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历翻到十二月,北京的气温骤降,寒风卷着枯叶在校园里打转。林磊儿站在校门口,呼出的白气在眼镜上凝结成一层薄雾。他看了看手表——七点二十五,乔阳通常会在这个时间出现。
远处,一个裹着红色围巾的身影小跑着接近。即使隔着老远,磊儿也能认出那是乔阳——她跑步时总是习惯性地把书包背在单肩,另一只手按着围巾防止它飞走。
乔阳"抱歉,起晚了!"
乔阳气喘吁吁地停在磊儿面前,鼻尖冻得通红,"昨晚复习到太晚。"
磊儿摇摇头表示没关系,从口袋里掏出一个暖手宝。
林磊儿"给,暖暖手。"
乔阳惊讶地接过,温暖立刻从指尖蔓延到全身。
乔阳"你什么时候买的?"
林磊儿"昨天。"
磊儿没有说他是特意为她买的,在看到天气预报说要降温后。也没有说他在便利店挑了半小时,才选中这个不会太女孩子气的深蓝色。
乔阳把暖手宝捂在脸颊上,眼睛弯成两道月牙。
乔阳"谢谢,小导师。"
自从确定要去瑞士后,乔阳似乎更珍惜在北京的每一天。她不再抱怨寒冷的早晨,不再为繁重的作业皱眉,甚至对物理老师额外布置的难题也欣然接受。磊儿知道,她是在用这种方式积累回忆,为即将到来的分离做准备。
乔阳"我爸改签了机票。"
走向教室的路上,乔阳突然说。
乔阳"改到元旦后了。"
磊儿的心跳漏了一拍。
林磊儿"那...多待一周?"
乔阳"嗯,1月5号的航班。"
乔阳踢开脚边的一片枯叶
乔阳"这样我能参加完学校的元旦晚会再走。"
磊儿点点头,心里计算着——1月5日,比原计划多了七天。多出的一周像是意外之财,让他既惊喜又苦涩。惊喜是因为能多相处七天,苦涩是因为七天后依然要面对分离。
教室里已经坐满了早读的同学。高三的学习氛围比之前紧张了许多,连平时最活跃的方一凡也埋头在题海中。磊儿和乔阳的座位附近却形成了一个奇特的安静圈——自从他们双双通过物理奥赛初赛后,同学们似乎默认这对"学霸CP"需要特殊的学习空间。
乔阳"今天放学后要讨论元旦晚会的节目。"
乔阳脱下围巾,抖落上面的寒气。
乔阳"我们班出什么节目好呢?"
磊儿刚想说自己不擅长这种活动,物理老师就走进教室宣布了一个消息。
万能"同学们,物理奥赛复赛成绩出来了。我们学校有两名同学进入决赛——林磊儿和乔阳。"
教室里爆发出一阵掌声和口哨声。方一凡转身冲磊儿竖起大拇指,而乔阳惊讶地瞪大眼睛。
乔阳"我们都进了?"
万能"决赛在1月20日,寒假期间。"
物理老师继续说。
万能"不过乔阳同学那时已经..."
她停顿了一下,显然知道乔阳要转学的事。
乔阳"没关系,"
乔阳平静地说。
乔阳"我会在日内瓦参加决赛。组委会允许跨国参赛。"
磊儿转头看她,乔阳回以一个坚定的微笑。即使分隔两地,他们依然会在同一天参加同一场比赛——这个想法让磊儿心里涌起一股暖流。
放学后的班会上,班长宣布了元旦晚会的分工。磊儿和乔阳被分到装饰组,负责布置教室和舞台背景。
万能"我们需要设计一个星空主题的背景。"
万能班长指着黑板说"听说你们俩在科技节做的光绘装置很棒,能不能改装一下用在晚会上?"
乔阳眼睛一亮。
乔阳"完全可以!我们还可以增加一些星座图案..."
磊儿看着她兴奋的侧脸,想起他们第一次合作时的场景。那时的乔阳还是个刚转学来的陌生同学,现在却已经成为他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想到三周后她就要离开,磊儿胸口一阵发闷。
接下来的几天,他们每天放学后都留在学校改装装置。磊儿负责电路部分,乔阳则设计新的星座模板。工作到深夜成了常态,保安已经认识他们,总会特意留一盏灯不关。
周四晚上,距离晚会还有三天,他们的装置终于完成。乔阳按下开关,整个教室瞬间变成一片星空,银河缓缓流动,十二星座依次亮起又暗下。
乔阳"完美!"
乔阳欢呼,不小心碰倒了磊儿的书包。书本和笔记本散落一地。
乔阳"抱歉!"
她赶紧蹲下帮忙收拾。
磊儿突然想起什么,慌忙冲过去。
林磊儿"我、我自己来!"
但已经晚了。乔阳手里拿着那本黑色笔记本——不是课堂笔记,而是他私人的那本。书页正好翻到最新的一页,上面密密麻麻记录的不是物理公式,而是一些看似随意的文字:
"11月28日,乔阳说想看下雪天的故宫。"
"12月3日,乔阳喜欢喝加双份奶油的摩卡。"
"12月10日,乔阳的围巾是红色的,像圣诞老人的帽子。"
...
磊儿僵在原地,血液冲上耳朵。这是他最私密的习惯——记录重要的人和事。妈妈去世后,这个习惯成了他与世界保持联系的方式。而现在,乔阳看到了这本他从未示人的笔记本。
乔阳没有立即说话,而是轻轻翻动页数。前面几页确实都是物理笔记,但越往后,关于她的记录就越多——她喜欢的食物,她说过的有趣的话,他们一起看过的星星日期...甚至还有几页尝试写诗却最终划掉的痕迹。
乔阳"这是..."
乔阳的声音很轻,但没有惊讶或厌恶,只有一种磊儿读不懂的情绪。
林磊儿"我...我只是..."
磊儿结结巴巴地解释,却找不到合适的词语。
乔阳合上笔记本,递还给他。
乔阳"你记性真好。"
她微笑着说,但眼神里有更多东西。
乔阳"我都忘了自己说过想看雪天的故宫。"
磊儿接过笔记本,手指微微发抖。他本以为乔阳会嘲笑他或觉得他奇怪,但她似乎...接受了这个习惯?
乔阳"走吧,很晚了。"
乔阳关掉装置,收拾书包,表现得好像什么都没发生过。
回家的路上,两人比平时安静。磊儿不断偷瞄乔阳的侧脸,想看出她的真实想法,但她只是专注地看着前方的路,嘴角挂着一丝若有若无的微笑。
第二天早上,乔阳在校门口等磊儿时,手里拿着两杯咖啡。
乔阳"给你的。"她递过一杯"黑咖啡,不加糖,就像你喜欢的那样。"
磊儿接过咖啡,惊讶地发现乔阳记得他的口味——虽然他确信自己从未特意提起过。
林磊儿"你怎么知道..."
乔阳"观察。"
乔阳眨眨眼,抿了一口自己的摩卡。
乔阳"就像某个记录我每句话的人一样。"
磊儿的脸瞬间红了。乔阳没有生气,反而在用他的方式回应他。这个认知让他的心跳加速,咖啡差点洒出来。
元旦晚会前一天,装饰组工作到很晚。磊儿和乔阳负责最后的调试,确保所有灯光和投影都能在晚会上完美运行。教室里只剩下他们两人,窗外的雪静静飘落,为夜晚增添了一丝梦幻气息。
乔阳"试试这个。"
乔阳递给磊儿一个U盘。
乔阳"我加了点新东西。"
磊儿插入电脑,发现是一段新的星空动画——银河缓缓流动,最终形成两个相连的星座图案:天琴座的织女星和天鹰座的牛郎星,中间横贯着银河。
林磊儿"牛郎织女?"
磊儿轻声问。
乔阳点点头。
乔阳"中国版的夏季大三角故事。"
乔阳她指着投影。"你看,即使被银河分开,他们每年七夕还能相见。"
磊儿转头看她,发现乔阳的眼睛在星光投影下闪闪发亮。他想说些什么,关于分离,关于重聚,但所有词语都卡在喉咙里。
最终,他只是轻轻点头
林磊儿"很美。"
乔阳"对了,你的决赛准备得怎么样了?"
乔阳转移话题,开始收拾工具。
磊儿帮她折叠电线。
林磊儿"还行。张老师给了我一些往届试题..."
乔阳"我帮你整理了一些重点。"
乔阳从书包里拿出一个文件夹。
乔阳"考虑到我们可能没时间一起复习了。"
磊儿接过文件夹,翻开第一页,发现是工整的知识点总结和解题技巧。乔阳的字迹清晰有力,重点部分还用红笔标出。这显然花了不少时间。
林磊儿"谢谢。"
他轻声说,喉咙发紧,"这...这太周到了。"
"互相帮助嘛。”乔阳笑着拍拍他的肩。
乔阳"毕竟你是我的小导师。"
他们关掉装置,锁好教室门。走廊里安静得只有他们的脚步声。雪依然在下,校园里的树木披上了银装。
乔阳"要一起走回去吗?"
乔阳提议。
乔阳"雪天散步挺好的。"
磊儿点点头。他们并肩走在雪中,没有打伞,任由雪花落在头发和肩膀上。乔阳突然伸手接住一片雪花,看着它在掌心融化。
乔阳"北京下雪真美。"
她轻声说,"日内瓦也会下雪,但不一样..."
磊儿知道她在想什么——这可能是她在北京看到的最后一场雪。他下意识地掏出手机,拍下了这一刻的乔阳——仰头看雪,睫毛上沾着雪花,嘴角带着若有若无的微笑。
乔阳"偷拍?"
乔阳挑眉看他。
林磊儿"留...留个纪念。"
磊儿结结巴巴地解释。
乔阳没有生气,反而凑近看照片。
乔阳"发给我吧。"
然后她也拿出手机,对着磊儿拍了一张
乔阳"这样公平了。"
他们继续走着,雪越下越大。路过一家便利店时,乔阳突然说
乔阳"等我一下。"
她跑进去,不一会儿拿着两罐热奶茶出来。
乔阳"暖暖身子。"
她递给磊儿一罐
乔阳"红豆味的,你应该喜欢。"
磊儿接过奶茶,惊讶于她对细节的记忆。他确实喜欢红豆味,但只在一次偶然的聊天中提过。现在他明白了——乔阳也有自己的方式记录关于他的点滴,就像他那本笔记本一样。
回到家,磊儿发现书包侧袋里多了样东西——他的黑色笔记本。他确信自己把它放进了主隔层,但现在它出现在侧袋,而且似乎比之前厚了一些。
他小心地取出笔记本,翻开最后一页,发现多了一段文字。不是他的笔迹,而是乔阳那种优雅的斜体字:
"无论相隔多远,你都是我心中最亮的星。就像天琴座和天鹰座,即使被银河分开,依然彼此守望。——你的小太阳"
磊儿盯着这行字看了很久,手指轻轻抚过纸面,仿佛这样就能感受到写下这些文字时的乔阳。他翻到扉页,发现乔阳还在那里画了一个小小的笑脸和一颗星星。
元旦晚会当天,整个学校洋溢着节日气氛。磊儿和乔阳早早到校做最后检查。他们的星空装置成为全场焦点,当灯光熄灭,银河在教室天花板上流动时,所有人都发出惊叹。
万能"太美了!"班长赞叹道,"你们俩真是绝配。"
磊儿和往常一样红了脸,但这次他没有否认。乔阳则大方地笑笑,偷偷碰了碰磊儿的手指,像是一个秘密的认可。
晚会结束后,同学们陆续离开。磊儿和乔阳留下来收拾装置。教室里只剩下他们和几个值日生,欢庆后的寂静显得格外明显。
乔阳"成功了。"
乔阳抚摸着装置说
乔阳"我们的第二个合作项目。"
磊儿点点头。第一个是科技节的声控光绘,现在是元旦晚会的星空投影。不知道会不会有第三个、第四个...即使分隔两地,他们依然可以通过某种方式继续合作。
乔阳"我有个想法。"
收拾完装置,乔阳突然说
乔阳"关于决赛的。"
林磊儿"什么想法?"
乔阳"我们可以每天同步复习,就像一起学习一样。"
乔阳的眼睛闪闪发亮
乔阳"虽然有时差,但总能找到共同时间。我们可以视频讨论题目,分享笔记..."
磊儿的心跳加速。乔阳在计划未来,一个包括他在内的未来,即使她将在地球的另一端。
林磊儿"好。"
他简单回答,但眼神传达的远不止这个字。
走出校门时,雪又开始下了。乔阳仰头看着飘落的雪花,突然说
乔阳"磊儿,我有点害怕。"
林磊儿"怕什么?"
乔阳"怕到了新环境...又变成一个人。"
她轻声说
乔阳"怕没有人和我讨论物理到深夜,没有人记得我喜欢什么..."
磊儿想说"我会一直记得",但觉得这太矫情。
于是他换了一种方式
林磊儿"你可以每天告诉我日内瓦的天气,你看到的风景,你学到的新知识...就像没有离开一样。"
乔阳转头看他,雪花落在她的睫毛上
乔阳"你会听吗?"
林磊儿"我会记录。"
磊儿认真地说,指了指自己的心口
林磊儿"在这里。"
乔阳的眼睛湿润了,但她很快眨掉那层水雾,露出微笑
乔阳"那我们约定好了?"
林磊儿"约定好了。"
他们站在雪中,头顶是同一片飘雪的天空,心中装着同一个温暖的约定。距离乔阳离开还有五天,但磊儿已经感觉到,有些联系是无法被距离切断的——就像牛郎星和织女星,隔着银河却永远相望。
接下来的情节可能会围绕以下发展展开:
机场安检口的转身:当乔阳的行李箱通过安检传送带,她突然转身跑回磊儿身边时,那句被广播声淹没的话语究竟是什么,而那张匆忙塞进他手心的纸条上又写着什么足以改变一切的文字?
深夜越洋来电:凌晨三点的电话铃声撕裂寂静,听筒那端传来乔阳哽咽的声音和一句"我做不到",而此刻她窗外的日内瓦大雪与北京星空形成怎样残酷的对比?
父亲意外的决定:乔阳父亲为何在最后一刻改变主意独自赴任,而那个让乔阳欣喜若狂飞奔回学校的消息又将如何打破两人之间最后的心理防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