话本小说网 > 古代小说 > 寒门策变
本书标签: 古代 

第八十五章 旧敌勾结添阻碍

寒门策变

姜赋揉了揉太阳穴,起身走到窗边。望着漆黑的夜空,他深知,接下来的路只会更加艰难。但他心中的信念如同一团燃烧的火焰,愈发炽热。他握紧拳头,暗暗发誓,无论林渊使出什么手段,他都要想尽办法说服中立官员,推进改革。至于明天,又会有怎样的挑战在等着他?他已做好了准备。

第二日清晨,阳光透过窗户的缝隙,洒在姜赋的书桌上。姜赋早早便坐在桌前,手中的毛笔在纸上不停舞动,他在梳理着说服中立官员的思路,试图找出更有力的论据。然而,一阵急促的敲门声打破了这份宁静。

“进来。”姜赋放下毛笔,眉头微皱,心中隐隐有一丝不安。

门被推开,他的心腹小厮一脸焦急地走进来,“公子,大事不好了!刚刚得到消息,丞相林渊联合了礼部侍郎王崇和户部尚书赵康,三人结成了同盟,看样子是要一同对付您的改革。”

姜赋的脸色瞬间变得凝重起来,他缓缓站起身,来回踱步。林渊此举,无疑是想给他致命一击。王崇掌管礼部,在舆论方面有着极大的影响力,而赵康掌控着户部,财政大权在握,这两人与林渊联手,局面将会变得极为棘手。

“看来,他们是坐不住了。”姜赋低声自语,眼神中却没有丝毫畏惧,反而多了几分坚定。

朝堂之上,气氛格外压抑。姜赋踏入朝堂,便感觉到了众人异样的目光。他抬眼望去,只见林渊、王崇和赵康三人站在一起,正低声交谈着,见他进来,三人的目光齐刷刷地射向他,眼神中满是敌意。

王崇率先发难,他向前迈出一步,清了清嗓子,大声说道:“陛下,臣有本奏。近日听闻有人提出改革之议,臣以为,此乃离经叛道之举。我大楚立国以来,一直遵循祖制,如今贸然改革,恐会动摇国本,还望陛下三思啊!”

姜赋心中一凛,他知道王崇这是在故意抹黑他的改革。他正要开口反驳,却听赵康也跟着说道:“陛下,且不论改革是否可行,单说这改革所需的资金,如今国库空虚,根本无法筹集。若强行推行,只会加重百姓负担,引发民怨啊!”

满朝文武听闻此言,纷纷交头接耳,议论声此起彼伏。姜赋看着这一幕,心中明白,这两人一唱一和,就是想在舆论和财政上给他设置障碍,让他的改革无法推行。

姜赋深吸一口气,上前一步,拱手说道:“陛下,二位大人所言,看似有理,实则不然。如今我大楚内忧外患,若不改革,如何能增强国力,抵御外敌?至于资金问题,臣已深思熟虑,有一套切实可行的方案,并非二位大人所说的加重百姓负担。”

然而,林渊却冷笑一声,说道:“哼,姜赋,你不过是一个寒门出身的小子,能有什么高见?你所谓的改革,不过是纸上谈兵罢了。你这是妄图颠覆祖制,居心叵测啊!”

姜赋心中怒火中烧,但他强忍着,说道:“丞相大人,改革并非是要颠覆祖制,而是为了顺应时代的发展,让我大楚更加繁荣昌盛。祖制虽好,但也应与时俱进。如今边关战事吃紧,百姓生活困苦,若不改革,大楚危矣!”

朝堂上,姜赋与林渊等人针锋相对,气氛剑拔弩张。其他官员们则大多保持沉默,有的面露犹豫之色,显然是在观望局势。

退朝之后,姜赋回到府邸,心情沉重。他知道,林渊等人不会轻易罢休,接下来他们肯定还会有更多的动作。而他,必须尽快想出应对之策。

午后,姜赋独自一人坐在书房,窗外的蝉鸣声此起彼伏,更增添了他心中的烦闷。他看着桌上的改革方案,陷入了沉思。

突然,他灵机一动,想到了一个办法。王崇既然在舆论上对他进行抹黑,那他就从舆论方面入手,让更多的人了解改革的益处。他立刻起身,写了一封信,派人送给柳瑶,希望她能利用江湖势力,在民间传播改革的理念,扭转舆论风向。

处理完这件事,姜赋又开始思考如何解决财政方面的问题。他深知,赵康在户部根深蒂固,想要从他手中拿到改革所需的资金,绝非易事。但他也不能就此放弃,他决定再次拜访那些中立官员,尤其是那些在财政方面有一定话语权的官员,争取他们的支持。

夜幕降临,姜赋带着小厮,再次出门。他先来到了一位中立官员的府邸,然而,这位官员却以身体不适为由,拒绝了他的拜访。姜赋无奈,只能转身离开。

接着,他又去了几家,得到的回应大多是模棱两可,有的甚至直接闭门不见。姜赋心中明白,这些官员是害怕得罪林渊等人,所以不敢轻易表态。

当姜赋拖着疲惫的身躯回到府邸时,已经是深夜。他望着空荡荡的院子,心中五味杂陈。面对林渊、王崇和赵康三人的联合打压,他感到前所未有的压力。但他知道,他不能退缩,改革关乎着大楚的未来,他必须坚持下去。

姜赋走进书房,坐在桌前,再次拿起那份改革方案。烛光摇曳,映照着他坚毅的脸庞。他在心中暗暗发誓,无论前方有多少艰难险阻,他都要想尽办法打破这重重阻碍,继续推进改革。

上一章 第八十四章 困境之中寻助力 寒门策变最新章节 下一章 第八十六章 破局之策初谋划