向,
我不再害怕黑暗,因为心中有光..."
最后一个音符落下,礼堂里寂静了几秒钟,随后爆发出雷鸣般的掌声。马嘉祺这才发现自己的后背已经湿透了,但心中涌起一种前所未有的满足感。
三人鞠躬谢幕,台下欢呼声不断。评委席上,一位戴着眼镜的中年男子正专注地在评分表上写着什么,时不时抬头看向丁程鑫,眼中闪烁着若有所思的光芒。
回到后台,宋亚轩兴奋地抱住两人:"我们成功了!那个即兴改编太棒了,嘉祺!"
马嘉祺难得地露出笑容:"是你配合得好。"
丁程鑫拍拍两人的肩膀:"完美团队合作!"
所有节目结束后,颁奖典礼开始。当主持人宣布《星光》获得高中部第一名时,三人相视而笑,一起上台领奖。评委代表特别表扬了他们的原创性和临场应变能力。
"那个卡键的部分,"马嘉祺在台下小声问丁程鑫,"你注意到了吗?"
丁程鑫点点头:"但你处理得太自然了,我敢打赌没人发现那是意外。"
宋亚轩提议去学校附近的小餐馆庆祝。傍晚时分,三人坐在餐馆靠窗的位置,桌上摆满了食物和饮料。
"为我们第一次合作成功,干杯!"宋亚轩举起可乐。
"干杯!"丁程鑫和马嘉祺也举起杯子。
几杯饮料下肚,气氛渐渐热络起来。宋亚轩开始讲述他初中时的一次演出糗事,逗得丁程鑫哈哈大笑。马嘉祺安静地听着,嘴角不自觉地上扬。
"说起来,"宋亚轩突然转向马嘉祺,"你以前在其他学校也参加过这种表演吗?"
马嘉祺的笑容微微僵住。他低头用吸管搅动着杯中的冰块:"没有,这是我第一次和別人合作演出。"
"真的?"丁程鑫惊讶地问,"以你的水平,应该有很多人想和你合作才对啊。"
马嘉祺沉默了片刻,似乎在考虑是否要分享更多。最终,他轻声说道:"我父亲工作调动频繁,我们每两三年就要搬一次家。每次刚熟悉一个地方,就又要离开...所以我不太习惯与人深交。"
丁程鑫和宋亚轩交换了一个眼神。餐馆嘈杂的人声中,他们这一桌突然安静下来。
"那一定很不容易。"丁程鑫最终说道,声音温柔而真诚。
马嘉祺摇摇头,试图让气氛轻松些:"习惯了就好。至少钢琴是一直陪伴我的朋友。"
"现在你还有我们。"宋亚轩直接地说,拍了拍马嘉祺的肩膀,"不管你在哪里,我们都是朋友。"
丁程鑫点点头,眼睛亮晶晶的:"没错。现代科技这么发达,就算你以后搬走了,我们也可以天天视频聊天。"
马嘉祺感到胸口一阵温暖,同时又有些酸涩。他低头喝了一口饮料,掩饰自己微微发红的眼眶:"谢谢。"
回程的路上,三人并肩走在夜色中。街灯将他们的影子拉得很长,交织在一起。马嘉祺突然意识到,这是他第一次在转学后感受到真正的归属感。
周一早晨的升旗仪式上,校长宣布了一个消息:"下个月,我校将举办校园歌手大赛,欢迎同学们踊跃报名。本次比赛将分为个人组和团体组,优胜者将有机会代表学校参加市级比赛。"
仪式结束后,丁程鑫和宋亚轩立刻围住了马嘉祺。
"我们必须参加!"宋亚轩兴 艺术节当天,马嘉祺站在后台,透过帷幕的缝隙看向座无虚席的礼堂。观众席上人头攒动,嗡嗡的交谈声像海浪一样一波接一波。他的手指无意识地敲打着大腿外侧,模拟着钢琴的指法。
"紧张吗?"丁程鑫的声音从身后传来。
马嘉祺转过身。丁程鑫已经换好了表演服装——一件深蓝色的衬衫,衬得他的皮肤格外白皙。宋亚轩正在旁边调试吉他,时不时拨动琴弦试音。
"还好。"马嘉祺回答,尽管他的掌心已经微微出汗。
丁程鑫笑了笑,从口袋里掏出一颗糖果:"给,吃点甜的能缓解紧张。"
马嘉祺接过糖果,剥开包装纸放入口中。草莓的甜味在舌尖扩散,确实让他紧绷的神经放松了些。
"下一个节目,高二(3)班,丁程鑫、宋亚轩、马嘉祺,表演原创歌曲《星光》!"
主持人的声音通过扩音器传遍整个礼堂。马嘉祺深吸一口气,跟着丁程鑫和宋亚轩走上舞台。刺眼的聚光灯让他一时看不清观众的面孔,只能感受到无数双眼睛正注视着自己。
他坐到钢琴前,手指轻轻放在琴键上。丁程鑫站在立式麦克风前,宋亚轩抱着吉他坐在高脚凳上。三人交换了一个眼神,马嘉祺点点头,开始弹奏前奏。
清澈的钢琴声像一泓清泉流淌在礼堂中,观众席渐渐安静下来。宋亚轩的吉他声适时加入,为旋律增添了温暖的底色。前奏结束,丁程鑫开始演唱:
"夜空中的星光,看似很近却很遥远,
就像我心中的梦想,闪烁却难以触碰..."
丁程鑫的嗓音清亮而富有感染力,高音部分处理得游刃有余。马嘉祺一边弹琴,一边用余光观察着观众的反应。许多人已经不由自主地跟着节奏轻轻摇摆。
歌曲进入间奏部分,马嘉祺的钢琴独奏开始了。这是整首曲子中最难的部分,快速跑动的音符如同夜空中划过的流星。他的手指在黑白琴键上飞舞,每一个音符都精准而富有感情。
弹到一半时,马嘉祺突然发现钢琴的一个键有些卡顿。他的心跳漏了一拍,但手指没有停下,迅速调整指法避开了那个键,即兴改编了接下来的段落。宋亚轩敏锐地察觉到了变化,吉他的伴奏也随之调整,两人的配合天衣无缝。
丁程鑫重新开始演唱第二段,眼神中闪烁着惊喜——马嘉祺的即兴改编让歌曲更加动人了。最后的高潮部分,三人的声音和谐地融合在一起:
"星光啊星光,请照亮我的方向,
我不再害怕黑暗,因为心中有光..."
最后一个音符落下,礼堂里寂静了几秒钟,随后爆发出雷鸣般的掌声。马嘉祺这才发现自己的后背已经湿透了,但心中涌起一种前所未有的满足感。
三人鞠躬谢幕,台下欢呼声不断。评委席上,一位戴着眼镜的中年男子正专注地在评分表上写着什么,时不时抬头看向丁程鑫,眼中闪烁着若有所思的光芒。
回到后台,宋亚轩兴奋地抱住两人:"我们成功了!那个即兴改编太棒了,嘉祺!"
马嘉祺难得地露出笑容:"是你配合得好。"
丁程鑫拍拍两人的肩膀:"完美团队合作!"
所有节目结束后,颁奖典礼开始。当主持人宣布《星光》获得高中部第一名时,三人相视而笑,一起上台领奖。评委代表特别表扬了他们的原创性和临场应变能力。
"那个卡键的部分,"马嘉祺在台下小声问丁程鑫,"你注意到了吗?"
丁程鑫点点头:"但你处理得太自然了,我敢打赌没人发现那是意外。"
宋亚轩提议去学校附近的小餐馆庆祝。傍晚时分,三人坐在餐馆靠窗的位置,桌上摆满了食物和饮料。
"为我们第一次合作成功,干杯!"宋亚轩举起可乐。
"干杯!"丁程鑫和马嘉祺也举起杯子。
几杯饮料下肚,气氛渐渐热络起来。宋亚轩开始讲述他初中时的一次演出糗事,逗得丁程鑫哈哈大笑。马嘉祺安静地听着,嘴角不自觉地上扬。
"说起来,"宋亚轩突然转向马嘉祺,"你以前在其他学校也参加过这种表演吗?"
马嘉祺的笑容微微僵住。他低头用吸管搅动着杯中的冰块:"没有,这是我第一次和別人合作演出。"
"真的?"丁程鑫惊讶地问,"以你的水平,应该有很多人想和你合作才对啊。"
马嘉祺沉默了片刻,似乎在考虑是否要分享更多。最终,他轻声说道:"我父亲工作调动频繁,我们每两三年就要搬一次家。每次刚熟悉一个地方,就又要离开...所以我不太习惯与人深交。"
丁程鑫和宋亚轩交换了一个眼神。餐馆嘈杂的人声中,他们这一桌突然安静下来。
"那一定很不容易。"丁程鑫最终说道,声音温柔而真诚。
马嘉祺摇摇头,试图让气氛轻松些:"习惯了就好。至少钢琴是一直陪伴我的朋友。"
"现在你还有我们。"宋亚轩直接地说,拍了拍马嘉祺的肩膀,"不管你在哪里,我们都是朋友。"
丁程鑫点点头,眼睛亮晶晶的:"没错。现代科技这么发达,就算你以后搬走了,我们也可以天天视频聊天。"
马嘉祺感到胸口一阵温暖,同时又有些酸涩。他低头喝了一口饮料,掩饰自己微微发红的眼眶:"谢谢。"
回程的路上,三人并肩走在夜色中。街灯将他们的影子拉得很长,交织在一起。马嘉祺突然意识到,这是他第一次在转学后感受到真正的归属感。
周一早晨的升旗仪式上,校长宣布了一个消息:"下个月,我校将举办校园歌手大赛,欢迎同学们踊跃报名。本次比赛将分为个人组和团体组,优胜者将有机会代表学校参加市级比赛。"
仪式结束后,丁程鑫和宋亚轩立刻围住了马嘉祺。
"我们必须参加!"宋亚轩兴奋地说,"这次可以尝试更多元化的风格。"
丁程鑫点点头:"团体组最少三人,最多七人。我们要不要考虑扩大队伍?"
马嘉祺有些犹豫:"时间安排会不会有问题?"
"放心,我们会协调好的。"丁程鑫保证道,"而且这次比赛准备时间比艺术节长,有足足一个月呢。"
最终,三人决定再次合作参加团体组比赛。午休时间,他们聚在音乐社活动室讨论比赛细节。
"我们需要先确定曲风,"丁程鑫说,"流行?摇滚?还是民谣?"
宋亚轩提议:"不如尝试融合风格?我最近在研究电子音乐和传统乐器的结合。"
马嘉祺思考了一会儿:"可以考虑加入一些古典元素,让音乐更有层次感。"
讨论正热烈时,活动室的门被推开,学生会主席张真源探头进来:"打扰了,我是来通知音乐社关于场地申请的事..."
他的目光落在马嘉祺身上,突然停住了:"咦,你不是上周艺术节上那个弹钢琴的吗?你的表演太棒了!"
马嘉祺礼貌地点点头:"谢谢。"
丁程鑫笑着介绍:"张真源,学生会主席,同时也是我们学校合唱团的领唱。张真源,这是马嘉祺,我们班的新同学。"
"久仰大名。"张真源友善地伸出手,"对了,你们是要参加校园歌手大赛吗?"
宋亚轩点点头:"正在讨论呢。"
"太巧了!"张真源眼睛一亮,"我和科学社的严浩翔也在组队,不如我们合作?他可是个电子音乐高手。"
丁程鑫看向马嘉祺,用眼神询问他的意见。马嘉祺略一思索,点了点头。多些人合作或许能碰撞出更多创意火花。
"好啊,"丁程鑫代表大家回答,"找个时间我们一起聊聊?"
张真源比了个OK的手势:"没问题!我这就去告诉严浩翔这个好消息。"
他匆匆离开后,三人继续讨论比赛的事。马嘉祺发现丁程鑫时不时会看一眼手表,似乎在赶时间。
"你有事?"马嘉祺问道。
丁程鑫点点头:"嗯,我两点半有个...约会。"
宋亚轩了然地笑了:"又去当'小丁老师'?"
丁程鑫做了个噤声的手势,但马嘉祺已经捕捉到了这个信息。上次丁程鑫辅导高一学生是在图书馆,今天却说要"约会",显然不是同一件事。
下午最后一节课结束后,马嘉祺注意到丁程鑫匆匆收拾书包离开了教室。出于好奇,他远远地跟了上去。
丁程鑫穿过主教学楼,来到校园西北角一栋较为老旧的副楼。这栋楼平时很少使用,只有一些社团偶尔会来活动。马嘉祺躲在转角处,看着丁程鑫进入二楼最尽头的一间教室。
他悄悄走近那间教室,从门上的小窗向内望去。眼前的景象让他愣住了——教室里坐着十几个年龄不一的孩子,最小的看起来只有七八岁,最大的也不过十二三岁。他们衣着朴素,有的甚至有些破旧,但每个人都坐得笔直,专注地看着站在讲台上的丁程鑫。
"今天我们继续学习《论语》的章节,"丁程鑫的声音透过门缝传来,"'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谁能告诉我这句话的意思?"
一个小女孩怯生生地举起手:"意思是...学习知识并且经常复习,不是很开心的事吗?"
"很好!"丁程鑫笑着鼓励道,"不过这里的'说'通'悦',是高兴的意思。所以更准确的翻译是..."
马嘉祺屏住呼吸,不想打扰这温馨的一幕。他注意到教室后面的黑板上写着"周末课堂"几个大字,下面还有课程表和时间安排。
一小时后,课程结束,孩子们陆续离开。马嘉祺躲到楼梯拐角,等所有人都走光后,他才走向那间教室。推开门,丁程鑫正在擦黑板,听到声音转过身来。
"嘉祺?"他惊讶地睁大眼睛,"你怎么..."
"抱歉跟踪了你,"马嘉祺诚实地道歉,"我只是好奇你要去哪里。"
丁程鑫放下板擦,有些不好意思地笑了:"被你发现了我的'秘密课堂'。"
"那些孩子是...?"
"附近建筑工人的子女,"丁程鑫解释道,"他们的父母在城里打工,没条件送他们去正规补习班。我和几个志愿者朋友就组织了这个小课堂,周末和每周两天放学后教他们基础知识。"
马嘉祺环顾教室,墙上贴满了孩子们的手工作品和绘画,角落里堆着捐赠的图书和文具。一股暖流涌上心头,他突然理解了为什么丁程鑫总是那么忙,为什么他的书包里总是装着各种教材和练习册。
"你坚持多久了?"马嘉祺问道。
丁程鑫思考了一下:"从高一上学期开始吧。一开始只是教几个孩子,后来口口相传,人越来越多。"他挠挠头,"其实挺不好意思的,我水平有限,只能教些基础的东西。"
马嘉祺摇摇头:"不,这...很了不起。"
他走到黑板前,拿起一根粉笔:"下次我能来帮忙吗?我可以教他们数学和音乐基础。"
丁程鑫的眼睛亮了起来:"真的?那太好了!孩子们一定会喜欢你的。"
两人一起收拾教室,锁门离开时,夕阳已经西沉。走在回主校区的路上,马嘉祺突然问道:"为什么不告诉大家你在做这件事?"
丁程鑫踢着路上的小石子:"一开始是怕做不好,后来...觉得没必要张扬。帮助别人不是为了得到表扬,对吧?"
马嘉祺点点头,心中对这位阳光班长的敬佩又深了一层。
接下来的两周,马嘉祺的生活节奏变得更加紧凑。除了日常学习、音乐社活动和歌手大赛的筹备,他还定期去"周末课堂"帮忙。令他惊讶的是,他并不感到疲惫,反而每天都充满干劲。
期中考试成绩公布那天,丁程鑫兴奋地跑到马嘉祺面前:"嘉祺!我数学考了89分!比上次提高了12分!"
马嘉祺由衷地为他高兴:"恭喜,你的努力没有白费。"
"都是你教得好,"丁程鑫真诚地说,"你那套思维导图方法太有用了。"
放学后,丁程鑫神秘兮兮地拉住马嘉祺:"作为感谢,我要教你一样东西。"
"什么?"
"如何与同学打成一片。"丁程鑫眨眨眼,"我注意到你在班上还是很少主动和人交流。"
马嘉祺想反驳,但不得不承认丁程鑫说得对。尽管与丁程鑫、宋亚轩变得亲近,他在班上其他同学面前仍然保持着一贯的疏离。
"先从简单的开始,"丁程鑫说,"明天早自习前,试着和坐在你前面的李敏打招呼。"
马嘉祺皱眉:"就...直接说'早上好'?"
"没错!"丁程鑫拍拍他的肩,"然后慢慢扩展到其他人。相信我,大家其实都很想和你交朋友,只是你总是一副'生人勿近'的样子。"
马嘉祺半信半疑,但还是决定试一试。第二天早晨,当李敏走进教室时,他鼓起勇气说了声"早"。李敏明显愣了一下,随即露出灿烂的笑容:"早上好,马嘉祺!"
这简单的互动让马嘉祺一整天都心情愉悦。他开始尝试与更多同学交流,发现正如丁程鑫所说,大家都很友善。物理小组讨论时,他甚至主动提出了自己的观点,赢得了组员的赞同。
周五的歌手大赛筹备会议上,张真源带来了严浩翔。这位科学社社长戴着黑框眼镜,言谈举止透着理性与精确。当讨论到音乐编排时,他提出的电子音效方案让马嘉祺眼前一亮。
"我们可以用声波模拟器创造出宇宙空间的效果,"严浩翔推了推眼镜,"再配合马嘉祺的钢琴,会产生奇妙的化学反应。"
宋亚轩兴奋地拍手:"太酷了!这绝对能让我们的表演脱颖而出。"
会议结束时,五人已经初步确定了表演方向和各自分工。马嘉祺负责钢琴和部分编曲,丁程鑫是主唱,宋亚轩负责吉他和和声,严浩翔负责电子音效和科技元素,张真源则承担了低音和声及团队协调工作。
回家的路上,丁程鑫和马嘉祺并肩走着。春风拂过脸颊,带着淡淡的花香。
"感觉怎么样?"丁程鑫问道,"一下子多了两个队友。"
马嘉祺想了想:"比想象中好。严浩翔的想法很有创意。"
"是吧?"丁程鑫笑道,"每个人都能带来不同的色彩。对了,明天下午'周末课堂'有音乐课,你准备好了吗?"
马嘉祺点点头。他为孩子们准备了一些简单的音乐游戏和基础乐理知识,还打算教他们用口琴吹奏《小星星》。
走到分岔路口,两人该各自回家了。丁程鑫突然说:"嘉祺,你知道吗?你变了很多。"
马嘉祺挑眉:"有吗?"
"嗯,"丁程鑫认真地说,"你比以前开朗多了,笑容也多了。我很高兴看到这样的变化。"
马嘉祺愣住了。他从未想过自己的变化会如此明显,更没想到丁程鑫会如此关注他的一举一动。一股暖流涌上心头,他突然很想感谢眼前这个阳光般温暖的男孩。
"谢谢你,程鑫。"他轻声说,"为了一切。"
丁程鑫似乎理解了他话中的深意,笑着摇摇头:"朋友之间,不需要说谢谢。"
路灯下,两个少年的影子被拉得很长,交织在一起,指向远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