话本小说网 > 古代小说 > 寒门策变
本书标签: 古代 

第八十二章 针锋相对辩改革

寒门策变

姜赋深知,自己虽暂时让部分官员有所思索,但距离成功推行改革仍有漫长艰难的路要走。林渊等人的眼神中透露出不甘与怨愤,似在酝酿着更为狠辣的手段。他暗自警惕,不知接下来林渊会使出什么招数,而自己又能否在这重重阻碍中,为改革寻得一线生机。

林渊站在朝堂之上,看着姜赋那侃侃而谈的模样,心中的怒火“噌”地一下就冒了起来。原本以为这小子不过是个寒门出身的愣头青,能在朝堂上掀起多大的风浪?可如今,姜赋竟说得头头是道,不少官员眼中都露出了思索之色,这让林渊如何能忍?他冷哼一声,甩了甩衣袖,亲自下场,直直地盯着姜赋,大声道:“姜赋,你休要在此妖言惑众!我大楚立国至今,祖制传承多年,岂是你说改就能改的?”

姜赋抬眼,目光坦然地迎上林渊那充满敌意的眼神,拱手道:“丞相大人,祖制虽好,但时代在变,如今我大楚内忧外患,若不改革,如何能解当下之困?”

林渊面色一沉,继续发难:“哼,改革?说得轻巧!改革必然会引发社会动荡,到时候民不聊生,你担当得起这个责任吗?”他的声音在空旷的金銮殿内回荡,带着不容置疑的威严。

姜赋微微皱眉,心中早料到林渊会以此为借口。他清了清嗓子,不紧不慢地说道:“丞相大人此言差矣。历史上不乏成功的改革案例,赵武灵王胡服骑射,使赵国国力大增;商鞅变法,让秦国走向富强。这些皆是改革带来的好处。而我此次改革,也是深入民间,走访十二州,亲眼目睹了百姓的困苦,深知唯有改革,才能让大楚焕发生机。”

林渊冷笑一声:“那些不过是些个例,怎可与我大楚相提并论?我大楚根基深厚,岂是他国可比?你这是盲目效仿,只会将大楚引入万劫不复之地!”

姜赋目光坚定,毫不退缩:“丞相大人,大楚如今面临的困境,难道还不够明显吗?边关战事吃紧,百姓赋税沉重,地方豪绅与世家大族相互勾结,鱼肉百姓。若不改革,如何增强国力,抵御外敌?如何安抚民心,稳固朝堂?”

林渊被姜赋这一连串的质问噎得一时说不出话来。他定了定神,缓声道:“即便如此,改革也需循序渐进,怎能如此激进?你这是急于求成,只会坏事!”

姜赋微微摇头,反驳道:“丞相大人,如今边关战事迫在眉睫,时间不等人啊!若不尽快改革,增强国力,大楚危矣!我所提出的改革方案,并非盲目激进,而是经过深思熟虑,权衡利弊的。”

两人你来我往,互不相让。金銮殿内的气氛紧张到了极点,仿佛空气都被点燃了一般。满朝文武皆围聚在旁,目光在姜赋和林渊之间来回移动,脸上满是凝重之色。有的官员微微点头,似在赞同姜赋的观点;有的则眉头紧皱,显然是站在林渊这一边。

姜赋一边据理力争,一边观察着众官员的表情。他知道,这场辩论至关重要,关乎着改革的成败。每一个字,每一句话,都必须谨慎斟酌。

林渊见姜赋如此顽固,心中愈发恼怒。他突然话锋一转:“姜赋,你口口声声说为了大楚,可谁知道你是不是心怀不轨,妄图通过改革来谋取私利?”

姜赋心中一凛,这林渊竟开始污蔑自己了。他深吸一口气,大声道:“丞相大人,我姜赋一心只为大楚的江山社稷,为了天下百姓。若有半句虚言,天打雷劈!我出身寒门,深知百姓疾苦,若能通过改革让大楚繁荣昌盛,百姓安居乐业,我个人的得失又算得了什么?”

林渊还想再反驳,却见一些官员已经开始交头接耳,小声议论起来。他心中暗叫不好,若是再这样僵持下去,恐怕会失去更多官员的支持。

姜赋趁热打铁:“各位大人,改革虽会面临诸多困难,但这是大楚唯一的出路。我们不能因循守旧,固步自封,而应顺应时代的潮流,为大楚的未来谋福祉。”

此时,朝堂上一片寂静,众人都在思考着姜赋的话。这场激烈的辩论究竟谁能占据上风?其他官员又会因这场辩论作何选择?一切都还是未知数。

上一章 第八十一章 力排众议陈利弊 寒门策变最新章节 下一章 第八十三章 暗流涌动藏阴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