话本小说网 > 古代小说 > 寒门策变
本书标签: 古代 

第十八章 艰难应对

寒门策变

姜赋深知时间紧迫,容不得片刻耽搁。他整理好思绪,快步走出房门,朝着李夫子的住处奔去。一路上,他脑海中不断盘算着应对之策。街边小贩的叫卖声、行人的嘈杂声,在他耳中都成了无关紧要的背景音。此刻,他心中只有一个念头,那就是尽快与李夫子商议,找到自证清白的办法,化解这场突如其来的危机。

不多时,姜赋便来到了李夫子的书房外。他深吸一口气,抬手轻轻叩响了门环。“笃笃笃”,敲门声在寂静的院子里格外清晰。

“进来。”屋内传来李夫子熟悉的声音。

姜赋推开门,只见书房内,李夫子正坐在书桌前,手持书卷,眉头微皱。看到姜赋神色匆匆地进来,李夫子放下书卷,目光中满是关切:“姜赋,如此匆忙,可是出了何事?”

姜赋赶忙将皇帝下令彻查之事,一五一十地告诉了李夫子。李夫子听闻,脸色也变得凝重起来。

“此事确实棘手,王崇这老匹夫,竟使出如此阴招。”李夫子气得拍了下桌子,桌上的笔墨都跟着颤了颤。

这时,姜赋的伙伴们也陆续赶到。众人围坐在一起,气氛紧张而压抑。

“大家都别慌,我们仔细想想办法。”姜赋率先打破沉默,他的目光坚定,试图给伙伴们注入信心。

“姜兄,我们该怎么办?皇帝既然下令彻查,想必是听信了王崇的谗言。”一位伙伴焦急地说道。

姜赋沉思片刻,缓缓开口:“我们必须拿出证据,证明我们在民间的活动,皆是为了国家和百姓,并无谋反之意。”

“证据?哪些证据可行?”另一位伙伴问道。

“百姓的支持信件,还有我们举办活动的记录,这些都能证明我们的初衷。”姜赋眼中闪过一丝光亮。

说罢,姜赋和伙伴们立刻行动起来。他们翻箱倒柜,将这段时间在民间宣传改革所收到的百姓信件,一一整理出来。那些信件,有的字迹工整,有的歪歪扭扭,但无一不表达着百姓对改革的支持与期待。

与此同时,姜赋还找出了举办各类活动的详细记录,从活动的策划、参与人员,到活动效果,都记录得清清楚楚。

而李夫子这边,也没闲着。他在书房中来回踱步,思索着自己在朝堂上的人脉关系。

“有了!”李夫子突然停下脚步,眼中露出一丝希望,“我与吏部侍郎郑大人有些交情,他为人正直,或许能在朝堂上为你说几句公道话。”

姜赋听闻,心中涌起一股暖流:“那就有劳夫子了,郑大人若能出面,想必能减轻陛下对我的疑虑。”

李夫子点了点头,转身走到书桌前,提笔写了一封信。信中言辞恳切,详细说明了姜赋的为人以及改革的初衷,希望郑大人能在朝堂上为姜赋美言几句。

写好信后,李夫子叫来自己的心腹家丁,吩咐道:“你即刻将这封信送往郑大人府上,务必亲手交到郑大人手中。”

家丁领命,匆匆离去。

这边,姜赋和伙伴们还在紧张地整理证据。他们将信件和记录分类整理,用绳子仔细捆扎好,准备呈递给皇帝。

“姜兄,这些证据真的足够吗?王崇那家伙肯定不会轻易罢休,说不定还会想出其他阴招。”一位伙伴担忧地说道。

姜赋微微皱眉,他何尝不知道此事的艰难,但此刻,他只能坚定信念:“我们尽力而为,这些证据至少能证明我们的清白。至于王崇,我们也要时刻警惕。”

时间在紧张的氛围中悄然流逝。不知不觉,天色渐暗,书房内点起了蜡烛。昏黄的烛光摇曳着,映照着众人严肃的脸庞。

李夫子坐在椅子上,闭目养神,实则心中也在默默祈祷。他深知此次危机对姜赋来说至关重要,若不能妥善应对,姜赋的改革之路恐怕就此夭折。

姜赋则站在窗前,望着窗外漆黑的夜空,思绪万千。他想起了自己穿越而来的初心,想起了在民间看到的百姓疾苦,他告诉自己,无论如何,都不能放弃。

“姜兄,休息会儿吧,别累坏了身子。”一位伙伴走上前,轻声劝道。

姜赋回头,勉强挤出一丝笑容:“无妨,在这紧要关头,我怎能休息。”

就在这时,门外突然传来一阵急促的脚步声。众人皆是一惊,姜赋迅速走到门口,打开门。只见李夫子的心腹家丁满头大汗地跑了进来。

“怎么样?郑大人怎么说?”李夫子赶忙起身问道。

家丁喘着粗气,说道:“郑大人看了信后,答应在朝堂上为姜公子说话,但他也说,此事难度不小,王崇等人在朝堂上势力庞大,恐怕不会轻易让姜公子过关。”

众人听闻,心中又是一紧。但姜赋却没有丝毫退缩之意:“哪怕只有一丝希望,我们也要全力以赴。”

接下来的几天,姜赋和伙伴们继续收集证据,完善应对策略。李夫子也频繁与朝堂上的友人联系,为姜赋四处奔走。

终于,到了皇帝要求彻查结果上报的日子。姜赋怀揣着整理好的证据,心中既紧张又期待。他知道,自己的命运,以及改革的未来,都将在这一天见分晓。

他迈着坚定的步伐,朝着皇宫走去。一路上,阳光洒在他身上,却驱散不了他心中的阴霾。

到了皇宫外,姜赋被侍卫带入等候厅。厅内,负责彻查的官员正在整理资料。姜赋看到,官员的表情严肃,心中不禁有些忐忑。

“姜公子,陛下命我等彻查你在民间的活动,你可有什么要解释的?”官员抬头,目光犀利地看着姜赋。

姜赋深吸一口气,将手中的证据呈上:“大人,这些是我在民间宣传改革的相关证据,百姓们对改革十分支持,我所做的一切,皆是为了大楚的江山社稷,并无谋反之意。”

官员接过证据,仔细翻阅起来。随着翻阅的深入,官员的表情逐渐缓和。

“姜公子,你的这些证据,确实能证明你在民间的活动并无恶意。但此事还需上报陛下,由陛下定夺。”官员说道。

姜赋拱手谢道:“有劳大人,还望大人如实向陛下禀报。”

官员点了点头,带着证据匆匆离去。姜赋在等候厅内,焦急地等待着皇帝的裁决。每过一刻,他的心就揪紧一分。

不知过了多久,官员终于回来了。姜赋赶忙起身,看向官员。

“姜公子,陛下看过证据后,虽未完全消除疑虑,但已对你的行为有了新的认识。只是,王崇等人在朝堂上仍对你穷追不舍,你还需小心应对。”官员说道。

姜赋心中一喜,看来这些天的努力没有白费。但他也清楚,危机并未完全解除。

“多谢大人告知,姜赋定当小心。”姜赋说道。

离开皇宫,姜赋走在大街上。阳光依旧明媚,可他的心情却无比沉重。虽然暂时取得了一点进展,但面对王崇的陷害,以及朝堂上守旧势力的阻挠,他的改革之路依旧充满荆棘。

姜赋深知,接下来的路会更加艰难,但他不会退缩。他望着皇宫的方向,暗暗发誓,一定要让皇帝看到改革的成效,让大楚走向繁荣。

姜赋虽积极应对,但面对皇帝的彻查和王崇的陷害,这些努力是否足够?他能否成功化解这场危机?

上一章 第十七章 朝堂的动作 寒门策变最新章节 下一章 第十九章 真相渐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