话本小说网 > 古代小说 > 寒门策变
本书标签: 古代 

第二章挫折后的思索

寒门策变

姜赋在殿外寒风中伫立良久,才拖着沉重的步伐回到那简陋的居所。屋内冷冷清清,他坐在桌前,望着摇曳的烛火,脑海中思绪翻涌。突然,他目光定在书架上的一本古籍上,似是想到了什么,眼中闪过一丝光亮。

姜赋起身,将那本古籍取下,轻轻拂去上面的灰。古籍的纸张已经有些泛黄,散发着一股陈旧的气息。他重新坐回桌前,将古籍缓缓翻开,借着微弱的烛光,仔细研读起来。书页翻动间,发出沙沙的声响,在这寂静的屋内格外清晰。

他一边翻阅,一边回想着朝堂上所遭受的羞辱。那些权贵们轻蔑的眼神、嘲讽的话语,如针一般刺痛着他的心。但此时的姜赋,心中更多的是不甘。他紧紧握着古籍的一角,指节泛白,暗暗发誓,一定要找到破局之法。

"在这等级森严的朝堂,仅靠我一人的力量,怕是难以实现改革的抱负。"姜赋低声自语,声音中带着几分无奈。他深知,想要改变现状,必须寻找助力。

姜赋沉浸在古籍之中,试图从历史典故里寻得灵感。他看到了许多寒门子弟崛起的故事,那些人或是凭借着过人的智慧,或是依靠着贵人的相助,最终在困境中脱颖而出。"或许,我也能找到属于自己的贵人。"姜赋喃喃道,目光中透露出一丝希望。

然而,历史典故虽多,但真正能适用于当下情境的,却寥寥无几。姜赋眉头紧锁,心中有些烦闷。他放下古籍,起身在屋内来回踱步。脚下的木板发出嘎吱嘎吱的声响,仿佛也在为他的困境而叹息。

"现代知识里,有没有应对这种困境的策略呢?"姜赋停下脚步,陷入沉思。他闭上眼睛,努力回忆着自己所学的现代知识,那些关于政治、经济、人际交往的理论,一一在脑海中浮现。

"对了,合作与联盟。"姜赋猛地睁开眼睛,眼中闪过一道亮光。在现代社会,面对复杂的竞争环境,各方势力常常通过合作与联盟来增强自身实力。"我为何不能在朝堂上寻找志同道合之人,组成联盟,共同推进改革呢?"姜赋越想越觉得可行,心情也随之振奋起来。

但很快,他又陷入了新的苦恼。在这朝堂之上,谁会愿意与他这个出身寒门、毫无根基的人合作呢?那些世家大族,自是不必说,他们是改革的最大阻碍。而其他官员,大多也都明哲保身,不愿轻易卷入这场风波。

姜赋重新坐回桌前,拿起笔,在纸上写下一个个名字。这些都是他在朝堂上所接触过的官员,他试图从这些人中筛选出可能支持他的人。写着写着,他的眉头又皱了起来。这些名字中,真正有可能与他合作的,少之又少。

"看来,不能仅仅局限于朝堂官员。"姜赋放下笔,揉了揉太阳穴。他的目光再次落在那本古籍上,突然想到,历史上许多改革者,都善于借助民间力量。"或许,我也可以从民间寻找助力。"

姜赋开始思考如何从民间获取支持。他想到了那些寒门学子,他们和自己一样,渴望改变命运,渴望打破阶层的束缚。如果能将这些人团结起来,或许能形成一股不可忽视的力量。

"但该如何将他们团结起来呢?"姜赋托着下巴,陷入了沉思。他知道,仅仅靠一腔热血是不够的,必须有一个切实可行的计划。

姜赋再次翻开古籍,试图从历史中寻找类似的案例。他看到了许多仁人志士通过创办学社、书院等方式,聚集志同道合之人,传播自己的思想,最终推动了社会的变革。"创办一个属于寒门学子的学社,让大家在这里交流学习,共同为改革出谋划策,或许可行。"姜赋心中渐渐有了主意。然而,创办学社并非易事。资金从何而来?场地如何解决?这些都是摆在他面前的现实问题。姜赋深知,要实现这个计划,还有很长的路要走。

但此时的姜赋,已经不再像刚回到居所时那般迷茫。他心中有了方向,虽然这个方向充满了未知和挑战,但他的眼神中却透露出坚定的决心。

姜赋又在纸上写下了创办学社的一些初步想法,包括学社的宗旨、组织架构、活动内容等。写着写着,烛火渐渐微弱,蜡油顺着烛身缓缓流下,仿佛在诉说着夜的深沉。

姜赋放下笔,伸了个懒腰。此时,窗外已经泛起了鱼肚白。他望着窗外渐渐明亮的天空,深吸一口气。虽然一夜未眠,但他却感觉精神抖擞。

"不管前方有多少困难,我都不会放弃。"姜赋低声说道,声音虽轻,却充满了力量。他相信,只要坚持下去,终有一天,他能实现自己的抱负,改变这个国家的命运。

姜赋整理好桌上的纸张,将它们小心翼翼地收好。他知道,这只是他改革之路的第一步,接下来,他还有许多事情要做。

上一章 第一章寒门学子的朝堂梦 寒门策变最新章节 下一章 第三章 寒门学社的契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