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尘封的信
林薇推开老家那扇嘎吱作响的木门时,一股混合着霉味和陈年灰尘的气息扑面而来。她是在清理去世多年的叔叔林建国的遗物时,发现那个藏在地板夹层里的硬纸盒的。盒子里只有一样东西——一封泛黄的、写着“林薇亲启”的信。
她认得那字迹,正是叔叔的。这封信,像一枚沉入水底多年的定时炸弹,此刻突然浮出水面。
叔叔林建国是十年前自杀的。在一个平常的午后,他把自己关在书房里,用一把猎枪结束了生命。警方在现场找到了一份简单潦草的遗书:“生活无望,了无牵挂。林建国绝笔。” 没有解释,没有多余的话。这突如其来的悲剧让林家蒙上阴影,也让当时年仅十八岁的林薇倍感悲痛与不解。在她印象里,叔叔是个沉默但坚韧的人,从未流露过厌世情绪。
十年过去了,她早已搬离小镇,过着平静的生活,直到这次应母亲要求回来处理老宅。眼前的这封新发现的信,署名日期正是他自杀前一周,却被小心翼翼地藏起,从未示人。
怀着剧烈的心跳,林薇拆开了信封。
里面的内容,却让她如坠冰窟:
> “薇薇:
> 当你看到这封信时,我大概已经不在了。原谅叔叔的懦弱,但有些事,我实在无力承受。
> 我并非自己走上绝路,是**他们**逼我的。
> 十年前那笔‘意外之财’,根本就是个精心设计的陷阱。我无意中看到了不该看的,听到了不该听的。关于‘海湾工程’,关于那些被埋在烂泥下的真相…还有王强。
> 王强不是失踪了,他是被灭口了!就在废弃的灯塔下面!而我,成了替罪羊。
> 他们一直在监视我。信不能藏在家,不能寄给你,只能放在这个只有你知道的老地方。薇薇,保护好这封信!它会揭开所有的谎言。
> 如果我出了‘意外’,找到当年在码头跟我搭档的‘老赵头’。他或许知道点什么。记住,别相信任何人!尤其是……
> (后面似乎有涂改又被刮掉的痕迹,字迹极其混乱、用力)
> 要小心……”
>
——绝望的林建国,绝笔
信末没有写完,只有一大团杂乱的划痕和一个未写完的句子“要小心”。林薇的手指因为用力而指节发白。海湾工程?王强?老赵头?这些名字像重锤一样砸在她的心上。叔叔的死竟然不是自杀?另有隐情?甚至牵扯到谋杀?
一种冰冷的恐惧攫住了她。那份警方认定的“自杀遗书”瞬间显得无比可疑。为什么只有一份潦草的遗书公开了?这份埋藏起来的真实遗书,里面提到的名字和事件,指向什么惊天秘密?那个被涂改掉的“要小心……”后面,到底是谁?
——阴影中的窥探
小镇滨海,名叫“望月湾”。十年前,镇政府牵头启动了一个叫“海湾明珠”的旅游开发项目,林建国当时在负责港口部分物料运输。而信中提到的“王强”,是叔叔当时的工友,在项目动工后不久就“失踪”了,活不见人死不见尸,成了小镇一桩悬案。
林薇找到了在码头附近经营小杂货铺的“老赵头”。老人独居,耳朵不好,身体佝偂。听到“林建国”的名字,浑浊的眼睛闪过一丝异样,随即是浓得化不开的恐惧。他摆着手,声音嘶哑:“不晓得,我啥都不晓得!建国是好娃子……可他惹了不该惹的麻烦。你……你快走吧姑娘,这事儿早就翻篇了!”
林薇刚掏出的信还没递过去,老赵头就猛地关上了店铺的小窗,任凭林薇怎么叫喊也不再回应。但关门瞬间,林薇分明瞥见老人眼中那抹强烈的提醒和惊慌。他不是不知道,是恐惧压倒了良知。
当林薇满腹疑云地回到镇上暂住的旧旅馆时,她感到脊背发凉——似乎有一双眼睛在暗处盯着她。房间里有极细微的翻动痕迹,行李没有被打开,但感觉位置不太对。她检查了藏在枕头下的那封关键遗书,还在。是她多疑吗?
她想起叔叔信中那句“信不能藏在家”以及“他们一直在监视我”。难道十年前窥探叔叔的那双眼睛,现在盯上了自己?
接下来几天,林薇开始小心地走访当年与“海湾明珠”项目有关的人。镇政府的档案室显示项目当年因为不明原因一度停滞,最后草草收场。她找到当年的项目经理李达,如今已是区里某个部门的副职。提到林建国和王强,李达的笑容略显僵硬,言辞闪烁,只说是意外和失踪,并劝慰林薇不要沉溺于过去的痛苦。
就在她从李达办公室出来,准备过马路时,一辆黑色的旧轿车毫无征兆地加速朝她冲来!尖锐的刹车声刺破空气,轮胎摩擦地面冒起青烟。千钧一发之际,林薇几乎是凭本能向旁边扑倒,车子擦着她的身体呼啸而过,扬长而去。
这不是意外!林薇心脏狂跳,瘫坐在路边,冷汗浸透了衣服。叔叔信中的警告变成了现实——“他们”还在!而且知道了她的调查!
——灯塔下的秘密
那次“意外”如同催化剂,彻底打破了林薇内心的侥幸。恐惧变成了愤怒的燃料。她想起了叔叔遗书中关键的地点——废弃的灯塔,王强的葬身之处。
望月湾的灯塔早已废弃多年,孤悬在偏僻的海角上。夜晚来临,阴云密布,只有呼啸的海风和不远处海浪拍打礁石的沉闷声响。林薇打着手电,深一脚浅一脚地靠近那座锈迹斑斑的钢铁骨架。灯塔底部有个小平台,过去是存放杂物的地方。
借着微弱的光线,林薇在布满苔藓和海蛎子壳的角落里,发现了一块有明显挖掘痕迹的空地。地面比其他地方松软。她用找到的一截生锈铁条奋力挖掘。铲开的土块带着浓重的咸腥味。
铁锹在泥土中似乎触碰到了什么硬物。林薇的心提到了嗓子眼。她小心翼翼地继续挖。
先是露出一小片腐烂的布片,然后是……一只半腐的白骨手掌!
林薇倒吸一口凉气。这就是王强!叔叔遗书里说的是真的!他被埋在这里!
就在这时,一个阴冷的声音从她身后响起:“真不简单啊,小林丫头。费了这么大劲,还是被你找到了。”
林薇猛地回头!手电筒的光圈里,赫然照出一张熟悉而此刻显得分外狰狞的脸——李达!他手里握着一把锃亮的扳手,眼神冷漠,嘴角却挂着一丝残酷的笑意。
“果然是你!”林薇握紧了手中的铁条,身体微微颤抖,“叔叔也是你杀的?”
李达嗤笑一声:“哼,林建国那个不知好歹的东西!海湾明珠项目当年多好的机会,只要大家都守规矩,闷声发财就行!偏偏你叔叔不知天高地厚,和那个多嘴的王强,非要查什么账!账能是他们查的吗?牵扯多少人?王强不识相,让他‘失踪’算便宜他了。你叔叔?我们本想拉他下水,可他骨头硬,油盐不进,还写了那破信说要告发!”
李达一步步逼近,扳手在黑暗中反射着危险的光。“他把信藏在你们家老宅的地板下?哼,真够精的。可惜,我们当年就发现他不对劲,一直盯着他。他死后,我们把那房子翻了个底朝天,就是没找到那封信!我们以为他藏到了别处,或者烧了……真没想到,十年后,被你翻出来了!还让你顺着线索摸到了这里!”
林薇明白了:“那封公开的遗书,是你们伪造的?为了掩盖谋杀,把他伪装成自杀!”
“聪明!”李达狞笑,“可惜,聪明人通常活不长。林建国是这样,现在,你也是!”
他挥起扳手,猛地砸向林薇!
林薇早有防备,下意识地向旁边一滚,同时用手中的铁条狠狠扫向李达的腿!李达吃痛,闷哼一声,动作一滞。林薇借机爬起,毫不犹豫地向海边悬崖方向跑去!她知道那里有一条陡峭但熟悉的小路!
李达咆哮着追了上来。林薇的体力几乎耗尽,就在李达的手即将抓住她的衣领时,刺耳的警笛声划破了夜空!红蓝光芒在远处急速逼近!
——水落石出与未竟的涂鸦
警方的出现,源于林薇的谨慎。在去找李达“聊天”之后,特别是经历了那次“交通意外”后,她就将自己掌握的证据(那份隐藏遗书的内容、老赵头的恐慌反应、甚至偷录了李达在办公室的部分谈话)以及怀疑全部匿名寄给了市里的专案举报邮箱。在冒险来灯塔前,她也拨通了一个紧急联系人的电话(是母亲家的一位老刑警邻居)。
李达面如死灰地被警方铐走。根据他的初步口供和随后展开的深入调查,真相逐渐浮现:
十年前,“海湾明珠”项目实际上成了个巨大的贪腐漏斗。以李达为代表的镇上和区里几个关键人物(信中被涂掉的,很可能就是其中几个名字),利用职权,大肆侵吞工程款、非法倒卖批文和地皮。林建国和王强在一次偶然机会,接触到了一些核心的非法账目证据。王强想要举报,很快被“处理”并埋尸灯塔下,以此警告林建国。林建国愤怒又恐惧,他不敢报警(因为信不过),但内心良知备受煎熬,写下了遗书藏匿起来,希望能给林薇留下线索,揭穿这一切。然而,他的异常还是被李达等人察觉。为了灭口,他们伪装了林建国自杀的现场,并伪造了一份简单潦草的“遗书”放在明处。
林建国在最后时刻,肯定预感到危险临门,才在信的末尾涂掉了一些名字(可能是怕信万一被提前发现),并疯狂地试图写下“要小心李达”之类的警告,却最终没能完成,只留下那片触目惊心的涂改和那个惊心动魄的“要小心……”。
法庭上,李达和其背后的整个贪腐链条被连根拔起,受到了法律的严正审判。那些被掩盖在“海湾工程”烂泥之下的污垢和罪恶,终于被暴露在阳光之下。
林薇站在叔叔的墓前。她带来了那封迟到了十年的真实遗书。海风轻拂,带来淡淡的咸味。她把遗书点燃。橘黄色的火焰跳跃着,将那些承载着沉重秘密和鲜血的字迹一点点吞噬,最终化为灰烬,随风飘散。
“安息吧,叔叔。”林薇轻声说。真正的告慰,不是仇恨的循环,而是用法律撕开了那密不透风的黑暗,还死者和生者一个迟来的、沉重的公道。
那些未被写完的“要小心……”,连同逝者的血泪,都化成了后人凝视深渊时,心头永不磨灭的警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