姜赋转身看向柳瑶和张平,神色坚定地说:“明日,我们便去商会,与会长商讨改革之事。无论他态度如何,我们都要尽全力争取支持。”柳瑶和张平点头,三人目光交汇,充满了对未来挑战的无畏与决心,准备迎接新的考验。
第二日清晨,阳光透过淡薄的云层,洒在新州府的青石街道上。姜赋身着一袭素色长袍,头戴方巾,柳瑶一身劲装,英气逼人,张平则拿着记录用的簿子,三人朝着商会会馆走去。
商会会馆位于城中繁华地段,朱红色的大门显得格外气派,门前两只石狮子威风凛凛。姜赋上前,轻轻叩响门环。不多时,门“吱呀”一声打开,一名小厮探出头来。姜赋说明来意后,小厮将他们引入大厅等候。
大厅内,雕梁画栋,桌椅皆是用上好的红木制成,散发着淡淡的木香。姜赋三人坐在厅中,打量着四周。不多久,一阵沉稳的脚步声传来,商会会长周富现身。他身形微胖,身着绸缎长袍,腰间系着一块温润的玉佩,脸上带着几分世故的笑容。
“几位便是姜公子一行吧,久仰久仰。”周富拱手说道,眼神中却透着几分审视。
姜赋赶忙起身回礼,说道:“周会长客气了,此次冒昧前来,是有要事与会长相商。”
众人落座后,姜赋开门见山地说道:“周会长,如今新州府商业发展面临诸多困境,我思索出一些改革之法,欲与会长商讨,还望商会能支持一二。”
周富微微皱眉,端起茶盏,轻抿一口,缓缓说道:“姜公子,改革之事非同小可,商会上下利益牵涉众多,不得不谨慎啊。”
姜赋心中明白周富的顾虑,微笑着说道:“周会长,我明白您的担忧。但此次改革,实则对商会长远发展大有裨益。如今商业发展受税收、织坊管控及黑恶势力等限制,若不改变,商会的生意恐也难以长久兴隆。”
周富放下茶盏,神色凝重:“姜公子所言虽有道理,但改革必然会触动一些现有利益,商会贸然支持,万一……”
姜赋见周富仍有疑虑,继续说道:“周会长,我所提改革,旨在减轻商户负担,规范市场秩序,打击黑恶势力,如此一来,商业环境必将大为改善。长远看,商会的生意只会更加红火。而且,改革推行后,新州府商业繁荣,商会在其中的影响力也会进一步提升。”
柳瑶在一旁也说道:“周会长,姜公子一心为新州府百姓和商业发展着想,此次改革定能带来新气象。”
张平适时地翻开簿子,说道:“周会长,您看,我们通过暗访,收集了诸多数据,足以证明改革的必要性。”
周富看着张平递过来的簿子,眉头紧锁,陷入沉思。姜赋静静地看着周富,心中也有些紧张,他深知商会的态度对改革至关重要。
过了许久,周富抬起头,看着姜赋说道:“姜公子,此事关系重大,容我再考虑考虑。”
姜赋心中一沉,但仍保持微笑:“周会长,如今边关战事吃紧,国家急需增强国力,改革刻不容缓。还望会长能尽快做决定。”
周富站起身来,来回踱步,最后停下说道:“姜公子,我也希望新州府商业能越来越好。只是此事还需与商会诸位理事商议。三日后,还请姜公子再来一趟,届时我给您答复。”
姜赋知道不能逼得太紧,也站起身来:“好,那就静候周会长佳音。”
说罢,姜赋三人告辞离开。走出商会会馆,阳光依旧明媚,可姜赋的心情却有些沉重。
“姜公子,别气馁,周会长既然说要商议,说明还是有希望的。”柳瑶安慰道。
姜赋点点头:“嗯,这三日我们也不能闲着,再想想还有什么办法可以说服商会。”
张平也说道:“对,我们可以收集更多改革能带来好处的实例,到时候更有说服力。”
三人一边说着,一边朝着客栈走去,身影渐渐消失在街道尽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