话本小说网 > 古代小说 > 寒门策变
本书标签: 古代 

第四十四章 深入交流探实情

寒门策变

姜赋和柳瑶回到客栈,简单用过晚餐后,便各自回房休息。然而,姜赋躺在床上却久久无法入眠,他的脑海中不断浮现出与张平交谈的画面,心中既期待张平能答应合作,又担忧改革之路困难重重。不知过了多久,姜赋才在疲惫中渐渐睡去,而明天,又将是充满未知的一天。

翌日清晨,阳光透过窗户的缝隙,轻柔地洒在姜赋的脸上。他悠悠转醒,只觉窗外鸟啼声清脆悦耳,仿佛在催促着他开启新一天的行程。姜赋迅速起身,简单洗漱过后,便来到客栈大厅。此时,柳瑶也恰好下楼,两人对视一眼,均从对方眼中看到了期待与紧张。

他们在大厅寻了个靠窗的位置坐下,点了些清淡的早点。姜赋一边吃着,一边望着窗外街道上来来往往的行人,心中默默思忖着张平是否会前来。柳瑶似乎看出了他的心思,轻声说道:“别急,再等等,张平既然昨日没有拒绝,想必今日会给我们一个答复。”姜赋微微点头,可手中的筷子却不自觉地加快了动作,不一会儿便吃完了早餐。

就在两人等得有些焦急之时,一个熟悉的身影出现在客栈门口。正是张平!他身着一袭朴素的青衫,头戴方巾,脸上带着温和的笑容,迈着沉稳的步伐走进客栈。姜赋和柳瑶赶忙起身相迎,张平笑着说道:“让二位久等了,实不相瞒,昨晚我一夜未眠,反复思量,最终还是决定助姜公子一臂之力。”姜赋闻言,心中大喜,连忙说道:“张兄能答应相助,实乃姜某之幸,这改革大业,又多了几分希望!”

张平摆了摆手,说道:“姜公子不必客气,我本就对公子的改革理念十分钦佩,只是此事关系重大,不得不慎重考虑。如今既已下定决心,便不会再犹豫。”柳瑶在一旁也笑着说道:“如此甚好,有张兄加入,我们定能事半功倍。”

张平环顾四周,见客栈内人多眼杂,便说道:“此处说话不便,二位若不嫌弃,可移步到寒舍详谈。”姜赋和柳瑶自然求之不得,当下便跟着张平出了客栈。

一路上,张平带着姜赋和柳瑶穿过几条热闹的街道,拐进一条幽静的小巷。小巷两旁皆是青瓦白墙的民居,偶尔能听到几声犬吠。不多时,他们便来到一座小院前。张平上前轻轻叩门,片刻后,一位老仆打开门,见是张平,连忙恭敬地说道:“少爷,您回来了。”张平点了点头,带着姜赋和柳瑶走进小院。

小院不大,却收拾得十分整洁。院内种着几株翠竹,微风拂过,竹叶沙沙作响。正房的门敞开着,张平将二人请进屋内,分宾主落座。老仆端上茶水后,便退了出去。

姜赋端起茶杯,轻抿一口,只觉茶香四溢,入口回甘。他放下茶杯,正色道:“张兄,此次前来,还望能详细了解一下地方上的事务,以及百姓的疾苦。”张平点了点头,说道:“姜公子放心,我定会知无不言,言无不尽。”

张平微微皱眉,缓缓说道:“就拿税收来说,如今的税制极为繁杂,百姓不仅要缴纳田赋、户税,还有各种名目的杂税,负担极重。而且,在征收过程中,各级官吏层层盘剥,真正上缴国库的赋税,十之三四而已。”姜赋听到这里,心中不禁怒火中烧,他握紧拳头,说道:“如此行径,实在可恶!百姓本就生活不易,还要遭受这般剥削,这改革,势在必行!”

张平接着说道:“再说民生,近年来,天灾不断,庄稼收成不好,可赋税却并未减少。许多百姓为了缴纳赋税,不得不卖儿鬻女,背井离乡。而那些地方豪绅,却趁机兼并土地,使得更多的百姓沦为佃农,生活愈发困苦。”柳瑶在一旁听着,也是一脸的愤慨,她说道:“这些豪绅实在太过分了,难道就没有人管管吗?”

张平苦笑着摇了摇头,说道:“这些豪绅与地方官员相互勾结,官官相护,百姓又能如何?而且,这些豪绅势力庞大,在地方上根深蒂固,想要动他们,谈何容易。”姜赋沉思片刻,说道:“张兄,你方才提到地方豪绅暗中抵制改革,能否详细说说?”

张平神色凝重地说道:“姜公子有所不知,这些豪绅听闻公子的改革主张后,便担心会损害他们的利益,于是暗中串联,企图阻止改革的推行。他们一方面在民间散布谣言,蛊惑百姓,让百姓对改革心生恐惧;另一方面,他们又贿赂官员,让官员在朝堂上为他们说话。”姜赋心中一沉,他意识到,改革面临的阻力比想象中更大。

姜赋深吸一口气,说道:“没想到这些豪绅竟如此胆大妄为,不过,既然我已下定决心,便不会轻易退缩。张兄,你在地方上多年,对这些豪绅想必十分了解,不知可有应对之策?”张平思索片刻,说道:“姜公子,这些豪绅虽然势力庞大,但并非铁板一块。我们可以先从他们内部入手,分化瓦解,然后再各个击破。”姜赋眼睛一亮,说道:“张兄此言,正合我意。只是具体该如何操作,还望张兄不吝赐教。”

张平端起茶杯,轻抿一口,说道:“这些豪绅中,有些是为了一己私利,有些则是被人蛊惑。我们可以先找到那些相对开明的豪绅,晓之以理,动之以情,让他们明白改革的好处。只要能争取到一部分人的支持,剩下的就好办了。”姜赋点了点头,说道:“此计甚妙,只是这寻找开明豪绅的任务,恐怕要劳烦张兄了。”张平笑着说道:“姜公子放心,此事包在我身上。”

柳瑶在一旁说道:“除了分化豪绅,我们还得想办法揭露他们的恶行,让百姓看清他们的真面目。这样一来,百姓就会支持我们的改革。”姜赋和张平闻言,均点头表示赞同。姜赋说道:“柳姑娘所言极是,我们可以在民间张贴告示,将豪绅的恶行公之于众。同时,我们也可以鼓励百姓举报豪绅的不法行为,对于举报属实者,给予一定的奖励。”

三人你一言我一语,讨论得热火朝天,不知不觉间,日头已渐渐西斜。姜赋起身说道:“今日与张兄一番详谈,让我对改革又有了新的思路。天色不早了,我们也该告辞了。”张平也站起身来,说道:“姜公子客气了,能与二位共商改革大计,是张某的荣幸。日后若有需要,尽管开口。”

姜赋和柳瑶告别张平,走出小院。此时,小巷中已弥漫着淡淡的炊烟,空气中传来阵阵饭菜的香气。姜赋望着天空中那一抹绚丽的晚霞,心中暗暗发誓,无论改革之路多么艰难,他都要坚持下去,为百姓谋福祉,为国家谋未来。

面对地方豪绅的抵制,姜赋将如何调整改革策略?张平又能在其中提供多大的帮助?

上一章 第四十三章 地方小吏初接触 寒门策变最新章节 下一章 第四十五章 豪绅势力露端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