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务室的门被暴力推开时,林夏正在给邬童换药。校医刚打的石膏还泛着湿气,邬童的右手悬在胸前像个笨拙的雕塑。
"教练说下周友谊赛照常。"沙婉气喘吁吁地举着手机,"谭浩推荐了职业青训队的替补投手!"
屏幕上的少年眉眼锋利,锁骨下方纹着罗马数字Ⅶ——去年全国青少赛MVP,周叙。
邬童的石膏手指突然收紧,发出令人牙酸的摩擦声。林夏注意到他太阳穴暴起的青筋——这个周叙,正是三年前用触身球把他砸成脑震荡的人。
训练场上的空气粘稠得能拧出水。周叙的投球像出膛的子弹,在挡网上砸出蛛网状的裂痕。他摘下帽子向林夏致意时,露出耳后崭新的月亮岛校徽纹身。
"久仰。"他的声音像砂纸打磨金属,"听说你能接住邬童的指叉球?"
林夏调整着护具,闻到对方护腕上刺鼻的松香剂——职业选手用来增强握力的违禁浓度。
"听说你只会投触身球?"
周叙的笑容僵在脸上。场边传来快门声,谭浩正举着手机录像,镜头刻意对准邬童打了石膏的手。
器材室弥漫着浓烈的中药味。邬童用左手暴力拆开快递箱,里面滚出十个不同型号的左手投球手套。
"你什么时候学会的左手投球?"林夏抓起一个手套,内衬还带着仓库的霉味。
邬童没回答。他翻开手机相册,展示一段模糊的居家监控——深夜的客厅里,少年对着墙壁练习左手投球,脚边散落着止痛药和冰袋。日期显示是去年全国赛前夕。
"脑震荡后遗症。"他轻描淡写,"右手偶尔会失准。"
林夏突然想起他那些莫名其妙的暴投——原来不是失误,是身体背叛了意志。
午休时分的女厕所隔间,林夏偷听到谭浩的通话:"...放心,周叙会好好'照顾'那个残废..."
她踹开门时,谭浩的手机界面停留在转账记录:【周叙-5000元-备注:医药费预付】。
"真廉价。"林夏抢过手机,"邬童的医药费可是这个数。"她按下三个零,"要看看X光片吗?"
谭浩的表情像生吞了苍蝇。林夏当着他的面拨通电话:"爸,我要你实验室的新型运动护具...对,就是能监测脑震荡的那个专利产品。"
挂断后,她在谭浩僵硬的注视下,往邬童储物柜塞了张纸条:【左手投球时,看我的右脚】。
友谊赛当天气温骤降。周叙的热身球直接砸向休息区,在邬童脚边溅起一片泥水。林夏挡在邬童前面,捕手面具折射着冷光。
"放心。"她背对着邬童调整护膝,"你的左手比他的右手干净。"
比赛开始前十分钟,林教授突然出现在球员通道。他递给林夏一个银色箱子:"实时脑波监测,别让我后悔。"
箱子里是特制头盔,内置传感器像蜘蛛网般覆盖邬童的太阳穴。林夏帮他戴好时,指尖碰到耳后那道旧伤疤。
"别死啊,王牌先生。"
邬童用石膏右手碰了碰她后腰——那是他们约定的暗号,表示【相信我】。
周叙的第一球就冲着林夏面门来。她侧身闪过,听见护具被气流掀动的呼啸声。
"坏球!"裁判举手。
邬童突然站起来。他左手握球的姿势很怪,像在模仿什么人。当球离手的瞬间,林夏突然懂了——那是她父亲的投球姿势。
球速只有110公里,却带着诡异的旋转。周叙挥棒落空时,全场听见"咔嚓"一声——他的球棒裂了。
"弹指球?"周叙不可置信,"左手投弹指球?"
林夏掀开面罩。雨水顺着她的下巴滴落,在泥土上砸出小坑。她对着邬童比出暗号——这次竖起两根手指,是他们昨晚新发明的信号。
邬童点点头,转身时护目镜反射出看台上的邬靖川。父亲的身影在雨中模糊成灰色的剪影,而他投出了职业生涯第一个左手制胜球。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